14年重庆公考申论阅读材料中的句

编辑:sx_xiexh

2014-08-27

精品学习网会在认真分析考试题型和考试范围的基础上,为大家提供最新的14年重庆公考申论阅读,希望对于您的备考有所帮助,能够在您的考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一)首尾句

阅读时首先映入考生眼帘的无疑是句子,汉语言行文时作者往往习惯于将自己观点放在一段的第一句话或最后一句话。如2010年国考地市级中:“海洋是人类家园的组成部分,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资源。海洋资源包括旅游、可再生能源、油气、渔业、港口和海水六大类。我国海域内,有海洋生物两万多种,其中,海洋鱼类3000多种。天然气资源量14万亿立方米,滨海砂矿资源储量31亿吨,海洋可再生源理论蕴藏量6.3亿千瓦。海洋石油资源量约240亿吨。”显然这段材料的核心信息是第一句话,后面大量的数据就是为了证明海洋为人类发展提供丰富而宝贵的资源。也就是说首句是论点,首句之后的内容是论据。当然,这样的观点不会全出现在首句,也会出现尾句,因为我们说话时也会把自己的观点放在最后来说,所以在阅读时如果在首句没有提取到有效信息,那么不妨去关注尾句。

(二)观点句

随着考试难度不断提升,命题人不会将所有信息都设置在首尾句,而是把自己所要表达的观点往文段的中间去隐藏,这时就需要我们找出这些观点句。在申论材料中的观点句之前,往往有这样一些词汇:经调查、资料显示、反映、看出、告诉、据某某讲、据报道、初步推断、分析、强调、指出、认为等。看到这些词汇及类似的词汇,它们之后必然会出现相应的观点。然而在对待不同的观点句时我们处理的办法是不同的,我们将申论中观点分为三类,一类是权威观点,如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他们站在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的观点我们视为政府权威观点应该绝对服从,而且跟材料的主题想统一;另一类是专家学者媒体观点,在分析社会问题时,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或媒体都会发表自己的言论,由于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和高度有限,因此对他们的言论观点我们应辩证的看待,好的地方利用,不好的地方摒弃;还有一类是群众的观点,在现代社会中,群众包括以种粮为生的农民、以放牧为生的牧民、以捕鱼为生的渔民、以及城市中的市民,这些普通民众出现并发表言论,我们在处理时应着重考虑的百姓的情感及利益诉求。

ps: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以上就是精品学习网为您提供的14年重庆公考申论阅读,精品学习网愿意成为您备考当中最忠实的朋友,为您提供最新的考试辅导资料,请您密切关注!

标签:申论指导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