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心灵驿站

高中生心灵驿站:我的高中生活

编辑:sx_yangj2

2015-07-07

要多练习,知道自己的不足,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编辑老师为大家总结的高中生心灵驿站,希望大家喜欢。

1973年初春,我以优异成绩考入高中,并担任学习委员。(我们那时考高中3个多人取一个)开始了2年半的学习生活。每每想起这段日子,我心中总有说不出的感觉。酸甜苦辣什么滋味都有。

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也是十年文革后期。开门办学盛行,我们正赶上那“火红”的岁月。学校有自己的学农基地,在8里远的山上头,都是瓢一块碗一块大的山坡小地。为了开垦土地,让它土壤深些,初春我们便去整地。不知抡了多少次镐头,挖出多少石头。才将那些地整出个地样。那时种地不用化肥,为了庄稼长得好,必须从学校运送肥料到那里。我们学校有一个老师57年被打成右派,他负责打扫学校的厕所,他每天早起把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把好几个厕所的人粪尿积攒起来,除了学校院内的苹果和菜园使用外,其余的我们肩挑人抬,跋山涉水,运到那学农基地里。大家累得面红耳赤,气喘吁吁。

从总的来讲,我们学校的环境很美。教室前后宿舍前后到处是各种苹果树,每当苹果花开放时,上课都能闻到浓浓的芳香。尤其秋天满树的苹果灿烂夺目,格外诱人。但大家谁也没有偷摘的。学校还有好几棵大芙蓉树,整个夏天它们都绽放着绚丽的花朵,校园里到处都充满着花的浓香。其中有一棵的侧枝上还有一个秋千,课余时间它不知带给了同学们多少欢乐。学校中心有一块很大的菜园,足有6亩,里面有一口井,水很旺。劳动课我们经常到菜园里劳动,间苗、浇水、施肥,什么都做。

那时我们住校的同学都自带干粮,一周回家一次。我每周要带54个煎饼,带一小瓷罐炒咸菜,买上几分钱的酱油一泡,味道更好。每顿饭吃3个,就着咸菜,喝白开水,其余什么也没有。最值得我们期盼的就是每周两次的大锅菜,这是我们唯一的改善生活。菜主要是萝卜,都是我们自己洗切,伙夫给做。我曾去帮过厨。在好大的铁锅里倒上几舀子花生油,烧开,放上点葱花,就倒进萝卜片,放好多盐,翻炒片刻,再添上水。我们几个人烧火,直到煮熟。就是这清水煮萝卜,我们吃起来也觉得格外香。至今仍记得那味道。有的同学家里穷,连咸菜都没有,只好将大盐粒用油炒炒当咸菜吃。

最让人难受的是我们夏天煎饼长毛,我和许多同学都要到教室南面的石板上晾晒。吃时用开水过滤,倒上点咸菜,难吃极了!

刚入校时,学校东面和东南面没有墙,很不安全。于是学校发动全体师生到山上扛石头(有的是找人打的),周末从家里带来锤头錾子,我们集中几天垒起一道总长数百米的围墙。还有点意思,墙有角有棱的,还用灰嵌了缝。至今那道墙东侧的还在。

73年我们上课还比较正规,老师们教学也很卖力。曾搞过数学竞赛,作文大赛,我还参加了学校的通讯小组。为了写作,语文老师还带领我们参观石木子北干渠,回来我是用小标题形式写的见闻。至今作文仍在。那天我们顺着水渠走了约15里,钻山洞,跨渡槽,水渠工程很大,有地下水渠(为了不占耕地,有一段水渠挖在地下,用石头和水泥扣起来了,上面照样种庄稼。)有些渡槽高十几米,可见修筑的艰难。看了我们都被震撼。尤其那个山洞,是两个村的民工用锤头和钢钎一点一点挖通的,其中就有我的父亲。

74年春天,我们开学才上了一个月,批林批孔开始了。我们高二的物理、化学才学了一单元。语文学了也没几课。学校就立即投入了轰轰烈烈的运动中。部分老师很活跃,他们写大字报,要夺权。有的还鼓动学生和校长对着干。我们很少上课。上课也学《人民日报》《大众日报》上的社论,写批判稿。后来学校很乱。女生不是在宿舍打牌,就是钩花。男生多数打闹、打扑克。我知道从农村出来上学不易,没有随大溜。我是学校黑板报的成员之一。和负责该工作的团书记古老师很好。古老师还分管图书。于是我偷偷借书看,边读边抄好词好句。也问有课外书的同学借。有的同学看我读书,也和我一起读,并且让我去多借。于是我们的读书队伍越来越多。最多时近20人。就是在那段时间,我读了60来部小说、诗集。大大提高了我的文学水平。

在这段时间,我们学校几乎每周都要大集合,搞运动,搞批判,以提高我们分辨是非的能力,擦亮我们的眼睛。每次大会发言,我几乎次次上台发言。现在想起来可笑。一次我的班主任(也是我的英语老师)安排我作大会发言,核心是抓纪律就是压制革命,要我批判,其实是针对校长抓纪律的问题。我不愿看学校混乱的局面,真想学校能恢复正常。于是我写了一篇违背班主任意愿的文章,从几个方面论证了加强纪律的重要性。大会发言时,其他人都是反对抓纪律,矛头直指校长。我的发言引起全场震撼。这下校长乐了,直给我鼓掌。许多师生也直为我鼓掌。可班主任等人鼻子都气歪了,脸色非常难看。从此校长又开始抓纪律了。事过不久,校长亲自把我叫到他家。又削苹果又倒水,鼓励我好好学习。我深受感动。

在这段动乱的日子里,乡里的斗争也抓得很紧,又搞批斗又办阶级斗争展览,我们几个写作好的同学跟着党委秘书去有些村子搞社会调查,使我认识了社会的复杂,在帮助他们整理材料的同时,也学到了许多知识。

我还参加了编织小组。用苇子和高粱秆经泡透,去除叶子和瓤,劈成席篾搞编织。为此学校总务主任的妻子被聘为我们的老师。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下,我们不久就学会了编苇笠(即斗笠,戴在头上挡雨的工具),折子(围在粮食囤上扇粮食的),我们还没学会编席,小组就散了。那时我们还到集市上卖过折子等 。

回顾高中生活,令我难忘的还是无数次参加乡里的“农业学大寨”。乡里冬季搞农田会战,我们要去扛石头,修水渠我们去砸石子。记得为了突击,多砸石子。一次我们摸黑

赶到4里远的水渠边,利用挖渠炸出的石头砸石子。到天亮我就砸了一挑子。一个手指都砸出了紫血,那时就怕落后,哪管疼痛,继续砸。砸好的石子要挑到2里远的地方。那天我们饿了吃自带的煎饼,渴了喝口山泉水,直到天黑才疲惫不堪地回到学校。我们班多数成为伤员。有的还包了几个指头。

除了参加乡里劳动,我们学校的劳动也很多。尤其秋天,我们不光要搞复收,还要采摘松果。既是搞勤工俭学,又是为冬季准备烤火材料。我是班干部,是个不服输的人。自然参加这些劳动也不甘落后。最难忘的是摘松笼子,我们天不亮就上山了,借着微弱的光开始摘。那时松树上有好多松毛虫做的茧,尽管里面的松毛虫变蛹成蛾早产卵死了。可茧上的黑毛毒性犹存。当我们上树摘松果时,树木晃动那些茧上的毒毛就飞到我们的脸上脖子里,加上我们淌汗,身上到处痛痒,难受极了!可是我们没人在意,仍旧继续采摘。摘满一担我们就往学校送,由于不经常挑担,我挑着100多斤重的松果,走在崎岖的山路上,肩膀火辣辣的痛,如同刀割一般。一天我就摘了198斤。排全校第二名。后来有的同学看见第一名捣鬼,篮子里放了一块大石头。他们说我是第一名。不管如何,我还是在学校黑板报上写了表扬他的稿子。

1975年,我们学校成立了各种培训班,有林果班、会计班、维修办、电工班、教师班、拖拉机驾驶班等。我参加的是教师培训班,我们九名同学在一位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离学校8里远的梁家庄小学,进行为期3个多月的培训。这所学校只有一名教师,实行5级复式教学。我真佩服梁老师的教学方法。他一人教5个年级的课,一会给三年级讲新课,一会又给四年级讲课,一会又检查五年级的作业。忙而不乱,井然有序。我们就跟着梁老师上课、备课,批改作业,有时我们也到临近的王家庄小学听课,通过几个月的取经,使我们初步掌握了教学常规,为以后从事教育奠定了基础。在培训期间,我们有时也去参加村里的劳动。最使我不能忘怀的是那里的老百姓对我们可好了。他们时常给我们送这送那。有一次我患重感冒,梁老师百般照顾,村书记也看望我,他家大姨还给我做荷包蛋。带队老师和同学们也格外关照我。那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那时村里没有电,没有电视,我们几名同学吃完晚饭,就聚在一起。或坐或躺在一个大炕上唱歌、讲故事,大家如同兄弟姐妹,都是那么天真,那么融洽。学生们也和我们形影不离。学习班结束时,村里设宴为我们饯行,我们写了感谢信,至今原稿我还保存着。

学习班结束后,我们又回到了学校。学校还特意安排文艺汇演,各培训班都出节目。我们教师班安排我和刘祥玉表演数来宝,我们是以梁家庄农业学大寨为题材编写的。演出那晚上,临到会计班时,他们根本没准备,怎么也没上去的,我们就提前演出,这是我第一次上台演出。好在我们表演娴熟,得到热烈的掌声。

回顾高中生活,让我难忘的是物理老师,他比较内向。平日上课很少笑,我见他笑的是做发电实验时,他用自己制作的发电机模型发出电来,点亮灯泡他笑了。有一阶段,他上课简单讲讲,就让我们看书写作业。一次作业是画炮弹的弹道轨迹图,由于他没讲,我们不懂怎么画,因此作业都不合乎要求。他来上课了,把我们一个个叫起来回答弹道轨迹如何画,物理老师越叫脸色越难看,批评的话越来越尖刻,当叫到我时,我说对了部分,他慢吞吞地说:“物理大王也不王了”。我那时担任物理课代表,时常在劳动课被叫去替他批物理作业。一般题目是难不倒我的。这次我脸红了。我对老师说:“我们都没弄懂,老师你再讲讲吧!”他停顿了一会,只好讲解,那字那图大而清晰。我们终于学会了轨迹图。还让我难忘怀的是教语文的肖老师。他说话声音和细声女人差不多,读起书来如同唱经一样。他教学非常认真,对于学生好的作文他会利用作文课朗读。我曾以我村刘明德的家庭背景写过小说,他看了后很激动,鼓励我多写,并将自己的《鲁迅全集》送给我看,这是我上学以来第一次收到老师送书。心中万分感激。还有化学老师,讲课绘声绘色的,唾沫飞溅,他的课我们都爱上。可惜的是他仅仅教了我们三个月就调走了。十几年过去了,一次我带领学生去电影院看电影,恰巧碰到了他。陈老师一口喊出我的名字,这让我大吃一惊。我真佩服他的记忆力。都18年没见了,他教那么多学生,还能脱口叫我。真让我感动。我的另一位语文老师讲课很有力,他的字写的刚劲有力,也很漂亮,我们都私下里模仿。我高中的作文本至今保留,那里面有宋老师的批语,也有我模仿他批语的练笔。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高中时我曾去县园艺场打过工。那时村里大人干一天挣10分工,合7角钱。放秋假我去园艺场摘苹果,割棉槐条子,拾瓜干等。每天平均挣2元5角。我干了20多天,挣了50多元。姐姐用那钱给我做了一身衣服,给买了一双鞋,还做了一床棉被。使我这个一直穿自己家织的粗布衣服的高中生终于“洋”了。

回顾高中生活,一晃30多年过去了,我不知说什么好。有美好的东西,也有遗憾。要不是运动,也许我会更有作为。我感谢那些关心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村民,也感谢社会这个大课堂。他教会了我如何做人。人生就是一场戏,有起伏跌宕,有笑有泪,珍惜时光,热爱美好。就不觉得遗憾。

这篇高中生心灵驿站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高一新生如何适应新课程新环境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