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知识竞赛

生物知识竞赛试题模拟高中

编辑:sx_chenj

2014-04-10

生物知识竞赛试题模拟高中

第І卷  (选择题  共60分)

1.唐代诗人杜牧面对焦土的阿房宫无限感慨地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杜牧的“感慨”蕴涵的哲理是                     (     )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B.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C.内外因在事物发展中同等重要         D.事物的变化发展取决于内因的作用

2.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包括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                       (     )

A.事物的变化是前进还是后退

B.事物的数量是增还是减

C.事物的变化范围是大还是小

D.事物的性质是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3.“言今日难于前日,安知他日不难于今日乎?”。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

①它揭示了新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

②它肯定了新事物的发展道路是一帆风顺的

③它不懂得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④它看不到新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我们一 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运用所学知识,据此回答4 -5题。

4.之所以要以实践来检验一切,是因为                               (   )

A.实践是在意识指导下的活动

B.实践是变革客观对象的活动

C.实践是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联系的桥梁

D.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5.我们必须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是因为               (     )

A.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联系

B.理论与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矛盾存在于 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D.矛盾的主次方面是相互影响的

立冬刚过 ,正是白菜集中上市的季节。山东聊城的白菜却严重滞销,早熟白菜价格由去年的每公斤七八毛钱暴跌至不足一毛钱,菜农发愁。回答3~4题。

6.材料中所说的七八毛钱和一毛钱

A.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 介,是白菜价值的货币表现

B.充当了商品交换的等 价物,执行了支付手段职能

C.反映了白菜价格的波动,传递着市场的供求信息

D.反映了白菜的供求状况,说明白菜处于卖方市场

7.“白菜价格由去年的每公斤七八毛钱暴跌至不足一毛钱”的直接原因是

A.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B.生产白菜的成 本降低

C.白菜供过于求               D.白菜价值减少

8.甲商品的价格每下降10个单位,需求增加15个单位;乙商品的价格每下降10个单位,需求增加5个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②乙 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③如果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则更适合扩大甲商品的生产

④如果整体经济不景气,则乙商品的生产会先受到冲击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9.“百元消费周”是指在一周的工作日期间,全部的餐饮.交通.娱乐等所有消费加起来,控制在100元之内。这引发了一场关于“节俭主义”的热议。赞同者认为该活动促使青年人反思形成合理科学的消费方式的必要性;反对者则认为这种行为不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生产。你认为可以为双方提供的理论依据分别是(     )

A.建立健康消费方式;               生产决定消费

B.倡导适度消费的消费观;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C.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D.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10、“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口号。但摆在建设文化强国目标已经确立的今天,人们对这一口号变成了“经济搭台,文化唱戏”。这一变化    (  )

A.否定了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   B.看到了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

C.更加凸显 了文化的经济功能     D.看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11.面对美国“薯片(麦当劳)”、“芯片(电脑)”、“大片(电影)”这“三片齐下”的文化战略,我们的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处于“失声”状态。为此,我们应该:      (      )

A.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

B.坚持“文化搭台与经济唱戏”相结合

C.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12.钱伟长先生曾说过:“天下没有别的国家的文字3000年以后还能看懂,汉字可以”。这说明 :

A. 汉字是世界文化的基本载体         B . 汉字文化的内涵丰富

B. C. 汉字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      D. 汉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13.“ 春节联欢晚会”可谓是中国人的年夜文化大餐,它让人欣喜、鼓舞,尽管如此,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人们,对“春晚”也有所不同。这种差异的存在表明:                                                                               (      )

①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

②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呈现下降趋势

③ 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④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多种选择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书有高下优劣之分。多读那些向你传递爱和真善美,传递博大精神、高尚道德和科学文化的书,你的生命一定会浸透了书香,一定会成为熠熠生辉的发光体,能够创造文明和书写历史,能够引导、照耀、温暖别人和后人。这突出表明:

A.人们常常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

B.自省、自律是提高思想道德的重要途径

C.要在知识文化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D.凡是书籍都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15.一些学校在探索育人方式时,特别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创设,例如把校训、校歌、格言警句等书写在校园中的醒目位置,“让墙壁说话”。校方之所以这样设计,原因在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文化环境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文化氛围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④文化活动促进文化理论的创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限的魅力。这除了其蕴涵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还主要得益于

A.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B.它所特有的创新精神,即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

C.幅员辽阔,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特征

D.多民族的长期统一,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17.中国茶诗是茶文化园中别具特色的华章。中国古代第一首完整意义上的茶诗,是西晋左思所作的《娇女诗》,其中“心为茶荧剧,吹嘘对鼎砺”等诗句,描绘了北方官宦人家饮茶的情景。这说明

A.诗歌是诗人的主观想象        B.生活是诗歌创作的源泉

C.诗人以创作诗歌为目的        D.诗人的生活具有特殊性

18.红色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中国红是中国人的魂,记载着中国人的心路历程,经过世代承启、沉淀、深化和扬弃,成为中国文化的底色。这主要表明

A.红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B.文化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C.文化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D.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19.对“前贤”的文章,杜甫主张既要兼取众长,加以继承(“转益多师是汝师”),又要区别真伪(“别裁伪体亲风雅”),反对一味因袭(“递相祖述复先谁”)。这对我们进行创新的启示是

A.亲自实践是创新的根本途径      B.人民群众是创新的主力军

C.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D.科技是创新的重要工具

20.“仁者爱人”出自于《论语》,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这些思想对于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这表明

A.传统的思想意识是永恒的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相稳定性

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D.传统文化在今天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21. 住房贵、上学贵、看病贵成为新的民生三大问题,高房价、高学费和高医药费打乱了正常的家庭消费结构。由于远期支出的不确定性,人们只好在近期增加储蓄以规避可能的风险。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这一状况持续存在(    )

A.会加剧通货膨胀压力                B.是居民消费心理日趋成熟的表现

C.会抑制消费需求,不利于生产发展    D.将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

22. 按联合国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属于贫困生活,50%—59%属于温饱,40%—50% 属于小康,30%—40%属于富裕,低于30%就是最富裕。据最新消息,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下降到40%左右。“吃饱肚子”不再是大部分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它已让位健康、娱乐、文化教育、旅游及其他生活享受。上述材料表明(   )

①城乡居民的消费以享受性消费为主    ②城乡居民的家庭消费水平开始向比较高的层次发展

③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趋向合理化        ④城乡居民树立了科学的消费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3. 目前,我国的一些商品存在着“过度包装”问题,如果请你针对其危害,向消费者写一份“倡导绿色消费,抵制过度包装”的倡议书,符合上述要求的选项是

①商品包装质量是价格和消费的决定因素   ②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③国家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   ④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某企业由于生产任务较多,未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要求职工每天加班工作,职工每月累计加班加点高达120小时。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对职工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侵犯了职工的合法权利。运用所学知识,完成24-25题。

24.上述材料中的这家集体企业侵犯了劳动者的(      )

A.休息、休假的权利           B. 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C. 平等就业和择业的权利      D. 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25.该企业职工应该(   )

A. 为了 保住工作而忍气吞声

B. 联合起来,集体与企业领导们对抗,必要时可采取暴力手段

C. 应该到有关部门投诉、申请仲裁或起诉

D. 遵守劳动纪律,按时完成任务

26、下列关于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国家是由人口、领土、政权、主权等要素构成的

②国家的性质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③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④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7.下列正确揭示我国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之间内在联系的是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从属于国务院

B.国务院负责贯彻执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和实施有关行政工作部分

C.国务院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互相独立行使自己的职权

D.国务院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互相监督的关系

28.我国政府之所以要依法行政,是因为

①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②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级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

③能否依法行政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④依法行政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9.我国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其含义是

A.不受上级机关的管辖

B.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C.不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D.不超越其他国家机关的权力

30.我国至今还没有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门法律,而且现有法律对个人稳私尚没有明确界定,“个人信息”和“个人稳私”的关系模糊不清.这说明

①法律的缺位和不明确,引发了越来越突出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②坚持依法治国原则需要加强立法,完善法律

③要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④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③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

生物知识竞赛试题31.请从哲学角度简要揭示下列语句中蕴含的合理思想。(每小题5分,共15分)

(1)我们做事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2)会看的看门到,不会看的看热闹。

(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 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32.材料一 中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工程投资需要超过千亿元,如何保证巨额投资及时到位,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为此,铁路 建设资金按照“积极探索市场化融资方式”,吸收民间资本、法人资本和国外投资,构建国有控股、投资主体多元的京沪高速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专门建设和经营这条高速铁路。

材料二 号称“世界第一跨海大桥”的杭州湾大桥总投资118亿元,各投资方共同组建宁波杭州湾大桥投资开发公司,以下是该公司股份情况:

国有股份占50% 民营企业股份占50%

宁波交通投

资开发公司 嘉兴高速

公路公司 宋城

集团 慈溪建桥

投资公司 雅戈尔

集团  其他民

营股份

25% 25% 17.3% 11.8% 4.5% 16.4%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经济学的道理?(12分)

33.材料: 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针对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今年来,党和国家采取向农民发放种粮补贴,全面取消农业税;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调高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标准;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等有力措施,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关注社会公平。

从收入分配的角度,说明国家应如何更加重视社会公平?(13分)

相关推荐

高中生物知识竞赛试题  

2013年浙江省高中生物学竞赛试卷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