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说课稿 > 高二政治说课稿

高二政治说课稿之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编辑:sx_xiexh

2014-02-21

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外,平时的积累与练习也是学生提高成绩的重要途径,本文为大家提供了高二政治说课稿之财政税收和纳税人,祝大家阅读愉快。

一、教学和教育目标

1、知识要求:

识记:

(1)社会总产品、国民收入、财政、预算、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税收、税收的基本特征、纳税人的基本含义

(2)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范围、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

(3)我国税收的性质和税收人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作用

(4)偷、欠、骗、抗税是违法行为、应负法律责任

运用:

根据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说明公民应增强依法纳税意识、自觉纳税

2、能力要求:

培养学生辩证地、全面地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以及调查研究的能力

(1)通过对国民收入中积累和消费两者之间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分析,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2)在处理积累和消费两者的关系上,片面追求高积累,不切实际追求高消费都不利与生产的发展,也不利于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学生懂得必须全面地问题

(3)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收支相抵使最理想状态。但国家地经济和社会状况是不断变化的,不是静止的。所以,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收支完全相抵是难以做到的。出现收大于支或支大于收都是正常的。通过以上分析,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觉悟要求

使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和依法自觉纳税的意识。例:

(1)通过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要求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如果不从实际出发,不考虑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的供应状况,凭主观愿望分配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将不利于生产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从而初步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

(2)通过税收基本特征和作用,偷、欠、骗、抗税是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的教学,使学生有自觉纳税的意识,也要有监督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关系国家对税收的使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意识,使学生认识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二、本课的地位和逻辑结构

1、地位:使全书的重点之一。因为:

(1)从社会产品分配的理论来看,它使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分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生产决定分配,分配的性质、原则和形式由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状况决定;分配对生产具有反作用,能促进或阻碍生产的发展。因此,在分配中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和比例,以及财政税收的性质和作用的分析,是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

(2)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看,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运用有效手段和途径组织财政收入、合理安排财政支出;使社会成员树立依法纳税的意识,做到自觉依法纳税等,都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具体措施。所以,本课涉及的内容有重大的的现实意义。

2、逻辑结构:

本课介绍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过程,包括财政、税收、和纳税人的基本知识,由“国民收入的分配和财政”,“税收和纳税人”两节构成。

“国民收入的分配和财政”第一框介绍了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知识,重点分析了国民收入分配中正确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原则。这些原则是实现国民收入的合理分配,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第二框集中分析了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两个方面————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第三框分析了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税收和纳税人”,第一框阐明了税收的基本含义,重点分析了税收的特征,以及偷、欠、骗、抗税都是违法行为。第二框分析了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和作用。第三框主要介绍了几个主要税种及纳税人,强调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每个人都应具有纳税人意识。

3、知识结构

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

国民收入的分配

社会总产品与社会总产值

国民收入

含义

如何增加国民收入

分为用于积累和消费部分

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两者关系

如何正确处理

财政收入和支出

什么是财政

国家预算

含义

财政收入

含义

收入形式

财政支出

含义

分类

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

财政的巨大作用

财政的作用

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

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发展

财政可以有力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

财政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影响财政的主要因素

税收与纳税人

税收及其特征

税收的含义

税收的特征

强制性

紧密相连

无偿性 缺一不可

固定性 统一于税法

偷税、漏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

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我国税收的性质

不同国家税收共同的基本特征

不同社会制度下税收的性质各不相同

我国税收体现的关系

社会主义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

我国税收的作用

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什么是纳税人

主要税种及其纳税人

增值税

含义

营业税

消费税

企业所得税 纳税人

个人所得税

关税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三、重点和难点

1、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原则  (重点)

积累和消费关系,是国民经济运行中最重要的比例关系之一。正确处理这一关系,才能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及机构的优化,才能既保证生产的扩大,由保证人民生活的改善,从而实现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往往对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极高的期望值,甚至不择手段追求所谓高消费,这是极为有害的。懂得了正确出来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原则,有助于理解党和 政府的方针政策,也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为突出这一重点,必须从积累和消费二者的对立统一,到处理这一关系的原则,都要认真分析。分析时,注意把握几点:

(1)积累和消费关系

积累和消费既有一致的一面,也有不一致的一面。一致方面表现在二者可以互相促进。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是国家经济的主体,从根本上说,国民收入不论用于积累还是用于消费,都是为全体人民谋利益的。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而扩大再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为了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人民的消费得到了改善和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和创造性就会得以调动和发挥,这又能为扩大积累创造条件。因此,积累和消费是互相促进的。其不一致表现再二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矛盾。积累代表生活的共同利益、长远利益,消费代表个人利益和生活的目前利益。在国民收入总量一定的情况下,用于积累多了,用于消费就会减少,反之亦然。它们之间是此消彼长、互相制约的。同时,积累主要用于长远的生产建设,一般再当年不能为社会提供产品。因此,如果积累多了,超过了必要的限度,必然要影响人民生活的改善。这个矛盾反映了发展社会生产与改善人民生活的矛盾,反映了人民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矛盾。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2)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第一,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积累与消费部分都应当有所增长,二者不可偏废。这就需要确定适当的积累率。积累率是积累基金与国民收入使用额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即:积累率=积累基金/国民收入使用额×100%。积累的最低限是使生产规模有所扩大,积累的最高限是保证人民的消费水平有所提高。第二,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 的物质构成相一致。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国民收入的分配首先是通过价值实现的。但是这种分配必然受国民收入的实物形式的制约。具体说,积累基金必须同社会增加的生产资料数量相一致,消费基金必须同社会的消费资料总量相一致。否则,会引起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供不应求或供大于求,这就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三,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要使国家和企业都有积累,又要使人民群众从经济发展中得到实惠,兼顾三者的利益。

2、财政的作用 (重点)

财政作为国家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过程,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我国目前在社会财富总量,国家集中的财政收入所占比重过低;在财政收入中,中央财政集中的收入比重过低。中央财政和中央应承担的任务不相称,给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如财赤过大,教科经费不足,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拉大,几千万人尚未脱贫等。因此,为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增加财政收入。课文通过财政的作用说明增加财政收入的意义。学习时把握:

第一,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但市场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实现资源的优化培植,还必须有国家的宏观调控,财政就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财政可以调节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调节资源在个产业部门之间的培植;调节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之间的配置。

第二: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财政支出中相当大的部分是经济支出,为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创造条件。国家还通过对财政收支数量、方向的控制,有利于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和结构的优化,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三,财政可以有力地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地发展。但只有在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基础上,财政收入实现大幅度增加,才能为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第四,财政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生活状况一方面取决于财富的多少,另一方面财富分配的状况。财政一方面支持经济建设,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打下基础;另一方面通过调节社会分配,以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利益的驱动有利于促进效率的提高,但由于客观经济条件存在的差异,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收入差距拉大是必然的趋势。这一趋势如果任其扩大,将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最终也将影响效率的提高。而财政在实现社会公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财政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支出,对社会分配进行着广泛的调节。

第五,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国家是进行政治统治和管理社会事务的机关,所以,保证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存在和职能的正常行使,是财政的基本职能。财政是国家行政及公安、司法、国防的物质保证。

3、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重点和难点)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许多人对税收的性质、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有些人甚至一无所知,违反税收的行为经常出现。而更多的人对违法行为往往抱无所谓的态度,起码没有同盗窃国家财政等同看待。所以,深刻认识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有助于学生增强依法纳税、自觉纳税的意识。

(1)关于我国税收的性质

首先,要把握“税收的性质”

马克思说过:“赋税是喂养政府的奶娘。”这表明,税收是与国家的产生连在一起的。所有国家都必须有税收,这是税收的共性。这种共同的属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税收都是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第二,都是为国家实现其职能服务的;第三,都是以国家政治权力为前提的分配关系;第四,分配的主体都是国家;第五,税款都是取之于民。这些都是不同社会制度下国家税收所共有的。

其次:要把握“我国税收的性质”

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税收,又有其各自的特征。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税收,除了具有上述税收的共同特征外,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其根本原因在于:不同性质的国家,代表不同阶级的利益。资本主义国家的税收从根本上说是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税收是为人民的利益服务的。所以,我国税收的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集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从税收的来源、税收的增长和税收所体现的分配关系来看,税收的来源主要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向个人征收的比重很小;税收的增长主要依靠生产的发展、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提高;税收所体现的分配关系不是剥削关系,而是国家、企业、个人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整体与局部、长远与目前利益的关系。第二,从税收的用途来看,我国的税收在财政支出中,不论是直接用于经济建设,发展科、教、文、卫事业,还是用于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防,都是为劳动人民的利益服务的,劳动人民是税收的最终受益者。

(2)关于我国税收的作用,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资金。这就是说,一方面,税收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90%以上);另一方面,由于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严格执行税收政策,依法纳税,这使财政收入有了稳固的保证。

第二,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例如,对价格高于价值的一些商品多征税,平衡商品之间的利润水平,避免片面地生产价高利大的产品,而不生产价低利小的产品;同时,还可以合理调节消费行为,避免因过度消费某些商品而损害人们的健康。又如,为鼓励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国家对乡镇企业采取低税或减税政策。

第三,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从宏观方面看,税收可以反映国家经济的运行状况,据此,国家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例如,从各地个人所得税的缴纳状况,可以大致了解地区之间收入水平的差距,从而采取必要的调节政策和措施,防止地区间的收入过于悬殊。从微观方面看,国家各级税务部门通过征管工作,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及时发现或防止企业违反税法的行为,促进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4、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重点)

这是本课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材是从纳税人的角度介绍有关财政、税收的基本知识的;讲财政税收等宏观经济问题是为落实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上来的。因此,这部分内容,是全课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结合点。

为了突出重点,首先要联系税收的性质和作用来强调公民应自觉依法纳税。

其次,要讲清公民应具有“纳税人意识”。所谓“纳税人意识”是纳税人的义务 和权利相统一的自觉意识。具体地说,一方面,增强纳税人的义务意识,自觉纳税;纳税不仅是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而且也是维持、改进和创造公民赖以生存的社会条件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税收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联系在一起。例如,国家机构的设立和运作、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持,以及自然环境的保护等,都是公民赖以生存及其利益得以实现的基本社会条件,而这些庞大的开支主要来源于税收。因此,每个公民既然享受着各种社会服务,就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弄清这个道理,就能增强纳税的自觉性和自愿性。另一方面,增强纳税人的权利意识,依法实行纳税人的权利。社会主义国家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由于国家公务职员的薪金是靠“纳税人”的税金支付的;国家公职人员所管理的国家事务、社会事务是“纳税人”自己的事务,其费用也是靠“纳税人”的税金支付的;公共权力设立的最终 目的就是为“纳税人”服务的。因此,公民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增强自己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其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事业,以维护公民自身的合法权益。

中学生没有经济收入,一般情况下不是直接纳税人,但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也会碰到与税收直接关联的事情而成为直接纳税人。比如,骑自行车的同学都有一个叫自行车税的问题;购买彩票,若中奖需缴纳个人偶然所得税。在这种情况下,都应自觉纳税。要从现在就培养和强化“纳税人意识”,为将来走上社会打下思想认识基础。

四、疑点、易错、易混点分析

1、国民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

这是一个易混点

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品的价值(C+V+M)-同期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C)=V+M,也就是新创造的价值。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收入(V+M)-固定资产折旧+服务部门收入。可见,国民生产总值比国民收入多计算了两部分。因此,在同一个国家里,GNP总是大于(V+M),这就是国民收入(V+M)和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区别。

2、社会总产值与国民生产总值

这两种经济发展指数,一般人最容易混淆,似乎两者具有一致性,其实不然。社会总产值,如前所述,是社会个物质部门生产的产品价值总量;而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最总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

两者共同之处:都反映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数。

两者不同之处:① 统计内容不同。前者统计得是社会产品的全部价值,包括耗费生产资料的价值;后者统计的是增加值,即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国民收入加上固定资产折旧)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②统计范围不同。前者只统计物质生产部门,后者统计范围比较广,包括三大产业。

3、消费与个人生活消费

(1)国民收入中的消费,包括个人生活消费和公共消费。个人消费,就是劳动者及其家庭的消费;而公共消费,包括国家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教科文卫事业支出,社会救济和劳动保险方面的支出等。

(2)个人消费和公共消费的目的:个人消费是为了满足个人家庭消费。公共消费是实现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及保证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所必需的。

(3)综上所述,不能把消费等同于个人消费。

4、个人消费品分配与国民收入分配

(1)联系: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国民收入分配的继续;个人消费品分配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国民收入的变化;而个人消费品的多少又取决于国民收入的分配。

(2)区别:①分配的对象不同:国民收入的分配是对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新价值即国民收入进行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是对国民收入中的用于消费的那部分进行分配。②分配形式不同:国民收入首先在物质生产部门进行初次分配,然后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③分配原则不同:国民收入的分配遵循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利益,统筹兼顾,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则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5、财政收入与税收收入

(1)财政收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为组织、统筹资金的过程。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可以分为税收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2)税收收入是国家按税法的规定而取得的财政收入,它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形式。

(3)不能把财政收入仅仅看成税收收入。财政收入不仅包括税,还包括利、债、费等收入。

6、企业纳税与企业的经营状况

有人把企业是否纳税与企业的经营状况好坏联系起来,认为企业经营状况好就应纳税,经营状况不好则不应纳税。这是错误的。

企业向国家纳税和企业上缴利润是性质不同的两种经济行为。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依靠法律而取得的收入,不论企业盈亏都必须依法纳税,税款有相当大部分不受企业经营成果好坏的影响。如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就不受企业盈亏的影响。

正因为如此,和企业利润相比,税收可以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使国家职能得到充分发挥。显然,以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来决定是否应该纳税是错误的。

五、联系热点分析

1、费改税

这是一个现实热点,应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①“费改税”是一个简称。这里的“费”一般是指游离与财政预算收入之外的各种“收费”和“基金”,由各部门、各地方进行收费和使用。近年来,许多地方、部门越权设立收费、基金项目,以及巧立名目乱收费等,愈演愈烈。

收费、基金的迅速膨胀,产生了一系列严重弊端。一是加重企业负担。国有企业各种不合理负担大体占实现利税的20%左右,与实现利润相当。二是严重侵蚀税基。企业被强行抽走作为收费后基金的钱财后,税基相应缩小,直接减少国家财政收入。三是收费养人,使征收成本提高,机构人员膨胀。人浮于事,坐吃社会。四是导致一些地方乱投资,使经济结构更加失衡。五是滋长腐败。收费、基金成了一些地方、部门的“小金库”的重要来源。

② “费改税”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以税收为主体、辅之以少量规费(规范收费)的政府收入分配体系。要用若干年时间,使我国的费税收人占GNP的比重提高到20%左右。

实行“费改税”,首先是要对现行过多过滥的收费(基金)项目进行认真的清理和整顿。坚决取消不合理的收费、基金项目。对需要保留的收费、基金项目,要进行分类处理:

第一,将具有税收性质的收费、基金收入“费改税”范围。

第二,保留必要的收费,但要制定办法使其完善和规范。

第三,对一些不再体现政府的职能,属于市场经营行为的收费转为经营性收费,并依法纳税。

2、国家将实行更优惠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大西部开发力度

[热点问题]财政部负责人再2001年9月5日举行的“2001中国西部论坛”上指出,为加大西部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中央财政安排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西部地区所占的比例得到提高,资金分配向西部地区倾斜;同时,在按贷款原则投放的条件下,尽可能多安排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投向西部地区的项目,力争国际金融组织在西部地区教育、卫生、扶贫、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实行更优惠的贷款条件;此外,还将发行特种国债用于支持西部开发。

中央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农业科技、扶贫、环境保护、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投入力度,以支持西部地区的投资软环境的改善。逐步加大对西部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促进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积极支持退耕还林(草)。

[分析]① 运用社会主义本质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央财政加大对西部地区投入力度的必要性,说明中央财政政加大对西部地区投入力度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

② 运用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调节资源配置的观点,说明财政在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分配、贷款投放等方面的作用。

③ 运用财政可以有效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的观点,说明在加大对西部地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投入力度中财政的作用。

④ 运用财政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观点,说明在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农业科技、扶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对民族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中财政的作用。

⑤ 运用财政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的观点,说明在加大西部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粒度中财政的作用。

3、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热点问题]自 1998年以来,我国一直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四年来发行的特别建设国债已经超过5000亿人民币,加之更大规模的 银行配套贷款,有力地抵制了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2002年,甚至2003年都还有必要继续实行这项政策。

[分析] ①运用国债的有关知识,说明积极财政政策的措施和途径。

② 运用财政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说明积极财政政策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4、加强依法治税

[热点问题] 2001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国家税务局考察税收工作和“金税工作”建设情况时强调,要大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推进“金税工程”建设,严厉打击涉税犯罪活动,不断提高税收工作水平。

李岚清说,近年来,全国税务系统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工作部署,在“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坚持依法治税,从严治队,实现了税收收入连年大幅增收。李岚清指出,当前税收工作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各种形式的偷税、骗税、漏税、欠税、越权减免税等现象还比较严重。税务机关和广大税务干部要统一思想,大力整顿和规范税收工作秩序,坚持不懈地打击偷骗税等违法犯罪活动,以查处骗税、偷税、非法减免税等为重点,集中力量查处一批大案要案,震慑犯罪分子。

[分析]① 运用税收具有强制性特征的观点,分析“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工作方针的正确性。

② 运用税收具有固定性特征的观点,说明必须查处非法减免税的行为。

③运用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的观点,说明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坚持依法治税,对于增加税收,壮大各级政府财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作用。

④运用税收队纳税人的约束性,说明必须打击偷骗税等违法犯罪活动。

5、我国将对高收入者纳税作专项检查

[热点问题]2001年8月20日,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指出,各级税务机关将突出重点,对高收入者纳税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违反个人所得税法律法规的行为要予以严肃惩处。

今年检查的重点时:金融、保险、证券、电力、电信、石油、石化、烟草、航空、铁路、房地产、城市供水、供气等行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评估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足球俱乐部;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兴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国驻华代表机构;高等院校;星级饭店、娱乐企业;效益好的其他企事业单位。

[分析]①运用税收具有强制性特征的观点,分析对违反个人所得税法律法规的行为予以严肃惩处。

② 运用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的观点,分析对于高收入者纳税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于增加财政收入,发挥国家职能的作用。

③ 运用国家通过税收的杠杆调节收入差距,缓解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的矛盾的知识,分析国家对高收入者纳税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的必要性。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二政治说课稿之财政税收和纳税人,希望同学们阅读后会对自己有所帮助,祝大家阅读愉快。

相关推荐:

高二政治说课稿: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

高二政治说课稿:价值规律的作用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