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说课稿 > 高一政治说课稿

高一政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说课稿

编辑:sx_mengxiang

2014-09-27

学习没有界限,只有努力了,拼搏了,奋斗了,人生才不会那么枯燥无味。精品学习网为了帮助各位高中学生,整理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说课稿”一文:

生活消费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在学习了家庭消费的知识后,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消费行为和现象,有必要使学生认清哪些消费是合理的,哪些是反对的,由此达到树立科学消费的目的。因此,《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课,无论是从知识的传授,还是觉悟的提高,实践的落实都是一个重要的内容。由于本课的内容较多,教学至少要2课时。

我从三个方面来谈本课的教学。

一、在教学目标的要求上。

课程标准中对本课教学的要求着重是理解,即“结合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说明青年学生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反对铺张浪费,应当适度消费”。所以,在教学目标上着重是理解和自觉实践能力的培养。正确消费观的内容(包括适度消费、协调消费、科学消费)是重点理解的内容。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的现实意义是重要的理解内容。本课重要培养的能力是通过对各种消费现象的认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哪些消费现象,而且要其影响和危害性。在情感体验和觉悟目标上,是使学生摒弃不合理、不科学的消费习惯,自觉形成合理、科学的消费习惯,从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二、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

本课的教学内容共分为三大块:

1、生产和消费的关系。这是经济常识非常重要的一个原理。讲清这一原理是前提,因为只有指出消费对生产的重要意义,才能重视消费,才能引出一些消费现象,才能指出哪些消费是合理的、哪些是反对的。

2、正确消费观的内容,这是本课教学的主体,也是重点。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正确消费观的内容,反对不合理、不科学的消费现象和习惯。

3、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这一内容实际也是正确消费观的组成部分。之所以单独作为一个知识点,是因为这一问题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这三大板块中,第一板块是要使学生掌握生产和消费的原理,并能运用这一原理说明如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假日经济等社会热点问题。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板块由于是重点内容,教学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这一内容的处理上,应先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各种不合理、不科学的消费现象,然后老师归类(三类),并且促使学生思考这些消费现象的影响和危害性,从而达到树立正确消费观的目的。在教学中,既要使学生能体验要经济生活,实现正确消费观的形成,又能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第三块的处理。首先要使学生懂得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本质,然后才讲清其必要性。最后可以通过“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是否与勤俭节约是否矛盾?”这个问题的探讨,加强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现实意义的理解。

三、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

原理的学习一般都采用演绎法教学,即要求学生读书找出有关的道理,在用恰当的事例加以说明,最后学生能运用原理,形成能力。所以,在讲授生产和消费关系原理时,采用学生读书、老师讲授、师生共同探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由生产和消费关系原理能联系到的很多的社会热点问题,所以用探讨法是非常有效的。在探讨中不是把一些社会现象交给学生就算了,而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怎样分析这些问题、从哪些方面分析,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所以,学生探讨学习的过程不能没有老师的参与。

而在学习树立正确消费观这一问题时,由于会涉及到很多消费现象,而且这些现象都会有体会。因此,用归纳法较好。即先通过对一些消费现象的了解,总结归类,得出要适度消费、协调消费、科学性费的道理,进而结合学生的自身的情况,达到形成正确消费观的目的。

由于一些消费现象都是学生熟知的,所以教学的重点是对一些现象的探讨,即指出其危害性,透过现象看本质。所以,探讨法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法。

在讲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时可能很多学生都觉得没劲,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这里的关键是他们还不能真正认清什么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所以在教学中要首先采用讲授法,讲清这一精神的本质,避免学生误解。其次,在学生理解了这一精神的现实意义后,应要求学生谈体会,所以,采用演练法,要求学生现身说法,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可以用一课时开展演说等活动,我在课堂教学中就采用这种方法,效果很好。很多学生逐渐喜欢上政治课了。)

总之,在教学我觉得主要应把握好“四个三”。

着眼三大教学目标。掌握、理解、情感

立足三大知识板块。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正确的消费观、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运用三种教学方法。讲授、探讨、演练

实现三种教学效果。师生互动、激发思考、目标达成

以上就是“高一政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说课稿”的所有内容,供广大师生学习参考!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