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编辑:sx_yanxf

2016-07-08

期末考试之后大部分的老师都会让学生对试卷进行分析,方便下次不会再出现类似错误。下文为大家总结了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希望有用。

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卷情况:

高二期末试卷紧扣时代热点的试卷。题目新颖,图文并茂,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都创设了新情景新材料,选择题难度适中,注重对历史概念和主干知识的考查,主观题设问指向明确,概括、综合要求高,富有思维力,区分度较大。试卷注重考查学生从材料情境题中攫取信息的能力和历史的比较思维能力,注重考查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重点知识以及考查历史学科的能力要求,体现了历史新课程新高考命题的趋势。

二、阅卷情况:

阅卷中依照评分标准,各阅卷组经过认真细致的讨论,确定了评分标准。对每一位阅卷教师的判分,我进行了认真的抽查审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主张既不漏批少给一分;又不随意多给一分,努力做到各司其职,保质保量,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份试卷的阅卷工作。

三、学生答卷中存在的问题:

①基础知识不扎实,一些学生辛亥革命的成果竟然不能正确阐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不能正确表述。历史概念模糊不清,如21题中的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清;如22题中纽约、伦敦空间概念含糊不清;23题中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人文主义的概念混淆不清。历史的阶段特征混淆不清,25题中学生答案中出现了“溥仪复辟“、”伪满洲国“等,封建政权与傀儡政权分不清;阶段特征只能答到政治和思想方面,几乎没有学生能答到“经济方面”,反映出学生思维的不全面。对历史主线认识不清,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探索的主要特点:向西方学习这一主线许多学生不能正确表述。

②审题不清、审题不到位。如21题中结合材料一的研究角度你如何看待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如何“看待侵华”问题答非所问,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说明1840年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方面是如何实现转型的?”中的研究角度不知所问是什么;25题第1小问中 “为什么说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不知从洋务运动这一历史概念的哪一板块【背景(原因或条件等)、经过(或过程、内容、措施等)、影响(或作用、意义等)、特点、评价等】去答,学生从设问到概念的转化能力较差;25题第2小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是如何将‘大树’砍断的?也同样如此。

④阅读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欠缺;概括、判断、综合能力不强,如25题第2问中辛亥革命将“大树“砍断,“树墩还在”只答到袁世凯复辟,没能答到社会性质没发生变化。21题中“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说明1840年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方面是如何实现转型的?”中经济方面一般能表述,但表述不正确,政治转型答非所问,有的学生政治方面竟然答近代思想的转变。23题中的第3小问“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理解。”对于丹纳观点的判断,几乎没有学生能回答出来(丹纳的观点不完全正确(1分)。他认为艺术品、艺术家无不受到当时的社会精神和社会风俗的影响,因此“艺术是和某些时代精神同时出现的”的说法是正确的。但是,“艺术是和某些时代精神同时消灭的”的说法是不恰当的。因为艺术家的精神和艺术家的作品是不会随着时代的结束而结束的。)

⑤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分析问题的能力欠缺,23题中的第1小问“材料一中的二位伟人在艺术创作中有什么共同点?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一般只能答到政治和思想方面,几乎没有学生能答到“经济方面”。

⑥答题不规范,条理不分明,用词不正确。

四、建议与措施:

1.认真研读2012年的《考试说明》并灵活运用

高三复习必须以《考试说明》为复习的指针,始终把握高考复习的方向,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①注意试卷结构中分值比例的变化,近几年来历史科高考仍然是注重对必修知识的考查;②注意考查内容表述的变化和增删;③认真研究四项考核目标和要求,创设与之能力要求一致的新材料新情景的题目进行有效训练;④注重典型题示例的研究和设计相关的题目进行专项训练和测试。对《考试说明》的研读不能仅仅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更应当和课标的《教学要求》相联系,并和新高考示例题结合起来深入研究,真正吃透《说明》,达到灵活运用,在教学复习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渐走向高考。

2.回归课本、抓实双基,突出历史概念和阶段特征的掌握

注重主干知识体系结构的多次重复构建,正确牢固地形成主干知识网络体系,以应对不同的情景材料,要尽量把这一工作做实做好。要让学生充分认识若将知识体系、历史阶段特征掌握好,再能将历史概念理解正确,就能以不变应万变了。

3聚焦课堂减负增效切实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益

①加强集体备课,制定集体备课流程,加大对集体备课的过程督查。每位老师在进行备课时,一定要认真研读课标和考点,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精心整合教学资源,精心创设教学情景,本着“轻负高效发展”的原则,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环节。

②聚焦常态课堂,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施教,落实“三讲”(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漏易混知识点)“三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也学不会的不讲),优化课堂教学监控机制。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特别是对历史概念、历史阶段特征、历史发展线索要加强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运用。

③重视教学案课堂思考与训练的批改及反馈,问题情景要精编精选精设计,批改要及时认真,讲评要切中要点,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错必纠,有练必评,建立错题档案,保证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

④注重测试的规范与实效,从编制试卷、批改分析到整合讲评都要以教与学的“诊断”和“医治”为落脚点,保证“周清月结”。力求做到“精讲”“精练”“精评”,讲练结合,练后精评。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和自我消化时间,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自主的反思中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当然,这需要教师合理的引导和安排,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规划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合理安排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

4.研究高考试题,训练解题方法技巧,培养学科思维能力

能力只有在训练中得到提高,科学的训练是提高能力的有效方式。认真研究《考试说明》中的示例题,切实加强课堂训练:

①选题要围绕“新材料、新情境、新设计”。多做新课改地区的高考题、模拟题,按题型或内容将其分类汇编,学生加以练习,让学生消除对高考试题的神秘感,增强信心。高考试题的规范性、导向性不容置疑。在二三轮的专题或模拟训练中,要注意加强分析和研究高考试题,可以选做一些江苏、广东、山东、海南近年高考试题。师生共同解答每个题目,领悟并总结解答各种高考题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开阔思维。

②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审题是解题的前提,没有正确的审题,只能徒劳无功。审题能力薄弱(浅尝辄止而不是深入本质,僵化而不是变式)。审题包括审题目、审材料等,在复习中通过实例锻炼学生如何提取有效信息、删除无效信息、防止干扰信息。引导学生会找“题眼”,领会试题的“立意”所在。依据“找出关键词语→ 弄清答题的方向和要求→找准试题设问和教材知识和技能的结合点”的审题程序,克服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③训练学生学会答题的方法,尤其是要加强对材料题解题步骤的训练,针对学生存在概括能力差(罗列抄袭而不是抽象归纳),指导学生学会从材料中准确地获取信息,有层次地阐述结论。指导学生掌握答题技巧,让学生熟悉各种题型的答题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

④注意《考试说明》中例题的使用,学生存在思维方式偏离题目要求(见题背书而不是就题论题),一定要安排好错题训练。

⑤强化训练学生的历史语言表达能力,紧扣得分点,规范答题语言,减少失分。学生答题不规范是失分的一个“瓶颈”,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错误为反例,用实物仪投影呈现学生的答题,加强规范解题的指导,重视答题思维的逻辑性、思路的广阔性、表述的严密性和科学性、答题的完整性,而要求学生规范答题,教师在复习中也需做到规范,如语言规范,板书规范等等。

⑥限时训练,提高解题速度,保证训练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5、注重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注重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增强对现实问题认识的敏感性,要引导学生把基础知识和当前的热点问题、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特别是要注意选择恰当的切入点。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关注科技,关注环保。拓宽视野,把在现实政治、经济生活中获取的新观念、新理论、新信息等和所学知识相结合,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分析认识这些新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就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相关推荐:

高中高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2016年高二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分析总结 

 

标签:期末考试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