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教学计划 >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模板《荆轲刺秦王》

编辑:

2016-09-07

三、段落大意

《荆轲刺秦王》各自然段的大意

1.本段记叙了荆轲入秦前的危急形势:燕国的紧邻赵国已被秦国吞灭,战火已燃至燕国南部边境。

2.本段开始写了太子丹在万分紧急的形势下渴望荆轲即刻赴秦的焦急心情,接着写了荆轲虽理解此事紧迫,但也提出“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的关键性问题,并且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献上秦国正在出极高赏格缉拿的樊於期的头颅,以此作为信物到秦国。而太子丹对此种办法不能苟同,不忍心伤害投奔自己的长者。

3.本段的中心内容是写樊将军自刎献出头颅的壮举。但作者采用的是层层逼近的方式写出这一结果的。荆轲得知“太了不忍”后,便私下会见樊将军,作了一番恳切的谈话。他首先交代了秦王对其父母宗族的残暴处置,而后又说明了对他自身的悬赏追购,新仇旧恨,致使樊将军燃起了更猛烈的仇恨之焰,而只恨报仇无计。在这样的火候下,荆轲提出“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的计策,并详细描绘了实现计策的未来情景,即以樊将军头颅为信物见秦王而报仇,樊将军因而自刎。这些,为荆轲赴秦作了重要准备。

4.本段记叙了太子丹听到樊将军献出头颅的消息之后的悲痛状况,但为了完成赴秦刺杀秦王的大事,也只得承认现实。

5.本段叙述了太子为荆轲赴秦所做的准备工作:这是从“物”方面,即备匕首一事做的十分细致的准备。

6.本段继续叙述太子丹为荆轲赴秦所做的准备工作,是从“人力”方面,即从派助手一事写如何做准备。

7.本段叙述荆轲实际感到秦舞阳一个小孩子,人力不敷,约请远方朋友而又未到,只得留待。

8.本段叙述了荆轲因“待客与俱”迟迟未能成行与太子丹急于事功间的矛盾,太子“疑其有改悔”,故说出“先遣秦武阳”的打算,荆轲说出迟行的道理后,愤然辞行赴秦。

9.本段点出为荆轲送行。

10.在上段叙述荆轲匆匆告别的基础上,又十分真切而生动地描绘了易水送别,慷慨悲歌的壮烈场面。

11.这一段写荆轲入秦以后,为完成刺秦王之大事而采取的有效办法:首先“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以打通关节。

12.本段写蒙嘉在秦王面前为荆轲见秦王铺平了道路,他先讲明燕王对秦国十分畏惧恭顺,再进一步讲明燕王如何诚心诚意侍奉秦国。这样,就满足了秦王的骄傲心理,同时,由于是宠臣所言,也增加了对荆轲的信任感。

13.本段记叙了秦王被诱决定以九宾大礼迎接燕使者荆轲。

14.自本段起,故事进入高潮。作者叙述了因秦武阳“色变振恐”而引起“群臣怪之”,在这一发千钧的时刻,荆轲应付自如,巧加掩饰,致使秦王未识破破绽,事情得以进行。

15.本段记叙了壮士荆轲初与秦王交锋,因“图穷匕首见”,荆轲必须抓住时机勇刺秦王,但初遇挫折。

16.本段记叙了荆轲虽遇挫折,但仍勇敢地追逐秦王使其狼狈地“还柱而走”,并使秦国群臣及侍卫全处于惊惶、被动的地位。

17.以上两个自然段记叙了由于秦王侍医在关键时刻以“药囊提轲”,使秦王得以拔剑砍伤荆轲,荆轲在英勇奋战后,身受重伤,但仍表现了他威武不屈的精神,他“箕踞以骂”,并说明事败的原因是为了生擒秦王。

18.这一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结局:荆轲壮烈牺牲。

最后这一自然段是尾声:秦王惊魂未定。

情节曲折有效

一、序幕(“秦将王翦破赵”——“至燕南界”):简介背景,秦军大兵压境,燕国危在旦夕。

二、开端(“太子丹恐惧”——“愿足下更虑之”):太子丹请荆轲商量对策,荆轲提出办法,太子丹又不愿执行。提出行刺秦王,故事开始。

三、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从准备“信物”到寻制凶器,从配备助手到易水送别,故事一步步向前发展。

四、高潮(“既至秦”——“被八创”):荆轲廷刺秦王未遂,断左股,被八创。

五、结局(“轲自知事不就”——“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刺秦王彻底失败。

六、尾声(“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秦王被荆轲震慑。

《荆轲刺秦王》的结构

第一部分(从“秦将王翦破赵”到“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的缘起

燕国危亡之际,太子丹就请荆轲谋策,荆轲想用樊於期的头取悦秦王,以便行刺,太子不忍,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从“荆轲知太子不忍”到“遂发”)行刺的准备

1.荆轲私见樊於期,樊於期慷慨陈辞,毅然自刎。

2.入秦行刺的第一件准备工作:函封樊於期首级。

3.入秦行刺的第二件准备工作,求徐夫人的匕首。

4.入秦行刺第三件准备工作,令秦武阳为副。

5.荆轲迟发缘由。

6.太子丹见荆轲迟迟未发,“疑其改悔”。荆轲怒斥太子丹,告别赴秦。

第三部分(从“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到“终已不顾”)易水送别

1.以“白衣冠”送荆轲,为易水送别,创造悲壮、凄怆的气氛。

2.易水送别,有力地突出了荆轲义无反顾的刚毅性格和英雄气概。

第四部分(从“既至秦”到“秦王目眩良久”)廷刺秦王

1.秦武阳脸色大变,引起秦国群臣的怀疑,荆轲谈笑而饰,足见超人的勇气、胆量和智慧。

2.秦王被逐狼狈不堪,荆轲行刺一无所惧。

3.写在极短的时间内,秦王殿庭上下混乱,秦王惊起拔剑不出,环柱而逃,群臣惊愕,左右呼喊,有动作,有表情,有高呼,有怒骂,组成一幅惊心动魂的场面。

4.身受八处创伤,事败还能“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凛然无畏的性格刻画无遗。

5.荆轲被斩后,威震六国的秦王仍因惊惧而“目眩良久”,其紧张慌乱情状如见其人。

内容分析

《荆轲刺秦王》是节选自《战国策·燕刺》中的一篇深受人们喜爱的名篇。本文反映的事件是重大的,文字十分精炼生动,情节发展波澜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本文通过记叙荆轲刺秦王的始末,反映了战国时期秦国与燕国的兼并与反兼并的斗争,实际上也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强秦同其他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斗争。

本文从荆轲将入秦作准备工作写起,接着写他在太子丹的催促下启程赴秦,及至到秦国后巧用“打开关节”的办法“拜见”秦王,最后记叙了刺秦王的壮烈举动及其惊心动魄的场面。对这一复杂的事件,作者不但写得精彩、生动,而且文字十分洗练,有很强的感染力。

作者尤其着力刻画了荆轲这一侠士形象,对这一形象作者持敬仰、歌颂的态度:他反抗强暴、有胆有识、大智大勇、视死如归,是一个英雄形象。

作者一直把荆轲这一形象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描写,使他的个性得到充分的表现。文章开头,仅寥寥几笔,便交代了秦国已经“破赵”并“虏赵王,尽收其地”,而且“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这说明燕国已危在旦夕。在如此急迫的形势下,燕太子丹必须选用最理想的人来解决这最急难的问题,他选定了荆轲,并向他求教对策,这说明荆轲这一人物不同凡响。事实完全证明了荆轲非但是个“为知己者死”的侠义之士,而且在重大事件面前,表现很勇敢果断,思想深邃,计划周密,深谋远虑,他决不以“匹夫之勇”贸然闯入“不测之强秦”,而是事先提出“行而无信,秦未可亲”的关键性问题,并进一步提出要投秦之所好——即使秦得到樊於期的头颅和燕国肥沃的地方督亢的地图,而燕太子丹从人情考虑不能接受以樊将军头颅作信物这一建议。在这一内部次要矛盾中,荆轲从大局出发,私自会见了樊於期。他的勇敢果决,城府之深,擅于辞令,在这对话中都得到了极其充分的表现。他先向樊将军报告了秦国对他及其父母宗族的惨无人道:“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这激起了樊将军对秦王的刻骨仇恨。他仰天太息流涕”而又苦于无法报仇雪恨。在这火候中,荆轲提出了“一举两得”的办法,樊将军急不可待地上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才乘势说出:“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并生动地叙述了如何刺杀秦王的打算,紧接着发问:“将军岂有意乎?”樊将军立即“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于是自刎。对于樊将军的自刎,太子丹十分悲痛,但为完成刺秦王的重大使命,所以又从人力和物力方面为荆轲赴秦作了准备。文章写到此处按常情荆轲应立即去秦完成使命了,但却“顷之未发”,这里不但情节曲折,而且主要是为了表现荆轲的计划周密,“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的秦武阳作为他的助手,他或许认为人力单薄,或许担心秦武阳有勇无谋,因之在等待一个自己了解的朋友,共同完成使命。而太子丹心急如焚,“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甚至想“先遣秦武阳”。荆轲虽与太子再次产生矛盾,但他忠诚大度,虽然心情沉重,但仍“就车而去”,为太子丹赴秦完成大业。至秦后,表现荆轲智慧超人的第一件事便是“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使之替他在秦王面前美言,而达到“秦王闻之,大喜”、“见燕使者咸阳宫”的效果。表现荆轲勇敢、机智的另一件事是:当“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时,他突然“色变振恐”。他的这一表现立刻引起“群臣怪之”,这是一个多么令人紧张的场面啊!而荆轲应付自如,镇静机敏,他“顾笑武阳”,似乎在安慰和鼓励一个未见过世面的小孩子:“不必紧张,一切都会好的!”另外,一面又替武阳向秦王道歉:“他因为是个粗俗之人,未曾见过天子,所以有些害怕请大王原谅他些。”这一席话,既替武阳的异常举动作了合乎情理的解释,也抬高了秦王的身份,秦王因此消除了对燕国使者的怀疑。

文章自“图穷而匕首见”开始,正面展开了秦王及其群臣与荆轲的尖锐矛盾。荆轲的勇武刚毅、重义轻生、威武不屈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了生擒秦王,他“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使毫无准备的秦王大惊失色,荆轲进一步追得他“还柱而走”,群臣及侍卫都帮不上秦王的忙,处于十分狼狈的境地,秦王威信扫地,而荆轲气吞山河。如果情节就此直线发展下去,荆轲便会生擒秦王,回报太子,出色地完成使命。但至此情节又一跌宕,秦王侍医夏无且的出现,使事情朝相反方向发展。侍医以“药囊提轲”,使秦王得到缓机,在一片“王负剑”声中,秦王击伤荆轲,并“断其左股”。此刻壮士仍坚持斗争,“引其匕首提秦王”,在受八处剑伤的情况下,荆轲傲视敌方,笑骂他们,显示了英雄本色。荆轲被斩后,秦王“目眩良久”的表现,从反面衬托出荆轲的行动之壮烈。作者就是这样以自己的传神之笔刻画自己所敬仰的英雄形象的。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