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教学计划 >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粤教版高一下册语文项脊轩志教学计划模板

编辑:sx_liujy

2016-04-06

《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作品,下面是精品学习网整理的粤教版高一下册语文项脊轩志教学计划,请大家学习。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分析常见的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过程与方法:熟读课文,翻译全文,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本文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借平淡的生活琐事,表达真挚感情。

【重点难点预测】1、体味平淡文字中的深情。

2、文言虚词的积累

【知识链接】

一、作者介绍

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早年号项脊生,晚年号震川,苏州昆山人。明代散文家。他发掘了唐宋散文的优良传统,提倡学习唐宋文,后人把他和唐顺之、茅坤等人并称为“唐宋派”,而他的成就最高。清桐城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姚鼐视之为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

二、文题解读

项脊轩,书斋名,是作者家中的一个只有一丈见方的斗室。为什么给书斋取这样一个名字呢?据说有双重意思:一是说它窄小,如在颈背之间;一是因作者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作者自号项脊生,又把自己的书斋题名为“项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

“志”:一种文体,与“记”相似。但“记”通常用以记“事” “物”,“志”以记录人物事迹为主。

【学习过程】

一、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

项脊轩:      渗漉:        修葺:       垣墙:        栏楯:      偃仰:

万籁:        迨:          异爨:       老妪:        婢:        先妣:

呱呱:        阖门:        象笏:       扃牖:        长号:      枇杷:

2、读准句读

顾视/无可置者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庭/中通南北/为一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3、概括文章内容:一间破屋(                     )

两种情感(                     )

三个女人(                     )

二、合作探究 小组展示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方丈:一丈见方                           日影反照:反射。

室始洞然:明亮洞彻的样子。               亦遂增胜:光彩。

迨诸父异爨:及,等到。                   凡再变矣:凡,总共。再,两次。

而母立于兹:而,通“尔”,你;兹,这里。   相为应答: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她。

久不见若影:你。                         何竟日默默在此:全部,整个。

比去:比,及,等到;去,离开。           殆有神护者:大概,恐怕。

吾妻来归:旧时女子出嫁称为“归”。       吾妻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

2.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的词并解释

①雨泽下注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②使不上漏  方位名词作状语,从上面。

③前辟四窗  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④垣墙周庭  名词用作动词,筑墙。

⑤执此以朝  名词用作动词,上朝。       ⑥内外多置小门  名词作状语,在里外。

⑦东犬西吠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面。   ⑧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名词作状语,用手

3、一词多义

他日汝当用之                            日过午已昏

以当南日                                始为篱,已为墙

不能得日                                顾视无可置者

得不焚                                  瞻顾遗迹

日过午已昏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大母过余室                                  西连于中闺

从轩前过                                   其制稍异于前

4、判断下列特殊句式

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②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③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5、研读课文

(1)项脊轩修葺前、后有什么特点?作者对修葺后的项脊轩的情感是怎样的?

(2)“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学生讨论交流,“喜”的是什么?“悲”的又是什么?

本文以悲喜的情感为线索,围绕这条线,作者写了“五喜五悲”。五喜:修缮后,“不上漏”、“室始洞然”,一喜;兰桂增胜,二喜;“偃仰啸歌,冥然兀坐”,庭阶寂寂,小鸟来食,三喜;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四喜;补记一段,夫妻欢乐,五喜。

五悲:诸父异爨,庭中多墙,一悲;祖母对自己生活的关心,祖母对自己的厚望到现在还没实现,二悲;轩四遭火,三悲;妻死室坏而不修,四悲;妻子所种之树,现已亭亭如盖,但物在人亡,五悲。

(3)作者回忆了母亲、祖母、妻子等人,请问作者选取了哪些细节来写她们?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母亲——扣扉问食——温婉慈爱

祖母——至轩过余——怜爱期望

亡妻——凭几学书——恩爱

归宁妹语

感情:怀念往昔思念亲人

【课堂小结】

本文在写作上有何艺术特色?

有人称赞归有光的文章“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 这篇散文正体现了这一特点:

① 善于用线索串连生活琐事,形散神聚。本文以悲喜的情感为线索,围绕这条线,作者写了世事变迁中的悲与喜。

② 善于摄取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和场面,运用委婉动人的语言,寥寥数笔,就使人物形神毕肖。写母亲、妻子是这样,而写祖母尤为出色。作者抓住了祖母看望和勉励孙儿的一个感人场面,祖母说:“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语气亲切生动贴切地表现了祖母对孙儿的疼爱与关怀。临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细致入微地表露了祖母的激动和对孙儿的殷切期望。随即,“持一象笏至”,激励作者为改变“读书久不效”的家庭景况而奋发向上。祖母的这动作和语言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生活气息十分浓厚。作者就是抓住这些看似平常,实则感人肺腑的细节和语言,运用传神笔,使祖母的音容笑貌、举止神态,甚至复杂的心理活动,全跃然纸上。

③ 行文朴素清淡,叙事以白描见长,融记叙、描写、抒情于一炉,亲切而感人。作者在叙事中往往能直接透露自己的感受。

粤教版高一下册语文项脊轩志教学计划模板分享到这里,更多内容请关注高一语文教学计划栏目。

相关链接

高一语文下册赤壁赋教学计划检查反馈  

2016学年粤教版高一语文赤壁赋教学计划指导思想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