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教学计划 >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高一语文下册祝福教学计划检查反馈

编辑:sx_liujy

2016-04-04

作品通过描写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下面是祝福教学计划检查反馈,请参考。

教学目标:

1、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2、欣赏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 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

2、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教学方法:多媒体的使用、 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导入:温故知新,字词的检查。

第一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自由发言。

1、人物研读

找出文中对祥林嫂进行的三次肖像描写,看看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教学方法:采用同桌合作的方法,共同解决问题

明确1:三处肖像描写:

第一处:初到鲁镇。

第二处:再到鲁镇。

第三处:死前与作者相遇。

参考:肖像描写是本文刻画人物的一个特点。本文围绕人物的遭遇,三次刻画了祥林嫂的肖像,尤其是她的眼睛。从开始时的“顺着眼”,到第二次来鲁镇时的“眼角带着泪痕”,“没有先前那样精神”,捐了门槛以后“眼光分外有神”,可四婶一声喝,第二天“眼睛窈陷下去”,到临死前的“瞪”着眼,“眼珠间或一轮”,都有丰富的内涵。眼睛与其他肖像描写相配合,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了祥林嫂悲剧的几个过程。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要极节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2、肖像描写的作用:用白描的手法,概括了祥林嫂悲惨的半生,通过对比手法深刻揭露了祥林嫂所受到的摧残和迫害。

许寿裳:“人世间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

3、研读:环境描写

1、小说为什么以“祝福”为题?有什么作用?

这部小说还有哪几处环境描写?品味其中的语句,体味环境描写的作用。

答1:开头和结尾的祝福场景;祥林嫂死后当晚“冬日雪短……反而渐渐地舒畅起来”一节;祝福前夕柳妈寻祥林嫂开心时,“微雪点点地下来了”。

答2:开头的祝福景象:小说在开头就渲染了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晚云的闪光、爆竹的钝响、幽微的火药和人们忙碌的景象。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听觉和嗅觉,写得层次分明,具体形象,使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课文中用“沉重”的晚云,“阴暗”的天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等语句透露出作者对这种气氛的反感和贬抑。

答3:

答4:

答5:结尾的祝福景象:

小结:

1、环境描写的分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提供人物生活的场所。

②反映时代特征、社会特征。

③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

④侧面反映人物的性格,烘托人物形象。

⑤暗示、推动情节的发展。

三、总结《祝福》主题

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祥林嫂这个善良的劳动妇女被毁灭了,她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

四、板书:

祝福

鲁迅

人物

情节               主题:封建礼教吃人

环境

五、作业祥

1、 完成活页练习1-5题

2、有能力的同学做活页练习10——13题

高一语文下册祝福教学计划检查反馈分享到这里,更多内容请关注高一语文教学计划栏目。

相关链接

2016学年人教版高一语文祝福教学计划指导思想 

苏教版高一下册语文教学计划格式:祝福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