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二物理上册第三章教学反思:变压器

编辑:sx_haody

2016-12-23

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下面是人教版高二物理上册第三章教学反思:变压器,供借鉴使用!

反思一:变压器教学反思

难点:空载时,对于理想变压器,副线圈的电阻无穷大,电流为0;原线圈也会有一个很小的电流,以维持铁心中的交变磁场,这个电流与原线圈的电压是不同步的,有一定的周期延迟,在电流周期的不同阶段,线圈把从输入电路中得到的电能重新输送回原电路,在较长时间内(大于1个周期)输入电路对原线圈输入的电能为0;即原线圈中虽然有电流,但这个电流不消耗输入电路的能量。

对于非理想变压器,由于铁心中也会有涡流,即使空载,也相当于有负载

自感——当线圈中有变化的电流产生变化的的磁通量(即线圈两端的外加电压发生变化)时,这个变化的磁通量产生一个与原线圈两端电压方向相反的感应电压,从而阻碍原线圈电流的变化;

反思二:变压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的该节教材与老版本已是不同。旧版本中主要贯彻的主张是从理论上进行说服,而新版教材主要是借助于简单的可行性实验来降低教学的起点,实现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结合。

我的教学思路简单概括如下:

第一环节是借助于课本上简单的实验,观察到灯泡发光,从而引发思考:灯泡所在的电路并没有与电源相连接,为什么会发光?(互感)能量是从哪里转化来的?(能量守恒思想)回忆法拉第课本上的实验(图片),明确发生了电磁感应现象。

第二环节:通过材料展示,同学们发现不同的用电器,其额定电压不同,从而引发第二个思考:怎样得到不同的电压?提示:上面的装置中电源电压是220V,而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仅为3.8V,是什么装置在起作用呢?引出变压器。简单介绍变压器的结构、符号、基本原理。(在此强调,要用可拆变压器演示给学生看,否则,学生没有这样的感性材料的介入,头脑中缺乏足够的刺激。)

第三环节:设计实验验证猜想。跟同学们交流引起电压改变的可能原因:原线圈,副线圈,铁芯,电源电压等等。讨论决定用控制变量法实施实验。得到初步的印象。

第四环节:理论推导。引领学生分析铁芯(锁磁、涡流),原副线圈(热损),得到在这些能量损失可以忽略的情况下(理想化模型 -忽略次要因素),得到这样的几个结论:φ相等,Δφ/Δt相等,从而E(i)的变化频率相等。从法拉第地磁感应定律得到变压器的两个重要公式。并介绍成立的条件(直流还是交流、几组副线圈)。

第五环节:小结两个内容。一是知识变压的原理是电磁感应定律,故条件为交流电。二是方法:理想化模型,忽略次要因素的研究方法;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习题反馈。

反思如下:我认为我整个思路贯彻较好,学生的反应来看也较好,能够配合设计实验。但是我仍然没有走出老框框,比如,最后的总结环节:忘记了方法的总结,也没有请同学们好好思考,就直接引领。这样会让学生产生惰性。我想,也许正是由于我放不开手脚,所以学生才不能展翅高飞吧。

课后跟别的老师也交流过:大家认为实验环节可以没有,(即使设计思想也无需讨论)反正理论推导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但是我不这样认为,知识的学习应该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新授课上,我宁愿学生活泼的学习,宁愿多做一些在别的老师看来是对成绩没有影响的实验。

最后,说道教学成绩,在排课如此的情况下,大家似乎都不把“授之以渔”放在首位了,横竖是老师要求横一点,跟学生紧一点,如此排山倒海的题量,胜者不见得“业务素质高”。

反思三:变压器教学反思

1.变压器工作原理的教学应围绕变压器是按什么原理工作的?变压器次级绕组上为什么有电压?变压器为什么能变换交流电压和电流,而不能变换直流电压和电流?变压器又是怎样变换交流阻抗的?以及变压器的外特性和电压变化率等问题为线索展开教学过程.

本书一开始从电磁感应原理出发,具体阐述了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然后通过忽略变压器的铁损,铜损以及漏磁通的情况下,即从理想变压器出发,分别讨论了变压器的几个作用,如变换交流电压,变换交流电流以及变换交流阻抗.

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可以对上述教学思路进行改进,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推导相结合、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先在实验探究中发现变压器能变换交流电压以及交流电流并发现电压,电流与线圈匝数之间存在的关系,然后从电磁感应原理出发解释和推导这一关系.这样处理,学生对变压器的变换交流电压,以及变换交流电流的原理理解将更加深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将同时得以训练和培养.

2.以能量的转化和传输为核心,突出变压器的理想化模型,是本节课教学内容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本书所讨论的变压器的几个作用,都是以理想变压器为基础的,即忽略变压器的损耗(包括铁损和铜损)以及漏磁通的情况下.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变压器传输电能时因各种原因而产生的电能损耗,提出变压器的理想化条件,建立理想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导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功率关系、电压关系和电流关系.这样处理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自然流畅,不仅能使学生准确理解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而且能使学生再次学习建立物理模型的方法,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分析概括能力.

3.定性实验与定量实验相结合,是实现突破本节课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关键.

通过对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之间电压、电流与匝数之间关系的定量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动态定性实验的演示.例如,在探究闭合铁芯在变压器中的作用时,增加了“变压器的铁芯从不闭合到闭合时,小灯泡的亮度逐渐增加”的实验;在探究原副线圈电流、功率与负载电阻的关系时,增加了“原副线圈的电流随与小灯泡并接支路的增加而不断增大”的实验等.这些动态演示实验避开理想变压器与实际变压器的差异,突出展示了它们相同的物理本质和动态变化规律.学生对这些动态演示实验不但容易直接感知,印象深刻,而且加深了对变压器这一常见电气设备的全面理解和动态把握,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态分析能力.

4.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和学生思维动机的激发,引导学生主体积极参与教学,主动地探究和建构知识,是优化本课题教学过程的有效途径.

通过实验方法、理想化方法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并采用师生共同参与的启发式问题探究课,在教学中以实验为载体展开过程,以问题为线索将课堂教学组织起来,通过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力求使实验与思维有机结合,层层递进,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参与探究的状态之中,充分展现教学的特点和魅力.

人教版高二物理上册第三章教学反思:变压器就整理到这里了,供参考!

相关推荐:

高二物理下册教学反思案例:变压器

人教版高二物理上册第三章交变电流教学反思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