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教学反思

高一下学期语文教学反思要求:过秦论

编辑:sx_haody

2016-04-20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下是高一下学期语文教学反思要求:过秦论,供参考!

《过秦论》的作者贾谊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悲剧性人物,郁郁不得志,盛年而夭,一般文人皆同情他,而苏轼却认为他“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所以我在第一课时先简要介绍贾谊,然后着重谈不能用其才的原因,鼓励同学涵养开阔心胸,在面对挫折时始终保持乐观心态与奋斗精神。

《过秦论》被称为古今第一气盛文章,接下来我便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齐读课文,要学生通过读体会文章的气势,并对课文朗读应该如何处理进行了指导,最后安排了背诵预习任务。第二课时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对本课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用提问讨论的形式进行了归纳,并选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句子让学生进行翻译。最后一个句子选了比较有争议的“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通过讨论顺势引出对全文的理解,由词而句,由句而篇,力求自然,不着痕迹。

第三课时教学的重点由朗诵、字词转到了对篇章的理解,在这一课时里,我正在努力地改变自己对于文本教学的某些认识。以前上课我比较注意内容上的拓展挖掘,以为展示了教师丰富广阔的知识面才算是具有了人文性,对工具性唯恐避之不及。后来发现这样讲虽然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课堂也显得比较热闹,但是学生的实际语文能力却没有明显提高,我就开始反思自己对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关系的认识,渐渐感觉到自己的语文课缺少一种“语文味”,常常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历史课,哲学课或者其他什么课,而语文课区别于其他课的地方应该在什么地方呢?后来我想明白了,应该主要是在形式方面,而不是内容方面,在语文课上,更重要的不是文本表达了什么,而是文本怎样表达的,而学生正是在对怎样表达的研究思考中提高语文能力的。在备课时,我就把重点放在了贾谊为什么这样写这个问题上。当然老师也可以直接分析,讲个一二三四ABCD,但是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是我决定让学生按一般议论文的写法也写一写《过秦论》,(由于学生的程度问题,实际上是由老师口述思路的)然后进行比较,就很容易发现贾谊的写法与众不同了。然后再追溯这样写的原因,追溯文章写作上的一些特点,学生就明白为什么这篇文章会被称为“古今第一气盛文章”了。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出另外一篇文章让学生体会这类文章的写法。这样,既是鉴赏文章,同时也是在进行写作迁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另一方面,注重言语形式篇章结构又并不是简单地讲授写作知识写作技巧,不是机械的形式,而是有意味的形式,寓人文于形式之中。比如强调“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就是包含在形式之中,作者的写作目的,写作方式,都服务于当下,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

这节课也有一些不太满意的地方,学生的思维还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另外,引了网上一篇文章,应该让学生理一理写法,但我却急于反思作者的观点,忽略了这一环节。最后一段独白近乎满堂灌,显得操之过急,其实如果设计几个问题巧妙引导,学生还是可以得出这个结论的。

高一下学期语文教学反思要求:过秦论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高中教学反思请继续关注精品学习网高中频道。

相关推荐:

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学期教学反思:第四单元

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册教学反思:第三单元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