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怎么写:《十八岁和其他》

编辑:sx_zhanglz

2016-08-24

讲授新课前,做一份完美的教案,能够更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在上课时的积极性,精品学习网为老师们整理了高一上册语文教案,希望给老师的教学带来帮助。

一、教学目标:

1、懂得珍惜青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能够说出本文对两代人的矛盾、读书、青春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并能结合自我体验,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3、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

4、通过活动体验,学会用对话的方式与父母、师长及同辈人进行心灵沟通。

二、学习重、难点:

1、认识理解两代人的矛盾。

2、总结概括能力的培养、体会父母对儿女的理解。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走近“大师”

(一)   走进作者

杨子,本名杨选堂,1921年生,广东省梅县人。暨南大学商学院毕业。历任《前线日报》《中国时报》《新生报》《民族晚报》主笔,并任教职,兼涉政界。曾任台湾大学讲师、中兴大学副教授、台湾省政府编译室主任、中央银行行务委员等职。后任《联合报》副社长、社长、中国论坛发行人、《联合晚报》发行人。现任联合报系副董事长。

研究经济兼长文学,以笔名杨子在报刊开设“杨子专栏”“杨子漫谈经济”“杨子论衡”等专栏,颇受欢迎。著有散文《精神的裸体》《回首拥抱那人》《被宠爱的感觉》《男人的诞生》《春孕》《水柳的诱惑》《感情的花季》《昼夜记》《香囊》《相亲》《杂花生树》《惊喜》《描梦记》;小说《变色的太阳》(曾拍成电影)《欲神》《魔象》《浸酒的花朵》;经济论文集《经济理论活用》《经济理论的落实》《经济小品》。

(二)文题背景及解析

十七八岁是个什么概念?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这个年龄的孩子充满了独立的意识和反叛的渴望,在这样的年龄,人变得非常自尊和敏感,对父母的教育有时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和不以为然,好幻想,喜欢冲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

如何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沟通,怎样让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成长心智?台湾作家杨子以自身的感受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提供了一种操作交流的平台。

二、走进文本

(一)文面把握

1、重点词语

迷惘(wăng):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沉湎(miăn):沉溺。

溺(nì)爱:过分宠爱(自己的孩子)。

惆怅(chóu chàng):伤感,失意。

抹煞:一概不计,完全勾销。

怪癖(pĭ):古怪的癖好。

摭(zhí)拾:拾,捡。

涉(shè)猎:粗略地阅读。

翱(áo)翔:在空中回旋地飞。

枝桠(yā):枝杈。

2、把握文意

平等,对话,理解。这是打通两代人之间隔阂的最好方式。父母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的成长的关爱完全可以不用我们一般人惯用的强制约束手段,而是向孩子表达出自己的那种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文章四个部分,循循善诱地教育孩子,希望孩子能积极进去,健康成长。

十八岁:这一部分,作者概写十八年的时光流逝,在孩子十八岁的生日到来的时候表达了自己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欣慰,把爱和理解在文字里表达的淋漓尽致。 “我不知道我对你的爱,十八年来是否夹杂有一些不经心的、任性的、以及成人对孩子不够了解的责备”“东东,假如人生能够重来依次,我真会情愿溺爱你的”,这些话是爱与理解的集中体现。

两代人的矛盾:这一部分,写两代人的矛盾和冲突,主张父子之间以理解和交流增进了解。

读书的苦与乐:为孩子谈读书的苦与乐,在理解和尊重的前提下向孩子提出读书的建议。但这样的要求不是一种强制和命令而是一种同情基础上的劝说。作者说,你们处在一个“憎厌的读书环境”里,“我”当年读书的“闲趣”是当前为考试、升学、烦恼紧张的你们所难以想像的。这都是作者对孩子充分理解和尊重的体现。

青春:这一部分,作者规劝自己的孩子珍惜青春的大好时光,永远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让自己的人生之路充满快乐,让自己的青春之梦充满阳光。作者在这里仍然以尊重的口吻和商量的语气与孩子展开对话,以自己青春时的梦想与人到中年时的感触劝诫孩子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并在文章的最后最后一次表达自己面对孩子成长时的快乐,勉励孩子惜时如金。

(二)关键突破

十八岁

1、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亲有哪些人生难忘的体验?

(1)       焦急忧虑(2)激动喜悦(3)辛劳(在“青春”版块中)

2、句子的理解

(1)第一段第一句中“欣慰”和“似水流年的迷惘”的原因是什么:“欣慰”是因为“有了一个可以像朋友般谈谈的孩子”,甚至可能成为自己的挚友、知己。“似水流年的迷惘”是因为时光流逝,十八年里因孩子引起的“焦急忧虑”或“激动喜悦”都已转眼逝去,留给自己的也许只有“无法再把握孩子童年的惆怅”。(见第三段)

(2)“在东方似是晨曦初露,乍回身,已是大地明亮。”作者用诗人的话来形容养育孩子的十八年光阴,自己沉湎于养育孩子的巨大幸福中,猛然间惊讶时光之飞逝。

(3)第四段中“这样的心情”指:“时常把你看作缠绕身边的孩子”(第1段);“会情愿溺爱你”(第2段);“高兴有了一个可以像朋友般谈谈的孩子”、“自己的孩子长大得能够兼为挚友”“令人满意开怀”(第3段)。

3、交流父母养育自己的片段。

两代人的矛盾

1、作者在文中提及的两代人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1)流行观念的影响;(2)父母的愚昧与落伍;(3)子女的盲目与急躁;

(4)缺乏沟通、理解、平等。(根本原因)

2、探讨:你同意文中父亲归纳的原因吗?你是如何看待两代人之间的矛盾的?你和父母产生过矛盾吗?有了矛盾后你是如何处理的?你的父母又是如何去做的?你认可他们的做法吗?(让学生明确平等、对话、理解是打通两代人之间隔阂的最好方式。)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一上册语文教案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精编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范文:中国现代诗三首

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怎么写:《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