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教案 > 高二数学教案

高二上册数学教案《简单的线性规划》

编辑:sx_gaohm

2015-11-08

线性规划是运筹学中研究较早、发展较快、应用广泛、方法较成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辅助人们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数学方法。以下是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上册数学教案,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精品学习网一直陪伴您。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准确确定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了解线性规划意义,并会简单的运用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运动变化的数学思维。

二、教学重点:能准确确定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会求线性规划的最优解.

教学难点:如何将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转化为求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问题,并给出解答。

三、教学工具: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线性区域问题

问题引入:在平面直坐标系中,满足方程x+y-1=0的点(x,y)的集合表示什么图形? 不等式x+y-1>0呢?x+y-1<0呢?

师:前者表示直线,不等式分别表示直线的两侧的区域,如何判断不等式表示的区域是在直线的上(下)方?方法如下:

基础知识回顾:判断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0(<0)表示区域的方法:

方法1、代点法:直线Ax+By+C=0(c不为0)的某侧任取一点(一般取原点),把它的坐标代入不等式,若符合不等式,则不等式表示的区域在该点的那一侧;若不符合,则在另一侧。(因为对在直线Ax+By+C=0的同一侧的所有点(x,y),实数Ax+By+C的正负相同。)

方法2、B判别法:观察不等式中y的系数B和不等号,若B>0,则不等式Ax+By+C>0表示 的区域在直线Ax+By+C=0的上方;不等式Ax+By+C<0表示的区域在直线Ax+By+C=0的下方;若B<0,则不等式Ax+By+C>0表示的区域在直线Ax+By+C=0的下方;不等式Ax+By+C<0表示的区域在直线Ax+By+C=0的上方。(可以不用把不等式化成Ax+By+C>0(〈0)的形式。)

补充: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0(<0)表示平面区域时,边界(直线)应画成虚线;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0(≤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Ax+By+C=0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包括边界)。

例1、在坐标平面上,(1)请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不等式组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用阴影表示);(2)并求该平面区域的面积为        。

解析:(1)如图所示阴影部分包括边界。(图见幻灯片上)

(2) (h为A到直线BC的距离)。 易得  , ,解方程组 得 , ,

(二)线性区域中的最值问题

基础知识回顾:线性规划的有关概念:

(1)线性约束条件:由条件列出的关于x、y的一次不等式组。

(2)目标函数:欲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所涉及的变量x、y的解析式。若是关于x、y的一次解析式,则称为线性目标函数。

(3)线性规划问题: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统称为线性规划问题。

(4)可行解:满足线性约束条件的解(x,y)

(5)可行域:由所有可行解组成的集合。

(6)最优解:在可行域中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的解。

(1)线性约束条件:(2)线性目标函数(3)线性规划问题(4)可行解(5)可行域(6)最优解

例2、已知 ,

求 的最大和最小值。变式1、求 的最大和最小值。

板书:作出可行域(如图阴影区域包括边界)。

(1) ,作一组平行线l: ,解 得最优解B(3,1), 。解 得最优解C(7,9), 。

小结:求形如z=Ax+By+C函数最值问题的一般步骤:

(1)作:作出可行域

(2)移:作一组平行直线L,平移L,找最优解

(3)解:联立方程组求最优解,并代入目标函数,求出最值。

注意: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如果可行域为封闭图形,一般在顶点处取得。所以可以把所有顶点代入目标函数z,求值,比较得到最值。

变式1、(提问同学。)

注意:对线性目标函数z=Ax+By+c中的B的符号要注意:当B>0时,直线过可行域且在y轴上截距最大时,z值最大, 在y轴上截距最小时,z值最小;当B<0时,直线过可行域且在y轴上截距最大时,z值最小, 在y轴上截距最小时,z值最大。

小结:求形如z=Ax+By+C函数最值问题的一般步骤:

(1)作:作出可行域

(2)移:作一组平行直线L,平移L,找最优解

(3)解:联立方程组求最优解,并代入目标函数,求出最值。

作业:《新高考全案》强化基础1-8

最后,希望精品小编整理的高二上册数学教案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9月开学季—教师新学期准备专题

高二年级数学选修1-1第一章教案:《常用逻辑用语》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