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教案 > 高三历史教案

高三年级历史人教版教案: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外交

编辑:sx_wuqb

2013-12-11

好多老师又要忙着为同学们写教案、备课。教案的制作需要清晰地思路,条理的章程,精品学习网编辑了高三年级历史人教版教案: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外交,欢迎老师们参考借鉴!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外交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教学过程

【知识线索】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世纪50年代) 步入世界外交舞台(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打开外交新局面 中美关系正常化

(20世纪70年代) 中日建交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改革开放以后) 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考点梳理】

考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

1.历史条件:

A、军事上:解放战争基本胜利,反动政府已被推翻;B、人心上:全国人民热烈拥护;C、政治、思想、理论上: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D、组织上: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2.时间标志:1949.10.1;开国大典

3.历史意义: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统一的道路,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新中国的成立,是继俄国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世界历史最重大的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考点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1.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1)初步创建: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创建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1949~1954年,“政协”代行“人大”职能。

(3)新阶段(1956年)“八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目的:为了更好地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团结各民主党派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标志着共产党吸收各民主党派和各届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组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4)进一步完善(1982年)“十六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激发了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5)作用:调动民主人士积极参政议政的热情,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社会主义)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背景:社会主义改造顺利进行,经济建设大规模开展,人民需要民主政治建设,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及《共同纲领》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

(3)确立的标志: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的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5)意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为加强我国人民民主制度,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逐步奠定了基础。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背景: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1949年《共同纲领》就明确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

(2)史实——民族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践: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建立,之后,又建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1965年),共5个省级自治区。意义:满足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实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调动了各民族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考点3:"文化大革命"(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1.“文革”对民主法制践踏的原因:

1)20世纪60年代中期, “左”倾错误指导;2)毛泽东错误地估计了形势,认为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3)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2.主要表现:公民基本权利遭到践踏和民主法制的初步破坏——刘少奇冤案;造反派“全面夺权”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的空前践踏及对社会发展造成的严重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一纸空文;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

3.教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深入持久进行民主法制教育。

考点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制建设(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1.法制建设——方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979年开始加紧全面立法工作;1982年修订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实现有法可依的局面,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

2.民主建设——重新召开各级人大会议和政协会议;平反冤假错案——刘少奇平反;方针:1982年中共确立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98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推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考点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1.“一国两制”构想

背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

形成过程:萌芽:1979《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初步形成:1981《叶九条》发表;正式提出:80年代初由邓小平提出;1984年---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一国两制”方针,“一国两制”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含义:“一个中国“是前提—中国的领土和主权的必须完整,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并存”是解决统一问题的新思路---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台保留资本主义制度,维护台、港、澳的繁荣与稳定。

2.“一国两制”实践(香港、澳门的回归)

时间:1997年7月----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12月---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意义:证明了“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洗雪了中国的百年国耻;促进了中国在统一大业上迈出了一大步;为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3.两岸关系的发展:两岸实现真正停火 1979 元旦;两岸实现“三通”(通邮、通航、通商),打破隔绝;汪辜会谈,两岸开始对话;达成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突破;两岸民间交往,经济交流日益加强;连战访问大陆,两岸政治解冻。

和平统一台湾的有利因素:文化同源: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人心所向: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民的愿望;国际共识:《开罗宣言》、《联合国宪章》;一国两制:政策保障及港澳成功范例;综合国力:中国国力及国际地位提升;人民往来: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不利因素:台湾岛内“台独”势力猖獗;国际的上反华势力的干涉

考点6: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依据:毛泽东的声明和《共同纲领》的规定

(2)外交工作的基本方针:

内容

含义

意义

“另起炉灶”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一边倒”

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在保障革命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孤立

(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建国后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在建国的第一年里,人民政府在正确外交方针指引下同苏联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提出:周总理1953年12月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又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上述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并共同倡议将它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2)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后来“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

(3)相互关系: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必备条件和基础,它构成了核心部分;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贯彻五项基本原则的保证;平等互利是实现共处的条件;和平共处则是出发点和必然结果。

(4)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日内瓦会议

①背景: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以后,美国舰队继续盘踞在台湾海峡,千涉中国内政,并企图从印度支那地区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②目的: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③内容(成果):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④意义: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2)万隆会议:1955年4月18日至24日。亚非独立国家在印尼万隆举行亚非国际会议。中国派出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出席会议。

①背景: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 ②内容: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③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④成果: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谈到的“求同存异” “异”是指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政治体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同”是指共同的遭遇即殖民灾难和命运,共同的任务即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反对国家封建势力发展民族经济;都要求加强团结和合作;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和战争。

⑤意义:a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b形成了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团结、友谊、合作 )。

考点7: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1、背景:(1)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的抵制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所非法占据;(2)进入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3)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4)1971年,美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遭到中国的断然拒绝。

2、恢复: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26届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合法席位,并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3、意义:(1)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突出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2)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更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3)反映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友好的历史潮流,极大地增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力量。

考点8: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1、中美关系正常化:

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实行敌视政策,双方处于对立状态;

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中美两国都有改善关系的共同要求。(美国的霸权地位面临着苏联的严峻挑战,长期敌视中国的政策也难以继续下去;中苏两国关系不断恶化,苏联构成对中国安全的直接威胁。)

过程:(1)试探之旅-- “乒乓外交”:“小球推动大球”。(2)旋风之旅-- 基辛格秘密访华(3)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中美联合公报》是中美两国签署的第一个指导双边关系的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中美隔绝状态的结束和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 (4)建交:1979年,中美发布建交联合公报

2、中日关系正常化:

(1)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①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②日本许多对华友好政党和团体的推动:两国民间交流日益加强,日本国内要求中日建交的呼声高涨。③日本经济发展的需要;④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2)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2年9月,毛泽东主席会见应周恩来邀请来访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田中访华期间,两国政府首脑签署了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

3、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1)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2)从20世纪50年代起,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3)促进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考点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1、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1)原因:①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使国家的安全战略环境有了很大改善,集中精力进行和平建设真正有了可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国家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这需要一个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②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③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做出的科学论断,成为新时期中国制定对外方针的出发点。

2、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新时期外交成就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

(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2001年10月,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与会成员形成了“上海共识”。

(3)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 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性质: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意义: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

高三年级历史人教版教案: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外交就到这里结束了,同学和老师们一定要认真阅读,希望能有所启发,对大家的学习和生活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