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教案 > 高二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教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编辑:sx_mengxiang

2014-09-15

 摘要:优秀的教学设计对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促进教学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为此精品学习网搜集了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教案,供大家参考。

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教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水平测试要求:

1、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

2、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

3、了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

4、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

5、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

考点1、课标指引: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概念:“百家”泛指数量多;“争鸣”指争论和辩难,“百家争鸣”是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社会背景(原因):社会大变革是根本原因

1、经济根源:铁犁牛耕的推广,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崩溃,出现了多种经济基础并存的局面;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2、政治状况: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化;各种力量争论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新的统治阶级还未形成绝对权威,人们的思想不受任何规则限制,尽可以畅所欲言。

3、阶级基础:阶级结构、阶级关系十分复杂,代表不同阶级立场的思想家(士)层出不穷,对当时社会变革,发表不同见解,并形成来不同派别,出现了“诸子百家”。

4、社会环境:在诸侯割据称雄的时期,统治阶级不可能推行文化专制主义,相反,各诸侯国竞相招揽人才,礼贤下士成为社会风尚,使各学派都有了发展机会。

5、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成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知识分子,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6、不同派别的代表人物竞相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总之,百家争鸣是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考点2、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

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学派

 

代表

 

主要思想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道家

 

老子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

 

庄子

 

 继承老子的学说,

 

法家

 

韩非子

 

 历史向前发展、政治改革、主张法治、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考点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并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

 

主要观点:

  孔子——仁与礼、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

 荀子——仁义、以德服人、性恶论、天行有常。

探究学习

1、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D)

    A.道、儒、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2、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创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C)

 A.克己复礼     B.宽刑薄赋      C.仁           D.民贵君轻

3、“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表述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C)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C.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D.有教无类

4、“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段对话表明孔子在政治上主张(B)

A.“有教无类”                    B. 贵贱有“序”  

C.“仁者,爱人”                    D.“克已复礼”

考点3、了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

1、原因: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的现实需要

2、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质?

(2)“大一统”     “君权神授”

(3)“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

3、太学:

 

①创立:

⑴中央:汉武帝时期,创办太学。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⑵地方:郡国学校,初建地方教育系统

②影响:

⑴对教育: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⑵对社会风气: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⑶对统治基础:打破贵族官僚对官位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

 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探究练习

 董仲舒对儒学加以改造,使之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请回答:

1、董仲舒的新儒学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主要是因为董仲舒提出了( A )

A、“春秋大一统”思想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D、“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

2、汉武帝的哪些措施,对于促使儒家思想居于正统地位起了直接的作用( C )

①举贤良对策  ②重用文学儒者  ③举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  ④设立地方郡国学校,广泛传播儒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假如你是汉武帝时的一名学生,你要进入全国最高学府接受教育,你必须去哪里?( A )

A.长安、太学   B.洛阳、书院     C.南京、国子监     D.曲阜、孔庙

4、西汉中期,有一位书生欲长安投考太学,他作考试准备时所必学的内容不包括( C )

 A.《诗经》     B.《春秋》     C.《韩非子》    D.《礼记》

5、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后世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 (B )     

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C.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             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

考点4、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

 1 .北宋:

 (1)代表——程颢、程颐

 (2)思想——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天理是万物的本源

 2 .南宋:

(1)代表——朱熹(宋朝理学集大成者)

(2)著作——《四书章句集注》

(3)思想——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三纲五常,是人性最高境界;“存天理,灭人欲”。

(4)影响——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3、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者

思想:①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②“致良知” “知行合一”。

高二历史必修三复习教案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希望小编的整理可以帮助到大家,祝大家在精品学习网学习愉快。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