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教案 > 高二历史教案

高二历史教案: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

编辑:

2014-06-23

十、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本节课内容应该是比较简单的,学生自学完全可以搞懂。所以,我们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以及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比如,在讲到宋词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辛弃疾的经历,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的情感。通过介绍我国的伟大文学成就,是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成就。

本节课时间45分钟,其中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检查预习5分钟,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展示提高等共30分钟,反思总结当堂检测5分钟左右,教师指导下节课预习5分钟,能够完成教学内容。

临清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二历史编写人 吕兰起 审稿人 李玉梅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课标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古代中国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二、预习内容

阅读教材,完成表格内容

时期 文学体裁 分期/流派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先秦

战国

汉 西汉

东汉

唐 初唐

盛唐

中唐

晚唐

宋 豪放派

婉约派

明清 元末明初

明朝

清朝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战国、汉朝、唐朝时期的文学形式、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2)说出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2.能力目标:

(1)归纳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特点。

(2)探究文学发展和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辉煌灿烂的文学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2)以一些杰出文学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学习过程

(一) 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的内容和地位?

A概况:

B内容:

C地位:

2:汉赋的特点和代表作品是什么?

A特点:

B代表作品:

【探究学习1】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为何西汉和东汉的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3:学生阅读教材第43页,了解唐诗的发展过程,并完成下列表格。

代表

人物 诗歌

类型 主要内容 特点及成因

初唐 王勃

陈子昂

盛唐 高适 边塞诗 既描绘雄奇壮丽的边塞风光,也反映边塞军人无畏的气概、乐观的精神、思乡的情怀和将士的苦乐,为唐诗增添了新鲜壮丽的色彩。 特点:开朗奔放、刚健清新。

成因: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

岑参

孟浩然 山水诗 描写了悠闲宁静的山水田园生活,充满诗情画意。

王维

李白 诗仙 浪漫主义

杜甫 诗史 现实主义

中唐 白居易 讽喻诗 特点:平实浅近、针砭时弊。

晚唐 李商隐

杜牧

【探究学习2】引导学生回忆必修1、2的相关内容及阅读教材P43,分析唐诗繁荣的原因。

(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的成因、特点和流派

特点:

成因:

流派:

2.元曲的含义和成就

【探究学习】回忆语文课本中学过的宋词,归纳出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不同点。

婉约派

豪放派

(三)明清小说

2, 小说的起源和发展:

3, 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繁荣原因:

(三)反思总结

先秦至清代的主要文学成就及其演变趋势

主要成就 代表人物或代表作品 演变趋势

《诗经》 逐渐成熟、完善;逐渐通俗化、大众化。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