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学习 > 文言文

高中文言文学习: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练习题

编辑:sx_zhangh

2013-12-05

你还在为高中语文学习而苦恼吗?别担心,看了“高中文言文学习: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练习题”以后你会有很大的收获:

高中文言文学习: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练习题

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D )

A.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B.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

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劝学》)

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

【解析】 本题考查对宾语前置句式的理解与辨别,能力层级为B级。D都是宾语前置,且以助词“之”“是”为标志。A项,前句“孰”置于介词“与”之前作宾语;后句无宾语前置。B项“何厌之有”,用助词“之”助成宾语前置,“何厌之有”即“有何厌”;后句是被动句,用“见”表示被动。C项“安在”,即“在安”,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王”句无前置宾语,“以好乐”是介词结构后置作补语。

2. 下列句子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 项王即日因(之)留沛公与饮。(《鸿》)

B. 秦王购之(以)金千斤。 (《荆轲》)

C.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烛之武》)

D.戊申晦,五鼓,(余)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登泰山记》)

【解析】 本题考查对省略句的理解与判断,能力层级为B级。A项意思是:项王当天就留下沛公,并与沛公一块喝酒。根据句意,“因”字后面没有省略,“与”字后面省略了介词宾语“之”,代沛公。

3.下列句子画线部分不属于介词结构后置的一项是(D)

A.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兰亭集序》)

B.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

D.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

【解析】本题考查对介词结构后置的理解与判断,能力层级为B级。介词结构“以沛公言”作“报”的状语,没有后置。A项的“于会稽山阴之兰亭”、B项的“于晋”“于楚”、C项的“以事”分别置于动词或动词短语“会”“无礼”“贰”“告”之后作补语。

4.下列句子按文言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D )

①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臣乃市井鼓刀屠者。(《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④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⑤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⑥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荆轲刺秦王》)

A.①④/②③⑥/⑤ B.①④/②③⑤⑥

C.①④/②③⑥/⑤ D.①④/②⑥/③⑤

【解析】本题考查对特殊句式的理解与判断,综合性较强,有助于全面回顾几种主要的文言特殊句式,能力层级为B级。①④⑦宾语前置,其中①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作介词“以”的宾语前置,④通过助词“之”助成“何厌”作“有”的宾语前置;②⑥判断句,其中②以“乃”加强判断,⑥用“者……也”表判断;③⑤被动句,其中③“为”表被动,⑤“为所”表被动。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余三项不同的是(B)

A.置煴火,覆武其上

B.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

C.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D.空以身膏草野

【解析】A 覆,使……卧; B壮,意动,以……为壮;C降,使动,使……投降;

D膏,使动,使……肥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题。

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节选自《论语》)

6.选出与“古之人不余欺也”的句式不同类的一项( C )

A. 毋吾以也 B. 不吾知也

C. 如或知尔 D. 则何以哉

【解析】题干中的“古之人不余欺也”,属于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欺”是动词,“余”作“欺”的宾语,“不余欺”即“不欺余”,“不欺骗我”的意思。A“以”支配宾语“吾”,“毋吾以也”的意思是“不要认为我(比你们年长而不敢说)”;B“知”支配宾语“吾”,“不吾知也”是“不了解我”的意思;D“以”支配宾语“何”,“则何以哉”是“那么做什么”的意思。C项中的“尔”作“知”的宾语,是一般语序句,“如或知尔”是“如果有人了解你们”的意思。

【参考译文】

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侍候孔子坐在一起。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不要认为我(比你们年长而不敢说)。平时就说:‘不了解我啊!’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将打算去做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8题

西施病心而颦①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选自《庄子·天运》)

【注】①颦:皱眉头。

7.对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D )

①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

②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③其里之富人见之

④贫人见之

A. 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 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D.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词类活用的理解与辨别,能力层级为B级。美:①意动用法,以……为美;②形容词,美丽。见:③④均为动词,看到。

8.从句式的角度考虑,对下列句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西施病心而颦其里 ——“颦”后省介词“于”。

B.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 ——“见”后省宾语“之(西施)”。

C.挈妻子而去之走 ——“挈妻子”“去”“走”的主语都是“贫人”。

D.彼知美颦 ——“彼”指代“西施”,作“知”的宾语并前置。

【解析】 本题考查对特殊句式的理解与判断,能力层级为B级。D项,联系上文来看,“彼”指代“其里之丑人”,作主语。

【参考译文】西施经常心口疼痛,皱着眉头从街上走过,同村一个丑妇人看见西施的样子,觉得很美,便仿效着,皱眉蹙额,走到街上。村里富人看见她的这副怪样,都紧闭大门不愿出来;穷人见了,带着妻子儿女,远远避开。这个丑妇看到西拖捧心皱眉的样子很美,但却不知道为什么美啊。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0题

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节选自《庄子·外物》)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都是动词,其中属于活用的一项是( A )

A.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B. 我且南游吴越之王

C. 激西江之水而迎子

D. 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解析】 A活:使……活(生存)。B项,游:游说;C项,迎:迎接,迎救;D项,活:生存,与A项不同,不是使动用法。

10.比较各组两个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其中句式不同的一组是( A )

A. 有中道而呼者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B. 子何为者耶

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

C. 我,东海之波臣也

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D. 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解析】 A项不同。前句是一般语序句;后句是定语后置句,“客有吹洞箫者”等同于“有吹洞箫客之客”。两个“者”不同义,前者相当于“……的(人)”;后者作定语后置的标志。B项都是宾语前置,“何为”等同于“为何”。C项都是判断句,“也”作判断语气助词;D项都是介词结构后置句。

【参考译文】?我庄周昨天到您这儿来,忽然有在半路呼救的。我回头看车轮碾出的沟道里,有一条鲫鱼在那里。我问它说:“鲫鱼过来!你为什么会这样呢?”鲫鱼回答说:“我是东海龙王的臣子,不幸落到这里。您难道能够给我一斗半升水来救我活命吗?”我说:“好吧。我将要到南方去游说吴、越国王,正好引西江的水来迎接你,可以吗?”鲫鱼(听了,)气得变了脸色,说:“我失去了与我常在一起的东西,我已经无法生存。现在我只要得到一斗半升的水就可活命,您却讲这样的空话,(等您从吴越引来江水,已经来不及了),还不如趁早到干鱼店里找我吧!”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2题。

昔者,秦缪公乘马①而为败②,右服③失而野人④取之。缪公自往求之,见野人方将食之于岐山之阳。缪公叹曰:“食骏马之肉而不饮酒,余恐其伤女也!”于是遍饮而去。处一年,为韩原之战。晋人已环缪公之车矣,晋梁由靡已扣缪公之左骖矣,晋惠公之右路石奋殳⑤而击缪公甲,缪公中指者已六扎矣。野人之尝食马肉于岐山之阳者三百有余人,毕力为缪公疾斗于车下,遂大克晋,反获惠公以归。此《诗》文所谓曰:“君君子则正,以行其道;君贱人则宽,以尽其力”者也。人主胡可以无务行德爱人乎?

【注】①马:此指马车。②败:此指车坏。③右服:右侧驾辕的马。④野人:此指农夫。⑤殳(shū):一种兵器。

11.下列语句画线部分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C )

例:野人之尝食马肉于岐山之阳者

A.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几人欤?

B.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C.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解析】例句和ABD三句画线部分都是定语后置句,且都用“者”作为标志。C“者”,与前面的动词短语构成者字结构,相当于“……的(人)”。

1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野人方将食之于岐山之阳。

译文: (缪公)看见农夫们在岐山的南面正要吃掉他的马。

(2)于是遍饮而去。

译文: 于是(缪公)一一给他们酒喝后才离去。

(3)毕力为缪公疾斗于车下。

译文: (农夫们)在车下为缪公奋力搏斗。

(4)人主胡可以无务行德爱人乎?

译文: 君王怎么可以不致力于德行去爱护百姓呢?

【解析】(1)“食”作动词用;“于岐山之阳”介词结构后置作补语。(2)“饮”使动用法,后省宾语“之”。(3)“于车下”介词结构后置作补语。(4)“胡……乎”疑问句式。

【参考译文】

过去,秦缪公乘坐马车,车子坏了,他的右辕马走失了,被农夫获取。缪公亲自去索要那马,看见农夫们在岐山的南面正要吃掉他的马。缪公叹道:“吃骏马的肉而不饮酒,我担心妨害你们!” 于是缪公一一给他们酒喝后才离去。过了一年,发生了韩原之战。晋国人已经包围了缪公马车了,晋军梁由靡已经勒住缪公的左辕马,晋惠公的右路石奋用兵器袭击到了缪公的盔甲,缪公受伤已达六处了。这时,曾经在岐山南面吃马肉的三百多农夫,在车下为缪公奋力搏斗。于是大胜晋军,反而俘获晋惠公凯旋。这正如《诗经》里所说的“君君子则正,以行其道;君贱人则宽,以尽其力”那些话。君王怎么可以不致力于德行去爱护百姓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4题

贾逵字梁道,河东襄陵人也。初为郡吏,守绛邑长。郭援之攻河东,所经城邑皆下,逵坚守,援攻之不拔,乃召单于并军急攻之。城将溃,绛父老与援要,不害逵。绛人既溃,援闻逵名,欲使为将,以兵劫之,逵不动。左右引逵使叩头,逵叱之曰:“安有国家长吏为贼叩头!”援怒,将斩之。绛吏民闻将杀逵,皆乘城呼曰:“负要杀我贤君,宁俱死耳!”左右义逵,多为请,遂得免。

(节选自《三国志》)

13.为下面的语句补出省略部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 (贾逵)初为郡吏,守绛邑长。

B. 援闻逵名,欲使(之)为将。

C. 绛吏民闻(之)将杀逵。

D. 左右义逵,多为(之)请。

【解析】“闻”后面没有省略宾语“之”,其宾语就是“将杀逵”这件事。

14.对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贾逵字梁道,河东襄陵人也 也:语气助词,表判断

B.所经城邑皆下 下:被攻下,作动词

C.绛人既溃 溃:使……溃败

D.左右义逵 义:以……为义

【解析】“绛人既溃”的“溃”是“绛人”的行为,溃败的意思。不是使动用法。

【参考译文】

贾逵字梁道,河东襄陵人。起初担任郡中小吏,后来做了绛邑郡守。郭援攻打黄河东岸,所经过的城邑都被攻下, 唯独贾逵坚守, 郭援攻打绛邑却不能攻破,便召见单于联合兵力迅猛攻打它。城池将要溃破,绛邑父老跟郭援提出要求,不要杀害贾逵。绛人溃败后, 郭援听说贾逵的名声,想要让他担任自己的将领,用兵力劫持他,贾逵岿然不动。郭援拉着贾逵让他叩头,贾逵喝叱他说:“哪里有国家官吏给贼人叩头的!”郭援怒起,将要斩了他。绛邑官吏百姓听说将要杀贾逵,都登上城墙大喊道:“你要背叛我们杀了我们的贤君,我们都宁可和他一起死!”郭援手下人也认为贾逵义重, 多次为他请求,于是得以免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6题。

孟尝君将入秦,止者千数而弗听,苏秦欲止之,孟尝曰:“人事者,吾已尽知之矣;吾所未闻者,独鬼事耳。”

苏秦曰:“臣之来也,固不敢言人事也,固且以鬼事见君。”

孟尝君见之。谓孟尝君曰:“今者臣来,过于淄上,有土偶与桃梗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挻①子以为人。至岁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 今秦四塞之国,比若虎口,而君入之,则臣不知君所出矣。”孟尝君乃止。

(《战国策·齐策三》)

【注】①挻(shān):揉捏。

15.下列语句不包含与例句画线部分相同句式的一项是( A )

例: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A.人事者,吾已尽知之矣

B.吾西岸之土也,土则复西岸耳

C.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

D.今秦四塞之国,比若虎口

【解析】例句中“其人勇士”是判断句。A“者”不表判断,表陈述句中的停顿。B “吾西岸之土也”,C“今子,东国之桃梗也”, D“秦四塞之国”都是判断句。

16.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译文:任用我,我就推行自己的主张;不任用我,我就退隐。只有我和你能够做到这样吧!

(2)孟子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公孙衍张仪章》)

译文:(如果)能施展自己的抱负,(就)和天下百姓一起实行自己的抱负;(如果)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就)走自己的路。

【解析】(1)“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是两个紧缩复句,即“用之,(我)则行;舍之,(我)则藏”,主语“我”承前一分句宾语省略。(2)这是两个紧缩复句,省略了关联词语“若……则……”,即“(若)得志,(则)与民由之;(若)不得志,(则)独行其道”。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孟尝君将入秦,止者千数而弗听,苏秦欲止之。

译文:孟尝君将去秦国,劝阻他的数以千计,他却不肯听,苏秦也想来劝阻他。

(2)今者臣来,过于淄上,有土偶与桃梗相与语。

译文:今天我来的时候,从淄水路过,听到泥土人和桃木人互相说话。

(3)子,西岸之土也,挻子以为人。

译文:您本是河西岸的泥土,(人们)揉捏您把您做成人形的。

(4)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

译文:如果下大雨,淄水猛涨,让您直流而下,您将漂流到什么地方去呢?

【解析】 (1)注意“止”是使动用法;(2)“于淄上”介词结构后置,“语”名词作动词用。(3)“子,西岸之土也”是判断句;“挻”,联系前后文推测,应是“揉捏”的意思。(4)“流子而去”中的“流”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何”是宾语前置,“如”作动词,支配有疑问代词充当的宾语。

【参考译文】

孟尝君将去秦国,劝阻他的数以千计,他却不肯听,苏秦也想来劝阻他。孟尝君说:“关于人世间的事情,我已经全知道了;没听到的,只有鬼事罢了。”

苏秦说:“我来这里,本来就不敢谈人事,姑且用一些鬼事来见您。”

孟尝君接见了他。他对孟尝君说:“今天我来的时候,从淄水路过,听到泥土人和桃木人互相说话。桃木人对泥土人说:‘您本是河西岸的泥土,人们把您捏成人形的。如果到了八月份,天降大雨,淄水暴涨,那您就会被冲坏了。’泥土人说:‘不对。我本来就是河西岸的泥土,冲坏了仍旧回到西岸泥土堆里去。而您,本来是东方的桃梗,是人们把您雕刻成人形的,如果下大雨,淄水猛涨,把您直冲而下,您将漂流到什么地方去呢?’现在,秦国四面都是险要关口,就像虎口一样,您到了秦国,那为臣就不知道您逃出的地方了。”孟尝君于是取消了到秦国的打算。

通过阅读“高中文言文学习: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练习题”这篇文章,小编相信大家对高中语文的学习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希望大家学习轻松愉快!

相关推荐:

高中文言文:有效文言文学习方法

高中文言文:古文学习辅导五式

标签:文言文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