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数学学习 > 学习方法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频率与概率

编辑:

2012-08-20

1.活动一:

活动课题

通过摸牌活动,探索出“实验次数很大时,实验的频率渐趋稳定”这一规律.

活动方式

分组实验,全班合作交流.

活动步骤

准备两组相同的牌,

每组两张。两张牌的牌

面数字分别是1和2.

从每组牌中各摸出一张,

称为一次实验.

(1)估计一次实验中。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和可能有哪些值?

(2)以同桌为单位,每人做30次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填写下面的表格:

牌面数字和 2 3 4

频数

频率

(3)根据上表,制作相应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4)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估计哪种情况的频率最大?

(5)计算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和等于3的频率是多少?

(6)六个同学组成一组,分别汇总其中两人、三人、四人、五人、六人的实验数据,相应得到实验60次、90次、120次、150次、180次时两张牌的牌面数字之和等于3的频率,填

写下表.并绘制相应的折线统计图.

实验次数 60 90 120 150 180

两张牌面数字和等于3的频数

两张牌面数字和等于3的频率

(在具体实验活动的展开过程中.要力图体现各个步骤的渐次递进.(1)在一次实验中,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和可能为2,3,4:(2)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如实填写实验数据;(3)制作相应的频数分布直方图,一方面为了复习巩固八年级下册有关频数、频率的知识,同时也便于学生更为直观地获得(4)的结论;(4)一般而言,学生通过实验以及上面(2)(3)的图表容易猜想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和为3的频率最大.理论上.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和为2,3,4的概率依次为 ,应该说,经过30次实验,学生基本能够猜想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和为3的频率最大.当然,这里一定要保证实验的次数,如果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可能会有较大出入;(5)有了(4)中的结沦.自然过渡到研究其频率的大小.当然,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和等于3的频率因各组实验结果而异.正是有了学生结论的差异性,才顺理成章地展开问题(6),汇总组内每人的实验数据;(6)目的在于通过逐步汇总学生的实验数据,得到实验60次、90次、120次、150次、180次时的频率.并绘制相应的折线统计图,从而动态地研究频率随着实验次数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2.议一议

[师]在上面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如果继续增加实验次数呢?与其他小组交流所绘制的图表和发现的结论.

[生]在与各组交流图表的过程中,我发现:在各组的折线统计图中,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频率的“波动”较小了.

[生]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实验结果的差异较小。实验的数据即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和等于3的频率比较稳定.

[生]一个人的实验数据相差可能较大,而多人汇总后的实验数据即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和等于3的频率相差较小.

[师]也就是说,同学们从实验中都能体会到实验次数较大时,实验频率比较稳定.请问同学们估计一下,当实验次数很大时,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和等于3的频率大约是多少?

[生]大约是 .

标签:学习方法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