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政治 > 高一政治试题

高一政治试题 神奇的货币综合检测(附答案)

编辑:

2012-08-14

A.国家印制纸币的能力是一定的

B.纸币只是货币符号,本身不具有它所代表的金属货币的价值

C.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是一定的

D.货币流通速度是经常变化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纸币及其相关知识的理解。A项说法是错误的。C项否认了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会影响货币发行量的变化,但与纸币的实际购买力没有直接关系,与材料不能形成因果关系。因为纸币是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的实际购买力与纸币的发行量有关,故选B项。

答案:B

22.把一把锁锯成两半,虽然劳动时间增加了,可是它只能当废铁低价卖出。这说明(  )

A.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人的看法决定的

B.商品的价值不是由无差别的劳动形成的

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商品的使用价值离不开价值

解析:锁被锯成两半,失去了锁的功能,即使用价值丧失,锁也就失去了价值,只能做废铁的价值出售。A、B两项错误,D项与题意相反。

答案:C

23.价值是(  )

A.凝结在商品中的具体劳动

B.凝结在货币上的具体劳动

C.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D.凝结在产品上的劳动

解析:商品的价值就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注意“商品”和“产品”不一样。

答案:C

24.小王的父母采用银行按揭贷款方式购买售价为30万元的新房,首付现金8万元,然后在15年内付清银行贷款22万元及利息5万元。这里的30万元、8万元、5万元分别体现了货币的________职能。(  )

A.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B.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C.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价值尺度

D.贮藏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解析:新房售价30万元体现了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首付的8万元,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执行的是流通手段职能,因贷款支付的5万元利息体现了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故A项当选。

答案:A

25.对图中石油价格走向理解正确的是(  )

A.A→B阶段,石油严重短缺

B.  B→C阶段,石油的需求没有增加

C.  C→D阶段,石油供不应求

D.  A→B阶段,石油的需求量与石油价格成反比

解析:该图反映的是石油价格与供求的关系。图中,生产石油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因此石油价格的变化反映着供求关系。从AB阶段看,石油价格走高,可推断石油出现短缺,供不应求;从BC阶段看,石油价格保持稳定,可推断石油供求相对平衡;从CD阶段看,石油价格下跌可推断石油供大于求。因此,A、B、C三个选项中,只有A说法是正确的。AB阶段,石油的需求量上升,价格很显然是涨的,因此两者应该成正比,D项也不能成立。

答案: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