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政治 > 高一政治论文

高一年级政治小论文:让文化回归心灵

编辑:sx_wuqb

2013-12-15

高中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把握时间,认真学习,为将来的路奠定基础,精品学习网为学子整理了高一年级政治小论文:让文化回归心灵:

现在的文化似乎很热闹,各路神曲style萦绕身旁,各种名人自传励志宝典横空出世,更有荧幕上的各种媳妇婆婆各种宫斗宅斗……然而,这种浮于表面的热闹,真的是文化的繁华?

对太喧嚣的事物,莎翁曾嘲讽道:“充满声音的狂热,里面空无一物。”这也正是现在的热闹。文艺,应回归心灵,而非囿于表面的繁华。也只有真正的、回归心灵的文艺才能构建起新时期的民族精神之基。

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因而,在今天,我们需明白,让文艺回归心灵,提升国家的软实力,方能实现精神甚至是物质维度的中国梦。

为何文艺会与心灵疏远?

或许,是日益的物质化将文艺推远。

北京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索谦曾说“市场经济的幽灵进入艺术殿堂,众神在迷幻下走下圣坛,加入大众狂欢,规则将按市场法则改变。”诚然,在经济的决定作用下,文化也应其而变。改革开放后,信息的高速化、经济的国际化,使文化越发泛娱乐化,使越来越多的文化人转型为商人,也使得文化市场中正负的碰撞更加激烈。既有如《饥饿游戏》、《13杀人游戏》宣扬暴力血腥的;也有如《郭明义》、《焦裕禄》宣扬乐于奉献的;有如相亲节目低俗“攻略”宣扬拜金庸俗的;亦有如《百家讲坛》、《读书》来传导高雅智慧的。当前,文化的内容形式因多种经济所有制而多元。但是,我们关注的不应只是文化产业GDP的上涨,同样应看到,当文化因市场和传媒成为一种商品时,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率真的文化就愈发远离了心灵,越来越不能传递真善美,无法引起艺术共鸣与深长思索。

同样,文化人守不住“静”,也把文化推远了心灵。

桑塔格曾说:“我写作,不是因为那里有读者,而是因为那里有文学。”真正能走进内心的作品,必然需要在沉静中的酝酿,需要对作品的负责及对艺术的尊重。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幽灵之下,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些。为求名求利,文化人们纷纷投进群众的狂欢中,上节日的上节日,搞宣传的搞宣传,功利的浮躁之下,怎有内心的沉静,所以作品就愈发离开心灵而成了热闹的唱和。更甚者,一些创作者连基本的文字求是之心也丢却了,错字充塞,语病接连,史实真相上移花接木,表现的不再是真实,而是更迎合少数人需求的“假大空”。试问,失去这种“真”、“静”之心,文化创作又何以保存本质,又何能靠近人们的内心世界。

莫言在获奖时曾说:“我的小说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我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立足于写人。我想,正是因为莫言把“写人”作为创作之目的,把走近人们内心视为动力,所以他的作品才能有永久的生命力,触动评委的心,也正是他始终持静,方能致远吧。这又何尝不是娱乐化年代中,一个巨大的启示呢,当娱乐化物质化的年代解构了理想,稀释了精神,人们因屏幕上耳朵旁的事物欢乐却不知为何而乐时。应让文化回归于心灵,让文化的内涵重新真正回归,成为凝聚力量,鼓舞斗志,让人们从迷幻中振作的木铎。

于是,我希望,文化创作之中,能多一些弘扬真善美的正能量,少一些以低俗迎合低俗的负面作品,媒体们能在后限娱令时代,多一些负责与引领,少一些喧哗与误导,作者们能将心静守于文学殿堂之上,而非置于名利场之中。唯有此,中国梦方有了精神上的长明灯。

让文化回归心灵……回归,也是一种抵达。

高一年级政治小论文:让文化回归心灵是不是很有意义呢?各位同学在观看的同时也要注意开拓思维,注重积累,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自己,精品学习网伴你成长!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