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语文 > 高一语文同步练习

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同步练习:诗三首

编辑:sx_gaohm

2016-03-03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同步练习,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基础知识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生几何 几何:怎么样

B.采之欲遗谁 遗:遗留

C.忧伤以终老 终老:度过晚年,甚至去世

D.何以解忧 何以:为什么

C(A项应解释为“多少”,B项应解释为“赠送”,D项应解释为“凭什么”)

2.请默写出《短歌行》中劝说那些有才能的人应赶快“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的诗句。

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现了诗人渴望多纳贤才的博大胸襟。请你也写出几句这样的名言名句。

示例:①山不厌土,故能成其高;海不厌水,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厌士,故天下归心。②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④天空可以包容一切,而人心可以包容天空。⑤世界上最浩翰的是海洋,比海洋更浩翰的是天空,但比天空更为浩翰的是人的心胸。⑥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⑨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李斯《谏逐客书》)

4.曹操在《短歌行》中感叹人生短暂。请你围绕“人生”写几个比喻句,表达出你对人生的看法,只要与“人生”有关即可。

示例:人生就像一条河,经历丰富,才能源远流长;人生就像一座山,经历奇特,才能蔚为大观。

阅读理解与欣赏

(一)归园田居(其一)五首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後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5.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性本爱丘山 性:天性、本性

B、池鱼思故渊 渊:河流

C、暧暧远人村 暧暧:温暖

D、依依墟里烟 墟:废墟

A(B项应解释为“深水”,C项应解释为“昏暗、模糊”,D项应解释为“集市”)

6.文中把“守拙”解释为“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你认为这一解释合乎诗歌的意境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这一解释合乎诗歌的意境。因为“拙”,《辞海》解释“笨拙,与‘巧’相对。这首诗主要表达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和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反对机巧圆滑,反对官场生活中的八面玲珑、尔虞我诈,因此诗句中的“拙”即朴拙,含有原始本真的意思,与官场的虚伪机巧相对,强调自己不会适应官场,怕自己受到官场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失其本心,官场是个是非之地,没有那种当官的本领,很难往上爬,像作者这样一个正直清高的人就会感到精神上很压抑,没有自由,所以诗人“归园田”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表示自己安守本分,向往归真返朴。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7.“尘网”、“羁鸟”、“池鱼”、“樊笼”等词语各比喻什么?作者运用这些比喻,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尘网”、“樊笼”,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比喻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比喻官场生活。用这种比喻,表示诗人已经看透了官场的污秽黑暗,表达了对官场极大嫌弃。“羁鸟”、“池鱼”比喻误入官场的人,是陶渊明自比,意在说明误入官场,深受束缚,迫切要求摆脱束缚,回归农村的心志。这里一方面表现了陶渊明对误入官场的痛心,对黑暗官场的嫌弃,一方面表现了他渴望摆脱官场束缚,回归田园,获得自由的迫切心情。

8.这首诗是怎样描绘农村环境和生活的?试进行简要分析。

先写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在方圆十几亩的宅基上,有八、九间简陋的茅舍,枝高叶蜜的榆树柳树,阴影遮住了房子的后檐;桃红李白的果树,排列在屋子的前边。接着写远景,远处的村庄隐约可见,村落里缭绕着一缕缕轻柔的炊烟。深巷里传来了阵阵的狗叫声,树顶上公鸡正在啼鸣。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从近景转到远景,犹如电影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画面很淡很淡,味道却很浓很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衬托出作者心满意足的欣慰的情绪,

9.有人说陶渊明是一位完全脱离现实的飘然静穆的典型,而鲁迅先生说:“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静穆,所以他伟大。”你赞成哪种说法呢?请说说你的理由。(也可查阅有关资料,写一篇研究心得)

认为陶渊明是一位完全脱离现实的飘然静穆的典型,可从陶渊明真诚率直的本性与他向往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等方面回答。同意鲁迅的观点,可从陶渊明反复多次出仕,而归隐是因为仕途不得意,因为自己的性格与世俗官场生活不适应,不适应仕途中繁缛礼节的限制和尔虞我诈的权势之争,因为自己缺乏应酬官场的气质和情操,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伟大人格和精神气节,而并非浑身静穆,他才如此伟大。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二)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10.月亮、月光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传统意象,这首诗中的皎皎明月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能再举例证明吗?

这首诗中的明月寄托了作者的离愁,是作者思乡之情的具体外化。夜深人静,那千里与共的明月最易勾起羁旅之人的思绪,看到明月就想起了千里之外的家乡和亲人。如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等。

11.全诗除“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外,描写的都是具体的行动,这些行动一个接一个,作者是如何通过动作描写层层深入揭示游子心理的? 请简要分析。

开头四句写游子看月、失眠、揽衣、起床、徘徊等一连串的动作,这些动作描绘了游子思乡而难以入眠的情景。夜深人静,明月引起是忧愁使游子长时间无法入睡,忍受不了辗转反侧的痛苦,游子只得揽衣起床,而起床以后的徘徊表明思乡之愁并未因起床而得到排解,深刻揭示出了他内心的痛苦。结尾四句,写游子的愁思进一步加深,“出户”这一行动表明愁思无法消解,在愁思的煎熬下,游子由室内来到室外,可见愁思之浓之烈。而月下的“独彷徨”更使一阵孤独感袭上心头。“引领”而望,归途遥遥,只带来了更大的失望。游子再也忍受不住情感上的折磨,又回到室内。从“出户”到“入房”,这一出一入,把游子心中翻腾的愁情推到顶点,以至再也禁不住“泪下沾裳衣”了。

(三)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2.阅读曹操的《短歌行》和《龟虽寿》,请简要分析概括曹操对人生的看法。

①人生短暂,华年已逝,要在有生之年建功立业。②在有限的人生中,勃勃雄心不能会消沉,宏伟理想的追求永不能停息。③人总是要死的,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进取。④一个人寿命的长短虽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但也能听凭上天安排。⑤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⑥人生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只要符合诗意即可。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同步练习,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同步练习《离骚》

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课时训练《诗经》两首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