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语文 > 高一语文试题

高一语文必修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编辑:sx_xingt

2013-02-11

【摘要】鉴于大家对高中频道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一语文必修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供大家参考!

 

高一语文必修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一 (共21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摇曳(yè) 矿藏(cáng) 颓圮(pǐ) 迷惘(wǎng)

 

B 炫耀(xuán) 圭皋(gāo) 摭拾(zhé) 磕绊(bàn)

 

C 商榷(què) 不啻(chì) 犄角(jǐ) 戕害(qiāng)

 

D 静谧(mì) 蕞尔(cuò) 泥淖(nào) 饿殍(piǎo)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鹰击长空,鱼翔潜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B 学军校训:立志 求知 进取

 

C 他们深入书的世界,一步一步地去发现这个世界是何等广大辉宏,气象万千!

 

D 我的故乡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思绪的大森林。

 

3.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 一位日本作家也说:“当孩子在你身边的时候,多宠爱他们吧。不要等到你不能宠爱他们时再后悔。”东东,假如人生能重来一次,我真会情愿 你的。

 

② 在学问的海洋中,有无数的蓬莱仙岛, 其中,其乐融融。孩子,扯起你的帆去遨游吧。

 

③ 车去的方向是东南,而落日的方向是西北,我们只是在匆匆的旅行中, 回头关注一下身后的落日景象。

 

A 宠爱 涉足 偶尔 B 溺爱 涉猎 偶尔

 

C 溺爱 涉猎 偶然 D 宠爱 涉足 偶然

 

4.下面句子中加点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最初几天的约会和采访热潮已经过去,任何外来者都会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恐怕连流亡的总统或国王也概莫能外。

 

B 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有的侘傺无聊,铩羽而归。

 

C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这句名言的创作者是楚霸王项羽,但他自己功败垂成,并没有做到。

 

D 我多么的卑微呀!我多么的平庸呀!感谢落日,它让我看见了他们远去的背影,它把世间骇人听闻的一幕展示给我。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为了打破这压抑,放起了《泰坦尼克号》的用萨克斯吹出来的音乐,这音乐更给人带来一种梦幻般的死亡感觉。

 

B 伟大的东西是光辉的,光辉则引起虚荣心,而虚荣心容易给人以鼓舞或者一种我们觉得是鼓舞的东西。

 

C 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高出于众人之上、受到众人钦佩并无可非议的东西。

 

D 我第一次划船在瓦尔登湖上游弋的时候,它的四周完全被浓密而高大的松树和橡树所围着,有些山凹中,葡萄藤爬过了湖边的树,盘成一弯凉亭。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在那种日子里,慵懒是最诱惑人的事情,我就这样偷闲地度过了许多个上午。

 

,我挥霍着它们。

 

① 我是富有的

 

② 因为我拥有阳光照耀的时辰以及夏令的日月

 

③ 我宁愿把一天中最宝贵的光阴这样虚掷

 

④ 虽然与金钱无关

 

A 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③①④② D②①③④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食指、江河、潘洗尘、北岛、顾城、海子等都是当代诗人,《相信未来》《让我们一起奔腾吧》《雨巷》《回答》《远和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分别是他们的代表作品。

 

B 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字退之,谥“文”,又称“韩文公”,有《昌黎先生集》;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有《河东先生集》。

 

C 《获得教养的途径》的作者是赫尔曼·黑塞,他曾经因为小说《彼得·卡门青》等的创作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神的一滴》选自小说《瓦尔登湖》,作者是美国作家梭罗。

 

D 老舍和郁达夫都是中国现代作家。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品有《骆驼祥子》《茶馆》等;郁达夫原名郁文,作品有《沉沦》《屐痕处处》等。

 

二 文言文阅读(共12分)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其隙也(指公务之暇) B梦亦同趣(同“趋”)

 

C 箕踞而遨(两腿前伸,席地而坐) D外与天际(边缘)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①其隙也,则施施而行 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B 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②彼童子之师

 

C ①其高下之势 ②其皆出于此乎

 

D ①洋洋乎与造物者游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10.例句中的加点字是词类活用,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望西山,始指异之

 

A 穷回溪 B 舞幽壑之潜蛟

 

C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开头以“僇人”自称,表明了“戴罪”的身份。称自己是“僇人”,既表现了对贬谪流放的愤慨,又引起下文的“出游”。

 

B从“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等一系列行动来看,作者显得焦躁不安。但西山的卓尔不群,振奋了作者的精神,变从前的漫漫而游为凝神观赏。

 

C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这是对西山宏伟气象的赞美,也寄寓了自己的心志。

 

D本文叙事写景,都饱含着作者的感情色彩,表现了作者寂寞惆怅、孤高傲世的情怀。例如,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正是他孤寂、疏放性格的表现。

 

三 (共7分)

 

12.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13.补写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其中两小题)(4分)

 

(1)恰同学少年, ; ,挥斥方遒。(《沁园春·长沙》)

 

(2)吾尝终日而思矣, ;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

 

而又何羡乎!(《赤壁赋》

 

四 (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8题。

 

走出绿色象牙塔 王力雄

 

①我不想谈那些口头环保派,他们作为“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的利己主义者,言行不一,是另一个问题。我想谈的是,即使人类全都真诚地、言行一致地保护环境,环境问题是否就能够真正地解决?

 

②我以为不能。

 

③现在的环境保护是一种怎样的行为呢?天上落下了酸雨,腐蚀了庄稼和古迹,人们才呼吁治理;臭氧出现了空洞,政府和专家才开始讨论是否停止用氟;森林毁灭了,再动员种树……这样的环境保护是一种跟 同等性质的被动行为,治标而不治本,只是推迟环境危机的到来,而改变不了环境恶化的最终趋势。

 

④这就涉及了在绿色思想中被形象地称为“浅绿”和“深绿”的分野。仅仅停留在环境保护的层面,只能称为“浅绿”。虽然都是绿,“深绿”和“浅绿”却有着本质的不同。“深绿”认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不是环境保护,而在于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

 

⑤概括起来,人类以往——尤其是工业文明以来的——生活方式主要立足于这样的基础上:一是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衡量社会进步之标准的物质主义,由此导致在有限资源中追求无限增长的悖论;一是以感官享乐为人生意义的消费主义,是道德解体、人欲贪婪、争夺与冲突不断升级之社会困境的根源;一是以人类为宇宙中心的科学主义,在“人定胜天”的狂妄中奴役和毁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正是这几种因素互动循环,不断膨胀,才造成当今包括生态和环境问题在内的人类困境。

 

⑥以“深绿”的观点看, 生态问题在相当程度上是人类的心态问题。人类的主流哲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仅靠“环保”是救不了人类的。我对这一点颇有同感。我尤其对当前席卷中国的物质主义大潮感到忧虑。正如生态必须保持多样化才能平衡一样,一个民族的精神也是在长久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精细平衡的结构。如果我们12亿同胞都以美国人的生活水平为目标,据运筹专家计算,需要的资源将是现在的60倍。这块已经喂养了我们五千年的土地,谁会相信还能挤出60倍的乳汁呢?如果资源不能满足人们已被过渡刺激起来的欲望,贪婪将纵使人们相互之间争夺,那时不仅是生态毁坏,连社会也难免遭劫了。

 

⑦绿色哲学所提倡的生活方式是把无限增长变为自我控制,把感官享乐转向审美追求,变征服自然为顺应自然。哲学只能说明世界,方法才能改变世界。“浅绿”之所以能成为广泛的社会运动,相当的成分在于它本身就是一种可操作的方法;而“深绿”,至今为止还只是哲学。

 

⑧不少人做过努力,形形色色的绿色组织或试验基地散见于世界各地,但在人们眼里无非是一群怪人。有人提出“心灵环保”的概念,等待芸芸众生一个个灵魂实现“升华”,即使可能的话,已在困境中徘徊的地球和人类又有没有足够的时间?以往推动人类变革,一向许以更富有的生活为吸引,然而绿色变革却要人们从过度消费回到朴素,安贫乐道,清心寡欲,自我节制,让人们自觉接受这种“牺牲”,期望是否太高?我对此缺乏乐观。

 

⑨当人类终于发现资源是有限的,生态是脆弱的,地球有可能最终被毁时,物欲却已被激发到无限,如同上了毒瘾,欲罢不能。仅靠个人的自觉是难以实现人类社会的转弯的,尤其在如此严峻的形势面前,那转弯必须及早完成,“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只有自上而下的整体控制才有可能把社会从贪婪的疯狂跑道上拉下来。

 

⑩对其他国家,现在提这问题或许还早,有些杞人忧天。但是对中国,这个问题已不能不正视。中国社会以最多的人口,最少的平均资源,现已处于接近资源极限的位置。改革又在此时打国门,把西方物质文明的诱惑炫目地投射进民族心灵的道德荒原。因此,考虑人类社会制度的问题和根本,虽然巨大得与我们个人不成比例,却是我们不能回避,而且是从现在就该开始着手进行的工作。让“深绿”从哲学的象牙塔走进活生生的人类生活。但是不管多么难,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进展,环保就只能停留在“浅绿”层次,“深绿”也只能幽居于人的内心,而我们的目标——挽救地球(更确切地说是挽救我们自己),最终则难以实现。

 

——选自《语文读本》(必修一)

 

14.用类比的方法,在第③段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短语。(2分)

 

15.根据第④段,简要概括“浅绿”和“深绿”在解决环境问题上的分野。(4分)

 

16.文章第⑦段说,绿色哲学提倡的生活方式是自我控制、审美追求和顺应自然。这样的提法分别具体针对什么问题?(4分)

 

17.概述作者呼吁国人走出绿色象牙塔的原因。(6分)

 

18.简要介绍自己的一例“深绿”实践。(4分)

 

五 作文(40分)

 

19.(两题任选一题,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① 学习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手法,以“秋天的声音”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自然或者生命的感悟和思考,抒发你对自然或生命的赞美之情。

 

② 给父/母亲的一封信。(和父母亲就人生、青春等作交流)

 

六 附加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0题。

 

静夜 郭沫若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20 这首诗意境优美,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趣,适合朗读。请就这首诗歌朗读的感情基调、节奏、音强、速度等作简要说明。(6分)

 

21 根据对联的形式特点,试给下面的上联续下联。(4分)

 

上联:春风吹绿千枝柳

 

语文必修(一)期中考试答题卷

 

一 (共21分)(做在答题卡上)

 

二 (共12分)(做在答题卡上)

 

三 (共7分)

 

12.(3分)

 

13.(4分)(先选择小题,再答题)

 

( )

 

( )

 

四 (共20分)

 

14.(2分)

 

15.(4分)

 

16.(4分)

 

17.(6分)

 

18.(4分)

 

五 作文(40分)

 

19. (做在反面稿纸上)

 

六 附加题

 

20.(6分)

 

21.(4分)下联:

 

【总结】2013年已经到来,小编在此特意收集了有关此频道的文章供读者阅读。

 

更多频道:

 

精品学习网高中频道 高中资讯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