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语文 > 高一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庄周买水》同步教案

编辑:qinh

2011-04-22

高一语文教案 《庄周买水》同步教案下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及文体特点,了解文中的典故“庄周梦蝶”“濠梁观鱼”“涸辙之父”及《秋水》等。

2、领悟这片寓言式杂文所蕴含的道理。

能力目标:1、理清文章的思路,复述课文,体会作者巧妙的合理的想象。

2、理解文章的寓意,把握文章形象说理的特点。

德育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感悟雨衣,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健全人格。

教学重点:

体会形象说理的特点,理解课文的寓意,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结尾甘霖欲降,庄周敲桶而歌德深意。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对联:东鲁春风吾与点 南华秋水我知鱼。(幻灯片显示)

这副对联的上联说的是孔子。那么同学们想一想;下联说的是谁?(学生回答)

明确:庄子。

提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明确;南华指《南华经》秋水指庄子的作品,我知鱼指的是濠梁观鱼的故事。庄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之一。他鄙弃功名利禄,安贫乐道。那我们一起认识刘征笔下的庄周。

(幻灯片显示文题)

二、作者介绍

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作者。

(幻灯片显示)

刘征,原名刘国正,1926年生,北京人,诗人,杂文家,语文教育家,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作品集有《刘征文集》、《刘征十年集》。 刘征创作杂文时间虽不长,但却善于推陈出新,独具风格。他尤其擅长创作荒诞古怪奇趣的故事新编体杂文,他认为“杂文应该是老虎与山羊的杂交,要搞一些非驴非马的东西”。因此,在他笔下古人今事掺杂,鬼神禽兽登场,妙趣横生,令人倾倒。杂文佳作有《庄周买水》、《庄周与鲫鱼》、《陶渊明下海》、《刺猬咏叹调》等。

(我们现在就来学习一下他的故事新编式杂文《庄周买水》)

三、概括情节训练

(找一学生概括情节)

教师明确;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学者庄周弃文从商,想养鱼致富,他为了买水不停地奔走于东海若大人、黄河河伯、濠梁吴主任之间,最终花上高于原价几十倍的现款才买到了一纸提货单。在取水的路上,遇见干渴待哺的小鱼,庄周正当忧愤之际,晴天霹雳,一场大雨将至……

四、背景介绍;

那么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庄周为什么会有如此经历?那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办文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教师明确:(幻灯片显示)

时代背景

本文写于1988年.当时,虽然我国的市场改革已经进行多年,但在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下,行政力量仍然在管制的干预市场;或者是某一方面的经济活动已经货币化、商品化了,但没有按照平等竞争的原则处理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在那里,实行的仍然是行政审批的办法.

比如说,由于价格改革长时期采取了渐进过渡的办法,经济在部分价格开放,部分价格仍有行政机关控制的双轨制下运行.在这种情况下,那些能够依靠行政能力取得低价买进或高价卖出的特权的人们,便能大发横财.所以,二重或多重的价格,一方面扰乱了企业之间的平等竞争,一方面则为官商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制造了温床.据当时有的学者统计,在1981年至1988年间,上述差价的总规模已达到占国民生产总值20%至25%的惊人程度.正因为这样,一时间,倒卖“批文”和“额度”成风,“官倒”腐败成为群众议论的热点,也成为社会不安定的一个因素.。

五、具体研习课文

(一)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思考;文章的思路是什么?层次如何划分?)

明确;一、(1):弃文从商,挖塘养鱼。

二(2-16)庄周买水,历经磨难。

三(17)甘霖欲将,敲桶而歌。(幻灯片显示)

(二)庄周经商过程

(找学生复述经商过程,幻灯片显示图表)

学生思考;从它的经商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什么怪现象呢?

(找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第一 水的价钱长了好几十倍。

第二 庄周转了一大圈但谁却在东海,他却筋疲力尽。

那我们用坐标轴来表示一下这个怪现象。

(在黑板上画出坐标轴,让学生理解怪现象)

(三)人物形象分析

庄周在经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所出现人物的性格。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庄周、办事员、女秘书和吴主任的地方。看看他们是什么形象?

教师明确:

庄周:知识分子的典型,在商海里被撞得鼻青脸肿,但很无奈。

办事员;西装笔挺,但办事不笔挺

女秘书;长发披肩,洋腔洋调,办起事来也雾山云海,让人摸不着头脑

吴主任:笑容满面,腔调圆滑,商海里的老油条,精于算计的政府官员

同学们,从这些人物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本文描写人物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细节生动,白描手法的运用。

六、探讨本文的艺术特色

请同学们结合前面介绍的时代背景和刚刚的分析想意向本文的寓意是什么?(大屏幕显示时代背景,让学生讨论思考)

教师明确:

《庄周买水》故事新编,旧瓶新装,活用典故,赋予新意:庄周买水,七弯八拐,价格一涨再涨,水还在原地,价格却涨了几十倍。

文章揭示经济大潮冲击下的社会乱涨价、乱收费及以权谋私、哄抬物价、凭空暴富的丑恶现象,表达了作者对老百姓处境艰难的忧虑及对革除弊端的希望和信念。

这就是本文的第一个艺术特色:针贬现实,立意深刻。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本文的最后一段是否可以删去,它用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教师明确:

本文结尾写甘霖欲降和庄周敲桶而歌《秋水》,使文章的主题不至于讽刺不正之风这个大家习见得较浅的层次,而掘到广大老百姓的艰难、忧虑和期望,以及他们对甘霖就望不来的强烈不安和知其必来的坚定信念。表现了作者对理性的热切呼唤,更加深化了主题。

提问;从文中找出有关庄子的故事,并说说它在文中的含义?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

1、庄周化蝶

找一学生讲故事,然后说明它得意思及在文中的含义。

明确;寓意 比喻人生变幻无常。

文中寓意:刻画庄周耽于幻想的浪漫性格,以突出庄周受商品大潮冲击,在现实生活中碰壁。

2、濠梁观鱼

找一学生讲故事,然后说明它得意思及在文中的含义。

寓意:比喻别有会心,自得其乐的境界。

课文用以表现庄周的理想志趣,引庄周买水的故事并以濠梁观鱼之乐与涸辙之鲋的痛苦形成强烈对比

3、涸辙之鲋

讲故事给学生听,让学生思考它的寓意是什么?用在文中有什么寓意?

明确:

寓意:讽刺脱离实际的举动和假装慷慨大方的伪君子,揭示一个浅显的道理——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诚心诚意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决不能只说大话,开空头支票。

文中寓意:文中的小鱼是东海波臣,就连东海波臣都因缺水而濒临死亡,这是官员下海,文人下海造成的严重恶果。而小鱼的呼救恰是老百姓对社会风气好转的期盼和渴望。“涸辙之鲋”用在这儿显然比喻那些处境艰难,充满忧郁和抱着期望的老百姓。

4、秋水时至

教师总结:这是本文的另一个艺术特色,化用典故,寓庄于谐。

七、课堂小结

文章巧用庄周买水的故事揭示了社会转型初期在经济大潮的猛烈冲击下,人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发生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批判了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思想倾向。

八、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

2、仿照《庄周买水》,以历史上某一文化名人为主人公进行故事新编,来讽刺当今社会的一些不良现象。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