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历史 > 高一历史试题

精编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编辑:

2016-05-30

23.“奇唱歌来怪唱歌,养个肥猪千斤还要多。脑壳谷箩大,宰了一个当三个。三尺锅子煮不下,六尺锅子煮半个。”这首歌谣体现哪个时期的特色

A.大跃进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2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其主要原因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人民公社

C.成立经济特区 D.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25.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1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3分,共50分。

26.(11分)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由于英国煤的蕴藏量非常丰富,建立工厂十分方便。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英国经济“跨进了一个新时代”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跨进新时代”所具备的条件。(5分)

(2)“跨进了新时代”的英国,向世界展示了它的荣耀与自豪。1851年,第一届万国博览会在英国伦敦的“水晶宫”举行。下列展品中你认为可能出现在本届博览会上的

有 。(2分,填写序号即可)

(3)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也不例外。下列表格左侧是史实陈述,请你依据史实写出你认为合理的推论填写在右侧表格内。(4分)

史 实 推 论

工业革命的推进,……英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8世纪的70%下降到1841年的20%。 ①

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②

27.(12分)2011年2月3日,某校高一同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缅怀老舍,以史论文”活动,以纪念老舍先生诞辰112年。下面是活动中同学们对老舍经典话剧《茶馆》提出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面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出现的民间办厂热潮,他也跃跃欲试,他的理想是要建“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后来,他不惜变卖家产,创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举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但20年代初他的企业迅速衰落了。

(1)你认为秦二爷会投资哪些行业?如果排除家乡因素,秦二爷最可能在哪些地区投资办厂?为什么?(7分)

(2)简要分析1916年前后为什么秦二爷的企业最为红火?(3分)

(3)正如老舍所说 :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请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秦二爷的理想迅速破灭的原因。(2分)

28.(14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农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落日余晖】

材料一 美国经济学家帕金斯认为:“14世纪到19世纪的中国,人口和粮食产量估计增加近五倍。所增加的产量中,只有近一半是由扩大耕种面积得到的,另外一半则是因为主要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翻了一番”。

——《从世界看我国传统农业的历史成就》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4世纪到清代前期促使中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的因素有哪些?粮食产量的增加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5分)

【陷入深渊】

材料二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侵略和日益苛重的封建剥削使农村经济江河日下。耕地很少增加,农具鲜有改进,许多地方水利失修。同时,帝国主义的洋枪大炮又使海禁洞开,从而促进了蚕桑、茶叶、棉花、烟草以至花生、大豆等经济作物的商品性生产;农村中带资本主义因素的经济成分也有进一步的增长。但由于帝国主义国家继续维护中国的封建统治,农村中的资本主义经济终于未能得到发展。

——《明清时期的农业》

(2)依据材料概括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农村经济呈现出哪些特点?(3分)

【曲折发展】

材料三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统计数字

小岗村 人口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收入

1976年 110多人 35000斤 230斤 32元

1979年 115人 132300斤 800斤 200多元

(3)材料三反映小岗村什么变化?请简析其原因。(4分)

【书写新篇】

材料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发展农业,小平同志提出了“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的重要思想。靠政策一个方面“就是在生产关系上不能采取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看哪种形式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用哪种形式。”再一个方面就是切实保障农民利益。靠科学就是大力推广农业科技,鼓励农民进行科学种田。

(4)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我们党和国家在发展农业中是如何践行“一靠政策,二靠科学”重要思想的?(2分)

29.(13分)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曾经说:“只有对经济体制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中外历史上的许多事例,都验证了林毅夫教授的这句话。

材料一 “在战争刚刚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苏联的故事》

材料二 斯大林时代是一个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实现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基本转变的飞跃前进的时代——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大国,它的大量人口从农村流到了城市,一个制度化的由中央全面控制的社会主义体制形成了……苏联经济也一直以比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

——布热津斯基《大失败》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解读】图一:粮票(1955年起发行至1993年停止流通),昭示那个时期的经济体制特色,颇具史料价值。图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1983年7月8日由深圳市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发行,它打破了“股票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的旧观念。此后,上市公司在中国纷纷涌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俄国实行的哪一经济政策?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3分)

(2)材料二中的“社会主义体制”是指什么?它对苏联产生了什么影响? (4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图一到图二反映出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所体现的中国经济体制调整与二战后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调整的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

(4)以上经济体制调整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分)

大家阅读了上文提供的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定要对易错题及时做好笔记,祝大家考试顺利。

相关推荐:

人教版高一下册历史第八单元测试题(必修一)

人教版高一下册历史第八单元测试题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