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历史 > 高一历史试题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卷及答案2016年

编辑:sx_gaohm

2016-04-25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下来的、对自己国家的一种深厚感情。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一历史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希望你喜欢。

第Ⅰ卷 客观卷(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2. 黄梅戏《天仙配》戏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所反映的典型的经济形态是:

A.商品经济     B.市场经济     C.计划经济    D.自然经济

3. 导致上题中这种经济形态开始解体的主要原因是:

A.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分离     B.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逐步提高     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4.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历史悠久,素称发达。下列手工业的经营形态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技艺最高水平的是:

A.民间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

5. 在徽州地区的读书人家很常见一副对联:“读好书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这种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清代

6. 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7. 明清海禁政策的主要危害包括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③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④造成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 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

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9. 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在此过程中,英国先后战胜了:

A.西班牙、荷兰、葡萄牙     B.荷兰、法国、葡萄牙

C.葡萄牙、法国、西班牙     D.西班牙、荷兰、法国

10.“三角贸易”的航程是:

A.非洲→亚洲→美洲→欧洲    B.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C.亚洲→美洲→非洲→欧洲    D.欧洲→美洲→非洲→欧洲

11.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12.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战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13.设想你是19世纪60年代投资企业家,从投资小、见效快的角度考虑,最好投资于:

A.重工业     B.轻工业    C.农业    D.军事工业

14.一位英国人说过,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因而“机器不宜进中国”,这段话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英纺织品贸易矛盾        B.中英机器进口矛盾

C.中英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D.中英贸易入超激化矛盾

15.表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事件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16.为克服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党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是:

A.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B.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C.进行“大跃进”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7.“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18. 1975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迅速回升的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进行全面整顿

B.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C.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着手调整国民经济

D.停止了“左”倾错误

19.我国农业总产值1979~1984年增长455.40%,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亿吨增加到1984年的4.07亿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      B.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改革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实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黄金周”假日是人们休闲放松的一种方式,也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它透出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A.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旅游业、餐饮业的快速发展

C.假日经济是一种新经济             D.是几千年来家庭生活的重大变革

22.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

C.巩固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23.下面是湖北天门县一农民家1974年.1980年贴的两幅春联:1974年: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出现这种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人民公社制的推行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4.经过对外开放,成为现代化的新兴都市,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是

A.汕头    B.厦门    C.深圳     D.珠海

25.我国逐渐形成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是: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

D.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第II卷 主观卷(共50分)

二、非选择题:

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66年方举赞投资200元,在上海虹口创办了发昌机器厂。建厂时只有一座打铁炉,四五个人,专为美商的“老船坞”加工、制造船舶批零配件。三年以后,它开始用车床生产,由一个手工锻炼作坊转化为近代企业。

材料二:  甲午中日战争前30年,民族资本的总额只有680万元,而甲午中日战争后3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表现为商办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而且还表现出由沿海向内地的扩展。

材料三:  张謇是江苏南通人,晚清状元。他不热心官场,而是以极大的爱国热忱倡导“实业救国”,并创办实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其中三分之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的。

材料四:  1937年,宋子文趁人之危,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强行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当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

——以上材料均出自人教版教材必修二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什么年代?(2分)最初主

要分布在什么地方?(2分)除发昌机器厂外,请再列举一个标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

生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2分)

(2)  据材料二指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2分)

(3) 材料三中张謇的大生纱厂获得很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造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发展的因素有

哪些?(6分)

27.(18分)1500年后,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世界联系不断加强,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阅读以下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图

材料二: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打着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材料三:    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西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传播到英格兰到整个欧洲大陆,19实际传播到北美地区。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30年,英国 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子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点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19世纪90年代起,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不断涌现出来。人类交通工具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主要得益于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请回答:

(1) 读图7,指出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4分)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4分)

(3)  根据材料三,说说两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哪些新兴工业部门?请各举两例。(4分)

(4)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6分)

28、(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下半期英国纺织领域的主要发明

年份 内容 国别 发明人

1765 珍妮纺纱机 英国 哈格里夫斯

1769 水力纺纱机 英国 阿克莱特

1779 骡机 英国 克隆普顿

1785 水力织布机 英国 卡特莱特

材料二:  1700年,英国人均收入大约只有8—9英镑,1750年前后,增长到12—13英镑,19世纪初,在这个数字的基础上又增长80%;到1860年再增加一倍,1900年几乎又增加了一倍。

材料三:   1801年,在英国就业人口中,从事农业的占36%,从事工业的占30%,从事服务业的占34%。到1851年变为从事农业的占21%,从事工业的占43%,从事服务业的占36%。

请回答:

(1) 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4分)

(2) 依据上述材料,说明这一事件对英国社会和经济领域产生的重大影响。(12分)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