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一 > 高一地理 > 高一地理暑假作业

最新高一地理暑假作业练习题

编辑:sx_zhangjh

2014-08-08

最新高一地理暑假作业练习题

以下是精品学习网小编精心为大家分享的高一地理暑假作业练习题,欢迎大家参考学习。并祝各位同学在暑假中过的快乐!!!。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要求。(每小题1分,多选、错选、漏选,该小题均不得分)。

表1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转变的四个阶段,阅读表1,完成1~4题。

表1

阶段 出生率(%) 死亡率(%)

a 3.8 2.4

b 1.3 1.0

c 3.8 3.2

d 2.9 1.7

1. 按照人口自然增长阶段的变化规律,该国人口发展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 abcd B. cadb C. cdab D. acdb

2. 该国数据显示,最初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开始于

A. 出生率下降 B. 出生率上升 C. 死亡率下降 D. 死亡率上升

3. b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B. 人们受教育水平较低

C. 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D. 人们的生育意愿较高

4. 与当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趋势相符的是

A. a B. b C. c D. d

5. 人口增长模式的原始型和传统型增长模式的共同点是

A. 高自然增长率 B. 低死亡率 C. 高出生率 D. 低出生率

6. 决定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是人口的

①生育率 ②迁移 ③死亡率 ④自然增长率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读图1“2001~2050年世界人口迁移趋势(万人/年)图”,完成7~9题。

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墨西哥的年人口迁出最多 B. 中国的年人口迁出最多

C. 德国的年人口迁入最多 D. 加拿大的年人口迁入最多

8. 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 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 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 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 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9. 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条件的差异 B. 教育水平的差异

C. 宗教信仰的差异 D. 经济发展的差异

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为8~9亿、最大人口容量约16亿。完成10、11题。

10. 据计算,某地某时期四类资源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表示该地环境承载力的是

A. 10000 B. 8000 C. 4500~6000 D. 4500

11. 中国目前的人口数量为a、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为b、中国的环境承载力为c,正确表示三者关系的是

A. a

读图2,完成12、13题。

12. 与人口的合理容量呈正相关的有

①地区开放程度 ②资源数量 ③科技发展水平 ④文化消费水平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3. 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A. 科技发展水平 B. 人口的文化水平

C. 资源状况 D. 人口生活消费水平

读图3,完成14~18题。

14. 图中所示该城市盛行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15. 图中地价最高的是

A. M区 B. H区 C. S区 D. 风景区

16. 图中H为

A. 旅游休闲区 B. 行政区 C. 住宅区 D. 商业区

17. 图中a地与b地相比,a地

A. 地价高于b地 B. 地价低于b地

C. 环境质量好于b地 D. 通达达性好于b地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城市最严重的大气环境问题是臭氧层空洞

B. 从环保角度考虑,石化工业宜布局在H区

C. 铁路穿越城区,方便市民出行

D. ab间地价最高的是长江沿岸的商业区

读图4“长春市及其周围城市分布示意图”,完成19、20题。

19. 图示地区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

A. 2级 B. 3级 C. 4级 D. 5级

20. 城市

A. 等级越低,数量越少

B. 等级越高,相距越近

C. 长春市和松原市服务范围不可能重叠

D. 吉林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多于农安县

图5为某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完成21~23题。

21. 与1970年相比,1990年该城市中心商务区的人口

A. 白天密度减少 B. 白天逐渐增多

C. 夜晚密度增加 D. 夜晚总量没变

22. 该图反映了

A. 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 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C. 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D. 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23. 发生图示变化的原因是城市

A. 交通条件改善 B. 生态环境优化

C. 流动人口增多 D. 服务等级提高

图6为“北京市不同地域总人口分布示意图”,图7为“北京市不同地域总人口密度示意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 图中所示中心区、近郊区和远郊区的

A. 总人口均在增加 B. 人口密度都增大

C. 总人口增长率相同 D. 人口密度变率不同

25. 关于北京市中心区的叙述最合理是

A. 人口最少,住房条件最好

B. 地价提升,商业、服务功能愈加突出

C. 人口减少,标志着北京市进入逆城市化

D. 交通拥挤,基础设施老化,导致人口减少

26. 当前世界城市化的特点主要是

①城市化的进程加快 ②发达国家城市化加快 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放缓

④中小城市发展迅速 ⑤出现了巨大城市带 ⑥特大城市发展迅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④⑤⑥ D. ①⑤⑥

27. 平遥古城与纽约的城市建筑风格迥异,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域文化不同 B. 地形类型不同 C. 气候类型不同 D. 建筑材料不同

28. 农民在不同年份扩大或缩小大蒜的种植面积。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 市场 B. 政策 C. 交通 D. 技术

小麦是我国北方平原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近些年来我国小麦的种植高度已扩展到海拔4000米高原地区。回答29、30题。

29. 小麦种植范围扩大的原因是

A. 改良耕作制度 B. 提高收购价格 C. 科学培育良种 D. 改造自然条件

30. 从小麦分布范围的扩大可看出

A. 自然条件的改变是导致农业区位因素变化的主要因素

B. 农业区位发生变化的因素是单一的

C. 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是在变化的

D. 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迁移的结果

读表2“两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回答31~33题。

表2

地区 种植业比重 畜牧业比重 商品率 投入劳动力数量

① 45% 55% 90% 少

② 8% 92% 89% 少

31. 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大牧场放牧业 B. 商品谷物农业 C. 季风水田业 D. 混合农业

32. 提高②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A. 提高机械化水平 B. 充分利用水资源

C. 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 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33. ①、②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点是

A. 面向市场 B. 人均生产率低

C. 人工草场面积大 D. 种植业为畜牧业服务

读图8,完成34、35题。

34. 河流

A. 甲段以沉积作用为主 B. 甲段多冲积扇

C. 乙段以侵蚀作用为

主 D. 乙段地势较平缓

35. 在甲处优先考虑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A. 种植业 B. 林果业 C. 渔业 D. 牧业

表3为世界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每炼1吨钢所需的原料、燃料的变化资料。读图9及表3,完成36~38题。

表3

年份 1800年 1900年 1985年

煤(吨) 4 2 0.75

铁矿石(吨) 2 1.8 1.3

36. 19世纪初,某钢铁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在图9中选址建厂应在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7. 20世纪80年代以来,某钢铁企业考虑经济效益,在图9中选址建厂应在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8. 表3反映的是

A. 市场需求的变化 B. 政策的变化

C. 劳动力素质提高 D. 科技进步

通过小编为大家分享的高一地理暑假作业练习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