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三 > 高三政治 > 高三政治试题

2016届高三上册政治专题测试试卷(带答案)

编辑:

2015-10-11

17.“法律白条”出现的原因,首先是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盛行。个别地方党政领导以言代法、以权压法、越权干预司法工作的情况时有发生。上述行为  (    )

A.是对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干涉

B.表明人民法院行使职权受到行政机关制约

C.体现了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D.虽然损害了国家利益,但有利于当地经济的长远发展

18.目前,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荷兰、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均已制定和颁布了土壤环境保护的专门法律或法规。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土壤环境保护的专门法律或法规。有一些专家学者建议,应该大力加强土壤环境保护立法工作,尽快起草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环境保护法》。这一事实说明   (    )

A.国家立法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以人民利益为依据。

B.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C.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D.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19.公民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就要遵守法律,依照规则和程序办事。这说明 (    )

A.公民应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B.履行义务必须先实现权利

C.监督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D.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20.某国由三个政党组成联盟共同执政,后来其中一个党撤回了对其联盟的支持,使执政党变成了议会中的少数党。总理被迫向国家元首提出辞呈,由此可断定该国的政体和政党制度属于      (    )

A.民主共和制和多党制        B.议会制共和制和多党制

C.议会制和多党制            D.议会制君主制和两党制

2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政体。它最直接反映中国的性质,体现中国各族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其优势和功能,这是因为  (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其他国家机构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上海世博会开幕式震撼了中国,也震惊了世界。开幕式的广大中国演员和观众展示出了良好的文明风貌,这体现了公民    (    )

A.行使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B.当家作主的权力

C.履行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D.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职能

23.2010年,W市政府倾力打造“百姓公交”,体现公交优先和惠民、便民的原则,凸显轨道交通的公益性定位。对此,下列观点评价准确的是  (    )

①努力完善公共服务  ②扩大政府服务对象

③维护人民民主权利  ④扩大政府管理范围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②③④

24.目前,全国各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有党外人士50余万人,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党外干部有3.2万人,各省、市、自治区政府基本上都有民主党派或无党派人士担任副省级职务。广大党外干部和我们党的干部亲密团结、真诚合作,依法管理国家事务。这体现了 (    )

①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④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5.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采取调整房贷政策、对投机炒房所得收入征税等措施,使房价增幅继续回落,让利于民。这主要体现了政府力求实现  (    )

A.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 B.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统一

C.公民权利与公民义务的统一 D.中央与地方国家权力的统

第Ⅱ卷(50分)

二、非选择题

26.(12分)

材料一:在以往重人治轻法治,权大于法的年代,官用不着高民,是因为所有的“官”都有权,权比法大,官可以直接以权治民。如果公民违法违令,只需动用强制机器就可以了,何苦“官告民”?“民告官”一直作为弱势群体维权的象征而被广泛关注,而“官告民”却往往被当作天方夜谭,因为政府似乎不需要通过诉讼途径,仅运用行政强制就可以达到目的。

材料二: 2010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决定从今年5月22日开始到今年底,在全国各级法院集中开展解决行政案件申诉上访专项治理活动。这项活动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是:在各地党委政法委的统一领导下,与有关部门通力合作,通过案件评查和纠错改偏及完善终结制度,及时有效地排查化解矛盾,力争使现有行政申诉上访案件基本得到解决,在较短时间内有较为明显的下降。

(1)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有什么变化?(4分)

(2)从政治学角度谈谈对材料二的认识。(8分)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