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三 > 高三语文 > 高三语文试题

2017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

编辑:sx_haody

2016-12-29

期末考试是为了检验一个学期的学习成果,下面小编带来了2017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供练习!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怀党”;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也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于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甚至有人说,拔掉网线,关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事实上,翻阅近几个世纪的文化史,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海德格尔以哲人姿态发问:技术化的时代文明千篇一律,是否还有精神家园?美国学者罗斯扎克更是一针见血:相比在黄昏时分去附近的咖啡馆,网络真的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吗?哲人的忧思,倒是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历史的惯例: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看看我们的互联网,微博是近6亿网友鼎力支撑的舆论广场,微信是无数中产白领激情互动的文化领地。在抱怨新技术让信息碎片化、文化浅表化的同时,谁愿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智识、人文的情怀,主动涵养席卷天下的网络文化?文化之河能否源远流长,乃是取决于“最低水位”,谁来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正如学者所说,当代中国正在“共时性”地经历着传统、现代与后现代。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反映在文化领域,将使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注定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对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主流文化的建设者固然不必过分沉溺文化乡愁、伤感于“吾道衰也”,也不能闭关自守、以和大众文化划清界限来标榜自我,而是更应该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士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一代代士人无不“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理应是当代文化人的历史使命。

古人云,“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技术条件如何升级,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不会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摘自2014年01月06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要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使文化之河源远流长,就应该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知识和人文的情怀,去主动涵养网络文化。

B.“士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与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为时代文化加厚土层理应成为当代文人的历史使命。

C.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文化共存的现象,为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主流文化建设者应为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

D.如果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没有改变,就能以比以往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去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使一部分人对此十分痛心,这些人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

B.当今社会,读书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了,但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以至于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

C.任何一次新的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这是近几个世纪以来文化史上所特有的现象。

D.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需要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信息时代,他们既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时尚的制造者。

B.海德格尔、罗斯扎克等人的忧思从另一个角度表明:拥有了文化话语权,无论是草根还是精英,都能更早地接受新事物、拥抱新的文化场。

C.既不必过分沉溺于文化乡愁,也不能闭关自守,这是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到来时主流文化建设者应有的态度。

D.在文化领域,因受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影响,人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

二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综,字居正,河中虞乡人。雍熙二年举进士第,解褐邛州军事推官,迁大理评事。代还,对便殿①,因言:“蜀地富庶,安宁已久,益州长吏,望慎择其人。”上嘉之,改太子中允。未几,李顺果为乱,复召见,面赐绯鱼② 。寻为三门发运司水陆转运使。连丁家难,起知建安军。先是,天长军及扬州六合县民输赋非便,综奏请降天长军为县,隶扬州,以六合县隶建安军,自是民力均济。时淮南转运使王嗣宗兼发运事,规画多迂滞。综因上言请复置都大发运司,专干其职。至道三年,迁太常丞,职事修举,多称荐之者。夏人扰西边,环庆大屯士马。诏徙综为陕西转运副使。时梁鼎议禁解盐③,官自货鬻。上乃命综置盐事。综条上利害,力言非便,卒罢其事。时灵州孤危,献言者或请弃之。综上言曰:“国家财力雄富,士卒精锐,而未能剪除凶孽者,诚以赏罚未行,而所任非其材故也。今或轻从群议,欲弃灵川,是中贼之奸计矣。且灵州民淳土沃,为西陲巨屏,所宜固守。”六年,迁起居舍人,再为河北转运使。时两河用兵,边事烦急,转漕之任,尤所倚办。综继领其职,号为详练。至是眷瞩甚厚,警急之际,辄资其奏处。契丹请和,乃遣近臣谕以擢用之意。景德三年,召拜户部员外郎。综言:“御史员数至少,每奉朝请,劾制狱,多以他官承之,甚紊彝制。望诏两制以上各举材堪御史者充,三院共置十员。若出使按狱,所经州郡,官吏能否,生民利病,刑狱枉滥,悉得察举。”四年,西幸,道出河阳境上。时节度王显被疾还京,以综权知孟州事。未几召还,复出知并州。以政绩闻,州民乞留,优诏嘉奖。归朝知审官院改吏部郎中综强敏有吏材所至抑挫豪右振举文法时称干治然尚气好胜,不为物论所许。

(选自《宋史•刘综传》,有删改)

注:①便殿:古时皇帝休息宴饮的宫殿。②绯鱼:旧时朝官的服饰。③解盐:山西解池出产的盐。

4.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归朝知/审官院改吏部郎中/综强敏有吏/材所至/抑挫豪右/振举文法/时称干治/

B.归朝知/审官院改吏部郎中/综强敏有吏材/所至抑挫/豪右振举/文法时称干治/

C.归朝/知审官院/改吏部郎中/综强敏有吏材/所至抑挫豪右/振举文法/时称干治/

D.归朝/知审官院/改吏部郎中/综强敏有吏材/所至抑挫/豪右振举/文法时称干治/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解褐”说的是脱去粗布衣服,指初入仕为官。

B.“代还”指朝廷出任外官者被调回朝廷任职。

C.“领”在汉代以后指地位较高的官员同时掌管、兼理较低的职务。.

D.“户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土地户口、财政赋税、屯田水利等事宜。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刘综见解深刻,敢于发表个人意见。他预见到蜀地将会大乱,进谏皇上要慎重用人;灵州处境孤危时,有人建议放弃灵州,他认为灵州是重要屏障,应该固守。

B.刘综执政为民,一心为百姓着想。天长军及扬州六合县的百姓交纳赋税不方便,他奏请皇上改变了这一现状;有人建议禁止民间私自买卖食盐,他表示反对。

C.刘综能力突出,深受大家称赞。担任太常丞时,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得到多人称赞举荐;担任河北转运使时,处理繁杂而紧急的事务,被称为周到熟习。

D.刘综忠于国家,积极建言献策。他建议恢复设置都大发运司,专门掌管运输职事;针对御史人员过少,遇事需借用其他部门官员的情况,他建议增加御史人员。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上乃命综置盐事。综条上利害,力言非便,卒罢其事。

(2)时节度王显被疾还京,以综权知孟州事。未几召还,复出知并州。

(二)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8-9题

送人游岭南

戴叔伦

少别华阳万里游,近南风景不曾秋。

红芳绿笋是行路,纵有啼猿听却幽。

赠黄鲁直 ①

徐积

不见故人弥有情,一见故人心眼明。

忘却问君船住处,夜来清梦绕西城。

注:黄庭坚,字鲁直。

8.徐诗结尾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做简要分析。(5分)

9两首诗都写到别情,但有所不同,请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面对永无穷尽的浩瀚长江,苏轼在《赤壁赋》 中用               ,              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               ,             ”来表现琵琶女内心的怨愤,即使在演奏间歇仍能使读者感受至深。

(3)屈原在《离骚》中用“               ,             ”表达了只要自己的本心确实是美好的,就不要在乎别人是不是了解自己。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