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三 > 高三数学 > 高三数学教案

高三数学教案:平面向量

编辑:sx_xingt

2013-04-03

【摘要】欢迎来到精品学习网高三数学教案栏目,教案逻辑思路清晰,符合认识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因此小编在此为您编辑了此文:“ 高三数学教案:平面向量”希望能为您的提供到帮助。

本文题目: 高三数学教案:平面向量

【知识网络】

【学法点拨】

向量是沟通代数与几何的重要工具,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以及其他相关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习和理解向量有关知识时,建议:

1. 注意比较与分析.向量的有关概念与我们学习过的有关知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平行、相等、乘积等等.留心比较分析,可防止学习过的有关知识对现学知识的负面影响.

2. 能画图时尽可能多画草图.数离形时少直观,形离数时欠入微.向量具有数与形的双重特征,加减法以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为背景,平行、垂直都对应着一个方程,数形结合考察问题,常常事半功倍.

3. 学会联想与化归.向量知识是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抽象出来的,求解向量综合题,常需要适当联想,并将应用问题数学化,复杂问题熟悉化、简单化.

【考点指津】

1. 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了解共线向量、相等向量等

概念.

2.掌握向量的加法与减法,会正确运用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

3掌握向量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并会用它们进行向量化简与计算.

4.理解向量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向量的加法运算.

【知识在线】

1.(2a+8b)-(4a-2b)=

2.在△ABC中,BC→ =a, CA→ =b,则AB→ =

3.设a表示向东3km,b表示向北偏东30º走3km,则a+b表示的意义为

4.画出不共线的任意三个向量,作图验证a-b-c=a-(b+c).

5.向量a、b满足|a|=8,|b|=10,求|a+b|的最大值、最小值.

【讲练平台】

例1 化简以下各式:①AB→ +BC→ +CA→ ;②AB→ -AC→ +BD→ -CD→ ;③OA→ -OD→ +AD→ ;④NQ→ +QP→ +MN→ -MP→ .结果为0的个数为             (   )

A.1   B.2   C.3   D.4

分析 题设条件中多处涉及首尾相接的两个向量求和以及同起点的两个向量相减,对此,我们可以运用向量加减的定义进行合并,当最终形式出现两相反向量之和或相等向量之差时,结果为0.

答 D.

点评 本题巩固了向量加减的定义及向量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等基础知识.求解时需将杂乱的向量运算式有序化处理,必要时也可化减为加,减低出错律.注意:AB→ = -BA→ , +CB→ =AB→ .

变题 作图验证 A1A2→ +A2A3→ +A3A4→ +…+An-1An→ =A1An→ (n≥2,n∈N).

例2 如图,在ΔABC中,D、E为边AB的两个三等分点,CA→ =3a,CB→ =2b,求CD→ ,CE→ .

分析 本题中的已知向量都集中体现在三角形中.为此,可充分利用向量加减法的三角形法则实施求解.如已知CA→ 、CB→ 可求AB→ ,根据AD→ 、AE→ 、AB→ 均为共线向量,故又可求得AD→ 、DE→ 、.由CA→ 、AD→ 又可求CD→ ,由DE→ 、CD→ 又可求CE→ .

解 AB→ =AC→ +CB→ = -3a+2b,

因D、E为AB→ 的两个三等分点,

故AD→ = AB→ =-a+ b =DE→ ,

CD→ =CA→ +AD→ =3a-a+ b =2a+ b,

CE→ =CD→ +DE→ =2a+ b-a+ b=a+ b.

点评 三角形中两边对应向量已知,可求第三边所对应的向量.值得注意的是,向量的方向不能搞错.

当向量运算转化成基底向量的代数式运算时,其运算过程可仿照多项式的加减运算进行.

例3 已知A、B、C、P为平面内四点,求证:A、B、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的充要条件是存在一对实数m、n,使PC→ =mPA→ +nPB→ ,且m+n=1.

分析 A、B、C 三点共线的一个充要条件是存在 实数λ,使得AC→ =λAB→ .很显然,题设条件中向量表达式并未涉及AC→ 、AB→ ,对此,我们不妨利用 PC→ =PA→ +AC→ 来转化,以便进一步分析求证.

证明 充分性,由PC→ =mPA→ +nPB→ , m+n=1, 得

PA→ +AC→ =mPA→ +n(PA→ +AB→ )

=(m+n)PA→ +nAB→ =PA→ +nAB→ ,

∴AC→ =nAB→ .

∴A、B、C三点共线.

必要性:由A、B、C 三点共线知,存在常数λ,使得AC→ =λAB→ ,

即 AP→ +PC→ =λ(AP→ +PB→ ).

PC→ =(λ-1)AP→ +λPB→ =(1-λ)PA→ +λPB→ ,

m=1-λ,n=λ,m+n=1,

PC→ =mPA→ +nPB→ .

点评 逆向应用向量加法运算法则,使得本题的这种证法比其他证法更简便,值得一提的是,一个向量拆成两个向量的和,一定要强化目标意识.

变题 在ΔABC 所在平面上有一点P ,满足PA→ +PB→ +PC→ =AB→ ,试确定点 P的位置.

答:P在 AC边上,且 P为 AC的一个三等分点(距 A点较近)

例4 (1)若点 O是三角形ABC的重心,求证:OA→ +OB→ +OC→ =0;(2)若 O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求证:OA→ +OB→ +OC→ +OD→ =0;(3)若O 为正五边形ABCDE 的中心,求证:OA→ +OB→ +OC→ +OD→ +OE→ =0.

若 O为正n边形A1A2A3…A n的中心,OA1→ +OA2→ +OA3→ +…+OAn→ =0 还成立吗?说明理由.

分析 本题四问构成一个题链,条件相似,结论相似,求证方法可望相似.

正三角形、正方形性质特殊,我们十分熟悉,求证方法多,不容易发现那一种方更有利于推广,我们选定正五边形来研究.

看着结论,联想一个相似的并且已经解决的问题,本课例1的变题A1A2→ +A2A3→ +A3A4→ +…+An-1An→ +AnA1→ =0 ,这里的向量首尾相接,我们能不能将OA→ 、OB→ 、OC→ 、OD→ 、OE→ 也转化成首尾相接的形式呢?运用向量相等的定义试试看.

解 证(3)以 A为起点作AB′→ =OB→ ,以 B′为起点作B′C′→ =OC→ ,以C′为起点作C′D′→ =OD→ ,以D′为起点作D′E′→ =OE→ .

∵∠AOB=72º,

∴∠OAB′=108º.

同理∠AB′C′=∠B′C′D′=∠C′D′E′=108º,故∠D′E′A=108º.

|OA→ |=|AB′→ |=∣B′C′→ |=|C′D′→ |=|D′E′→ |,

故 E′与 O重合,OAB′C′D′为正五边形.

OA→ +OB→ +OC→ +OD→ +OE→ =OA→ +AB′→ +B′C′→ +C′D′→ +D′E′→ =0.

正三角形,正方形、正n边形可类似获证.

点评 本题不仅揭示了正多边形的一类共同性质,而且巩固了“以退为进”的数学思想.面对一般的问题,我们经常先考虑其特殊的情况;面对陌生的问题,经常去联想熟悉的模型.注意退是为了进,退到特殊简单情形后,要在求解中悟出一般的规律.如退到正方形情况,发现OA→ +OB→ 与OC→ +OD→ 正好互为相反向量,结论成立.这一方法却不具一般性.

【知能集成】

1. 基础知识:向量加减的代数形式运算与几何形式运算.

2. 基本技能:向量运算中的合二为一与拆一为二.

3. 基本思想:向量表达式运算与几何式运算的相互结合思想,联想熟悉的类似的模型,化归转化思想.

【训练反馈】

1.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

A.∣a-b∣≤∣a∣+∣b∣ B. a+b∣>∣a∣+∣b∣

C.∣a+b∣>∣a-b∣ D.∣ a-b∣=∣a∣-∣b∣

2.下面式子中不能化简成AD→ 的是 ( )

A.OC→ -OA→ +C D→ B.PB→ -DA→ -BP→

C.AB→ -DC→ +BC→ D.(AD→ -BM→ )+(BC→ -MC→ )

3.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AB→ =a,BC→ =b,AC→ =c,则a+b+c、a-b+c、-a-b+ c 的摸分别等于 .

4.设a、b 为已知向量,若3x+4y=a,2x-3y=b , 则 x= .

y= .

5. 已知 e1、e2 不共线,AB→ =2e1+ke2,CB→ =e1+3e2,C D→ =2e1-e2,且A、B、D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求实数k .

6.在正六边形ABCDEF中,O 为中心,若OA→ =a,OE→ =b,用a、b 表示向量OB→ ,OC→ ,OD→ ,结果分别为 ( )

A.-b,-b-a,-a B. b,-a,b-a

C.-b,a,a-b D.-b,-a,a+b

7. 试用向量方法证明: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8.已知P为△ABO 所在平面内的一点,满足OP→ = ,则P在 ( )

A.∠AOB的平分线所在直线上 B. 线段AB的中垂线上

C. AB边所在的直线上 D. AB边的中线上.

9.设O是平面正多边形A1A2A3…A n 的中心,P

为任意点,求证:

PA1→ +PA2→ +PA3→ +…+PAn→ =nPO→ .

10.如图设O为△ABC内一点,PQ∥BC,且PQ→ ∶

BC→ =2∶3, OA→ =a,OB→ =b,OC→ =c,

则 OP→ ,OQ→ .

11.P为△ABC所在平面内一点,PA→ +PB→ +PC→ =0 ,则P为△ABC的 ( )

A.重心 B.垂心 C. 内心 D.外心

12.在四边形ABCD中,E为AD的中点,F为BC的中点.求证:EF→ = (AB→

+DC→ ).

第30课 向量的坐标运算

【考点指津】

1. 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法,知道平面向量和一对有序实数一一对应.

2. 掌握平面向量的和、差、实数与向量积的坐标运算,能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解题.

3. 掌握平面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的坐标表示,并利用它解决向量平行(共线)的有关问题,弄清向量平行和直线平行的区别.

【知识在线】

1. 若向量a的起点坐标为 (-2,1),终点坐标为(2,-1),则向量a的坐标为

2.若O为坐标原点,向量a=(-3,4),则与a共线的单位向量为

3.已知a=(-1,2),b=(1,-2),则a+b与a-b的坐标分别为 ( )

A.(0,0),(-2,4) B.(0,0),(2,-4)

C.(-2,4),(2,-4) D.(1,-1),(-3,3)

4.若向量a=(x-2,3),与向量b=(1,y+2)相等,则 ( )

A. x=I,y=3, B. x=3,y=1

C. x=1,y=-5 D. x=5,y=-1

5.已知A(0,0),B(3,1),C(4,3),D(1,2),M、N分别为DC、AB的中点.

(1) 求证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2) 试判断AM→ 、CN→ 是否共线?为什么?

【讲练平台】

例1 已知a=(1,2),b=(-3,2),当k为何值时,ka+b与a-3b平行?

分析 已知a、b的坐标,可求a-3b的坐标,ka+b的坐标也可用含k的表达式表示.运用两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x1y2-x2y1=0可求k值.

解 由已知a=(1,2),b=(-3,2), 得

a-3b=(10,-4), ka+b=(k-3,2k+2).

因(ka+b)∥(a-3b),

故10(2k+2)+4(k-3)=0.

得k=- .

点评 坐标形式给出的两个向量,其横坐标之和即为和向量的横坐标;其纵坐标之和即为和向量的纵坐标.实数与向量的积其横、纵坐标分别等于实数与该向量的横、纵坐标的积.

向量的平行用坐标形式表达即为一个方程.

例2 已知向量a=( , ),b=(-1,2),c=(2,-4).求向量d,使2a,-b+ c及4(c-a)与d四个向量适当平移后,能形成一个顺次首尾相接的封闭向量链.

分析 四个向量适当平移后,形成一个顺次首尾相接的封闭向量链,说明这四个向量之和为0.即四个向量的纵横坐标之和均为0.据此列出关于向量d(x,y)的方程组,不难求得x、y.

简解 设向量d的坐标为(x,y),由2a+(-b+ c)+4(c-a)+d=0,

可解得d=(-9,23).

点评 数学语言常有多种表达方式,学会转化与变通是求解的关键.本题以几何特征语言形式出现,最终落足点要变式成方程的语言来求解,这一思想方法在求解向量问题时经常用到.

例3 已知平面上三点P(2,1),Q(3,-1),R(-1,3).若点S与这三点可以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求S的坐标.

分析 平行四边形对边对应向量相等或相反,由此可求得S点的坐标.但由于题设四点构成四边形的四个顶点,那一组边是对边不明显,需要分类讨论.

简解 设S的坐标为(x,y).

(1)当PQ→ 与RS→ 是一组对边时,

若PQ→ =RS→ ,则(3,-1)-(2,1)=(x+1,y-3),

即 (1,-2)=(x+1,y-3),得S点坐标为(0,1).

若PQ→ =SR→ ,则S点坐标为(-2,5).

(2)当PR→ 与SQ→ 是一组对边时,

若PR→ =SQ→ ,则S点的坐标为(6,-3).

若PR→ =QS→ ,则S点的坐标为(0,1).

(3)当PS→ 与RQ→ 是一组对边时,

若PS→ =RQ→ ,则S点的坐标为(6,-3).

若PS→ =QR→ ,则S点的坐标为(-2,5).

综上所述,S点坐标可以为(0,1),(6,-3),(-2,5).

点评 本题求解需运用分类讨论思想.上述解法思路自然、条理清晰,但很显然不是最简方案,如何数形结合,避免重复劳动,读者不妨思考.

例4 向量PA→ =(k,12),PB→ =(4,5),PC→ =(10,k),当k为何值时,A、B、C三点共线.

分析 三点共线问题前一课已涉及,A、B、C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是AB→ =λBC→ ,本题所不同的是向量用坐标形式给出,对此,我们可以将坐标代入运算.

解 AB→ =PB→ -PA→ =(4-k,-7),BC→ = PC→ -PB→ =(6,k-5).

当A、B、C三点共线时,存在实数λ,使得AB→ =λBC→ ,将坐标代入,得

4-k=6λ,且 -7=λ(k-5),

故(4-k)(k-5)=-42.

解得k=11,或k=-2.

点评 向量的几何运算与向量的坐标运算,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求解(证)同一个问题.只不过两套工具各有适用范围,即便两套工具都适用,也可能繁简不一,应用时要注意前瞻性选择.

变题 求证:互不重合的三点A(x1,y1),B(x2,y2),C(x3,y3)共线的充要条件是(x2-x1)(y3-y1)=(x3-x1)(y2-y1).

证明 必要性(略).

充分性 若(x2-x1)(y3-y1)=(x3-x1)(y2-y1),由A、B、C互不重合,得(x2-x1)、(y3-y1)、(x3-x1)、(y2-y1)中至少有一个不为零,不妨设x3-x1≠0.令x2-x1=λ(x3-x1),若λ=0,则x2-x1=0,此时y2≠y1(否则A、B重合).而已知等式不成立,故λ≠0.于是(x3-x1)(y2-y1)=λ(x3-x1)(y3-y1).

因x3-x1≠0 ,故 (y2-y1)=λ(y3-y1).

于是(x2-x1,y2-y1)=λ(x3-x1,y3-y1),即 AB→ =λAC→ ,且AC→ ≠0 .

又因AB→ 与AC→ 有相同起点,所以A、B、C三点共线.

【知能集成】

基础知识:坐标形式的向量的加减运算,实数与向量坐标的积.

基本技能: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及向量相等的充要条件用坐标形式描述和应用.

基本思想:将向量等式转化成方程的思想;对几何图形的分类讨论思想.

【训练反馈】

1.若a=(2,3),b=(4,y-1),且a∥b,则y= ( )

A.6 B.5 C.7 D. 8

2.已知点B的坐标为(m,n),AB→ 的坐标为(i,j),则点A的坐标为 ( )

A.(m-i,n-j) B.(i-m,j-n)

C.(m+i,n+j) D.(m+n,i+j)

3.若A(-1,-1),B(1,3),C(x,5)三点共线,则x= .

4.已知a=(5,4),b=(3,2),则与2a-3b平行的单位向量为

5.有下列说法

① 已知向量PA→ =(x,y),则A点坐标为(x,y);

② 位置不同的向量,其坐标有可能相同;

③ 已知i=(1,0),j=(0,1),a=(3,4),a=3i-4j ;

④ 设a=(m,n),b=(p,q),则a=b的充要条件为m=p,且n=q.

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下列各向量组中,不能作为表示平面内所有向量的基底的一组是 ( )

A.a=(-1,2),b=(0,5) B.a=(1,2),b=(2,1)

C.a=(2,-1)b=(3,4) D.a=(-2,1),b=(4,-2)

7.设a=(-1,2),b=(-1,1),c=(3,-2),用a、b作基底,可将向量c表示为c=pa+qb,则 ( )

A.p=4, q=1 B.p=1, q=-4 C.p=0 , q=4 D.p=1, q=4

8.设i=(1,0),j=(0,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 =4i+2j,BD→ =2i+6j,则AB→ 的坐标为 .

9.已知3sinβ=sin(2α+β),α≠kπ+ ,β≠kπ,k∈z,a=(2,tan(α+β)),b=(1,tanα),求证:a∥b.

10.已知A(4,0),B(4,4),C(2,6),求AC与OB的交点P的坐标(x,y).

11.已知点O(0,0),A(1,2),B(4,5),且OP→ =OA→ +tAB→ .

(1) 当t变化时,点P是否在一条定直线上运动?

(2) 当t取何值时,点P在y轴上?

(3) OABP能否成为平行四边形?若能求出相应的t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