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历史 > 高三历史试题

高三历史历年第一学期期中卷(带答案)

编辑:sx_gaohm

2016-10-21

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历史学是人类文明的轨迹。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三历史历年第一学期期中卷,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梁启超在谈到太平天国时说:“洪秀全之失败,原因很多,最重大的是他那种‘四不像的天主教’做招牌,因为这是和国民心理最相反的”。他认为太平天国

A.拜上帝教与传统思想相对立                  B.阻碍了近代民主化的进程

C.混淆西方文明与宗教的界限                    D.信仰危机无法支撑其政权

2.陈独秀在《资产阶级的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中指出:“……辛亥革命本身的性质,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而非民族革命。”对“非民族革命”正确理解是

A.没有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                    B.反封建的不彻底性

C.革命纲领带有排满特征                      D.领导阶级的软弱性

3.《蒋总统集》记载“国民党党员成分中,70%以上是工农,20%以上是小资产阶级。”这一状况可能出现的年份是

A.1921年       B.1925年          C.1939年          D.1948年

4.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下列表述跟这首歌密切关联的是

A.中日民族矛盾开始成为主要矛盾             B.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狂妄计划

C.抗战后中国取得的首次大捷                 D.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大规模战役

5.某文件明确规定:“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份文件应该是

A.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B.《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曾经遭受过,而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当时的讲话强调

A.高瞻远瞩、求同存异                        B. 反殖反霸,互相支持

C.理解尊重、消除分歧                       D.和平共处、避免猜疑

7.右图是北京王府井大街“四联”理发馆的场景图。图中对联是“剪刀不留情专截牛仔裤,推子要革命去你阿飞头。横批:兴无灭资”。这说明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存在障碍

B.阶级斗争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

C.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D.“文革”期间仍存在个体私营

8.1930至1936年我国共入超32亿海关两,占近代入超总值45%,造成这一时期入超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抗战时期需大量进口军事物资                B.长期内战生活资料依赖进口

C.经济危机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                D.国民经济建设引进机器设备

9. 洋务运动的产生是为了“继续镇压中国各族人民的武装起义,是用外国资本主义的技术巩固封 建统治”;官僚地主开办的工厂是“资本主义国家军需工业的附庸,充分表现了半殖民地的性质”。这 一观点表明作者

A.站在文明演进的角度                 B.站在近代化的角度

C.站在地主阶级的角度                 D.站在革命者的角度

10.下图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C到D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C.国民经济的调整                          D.“文化大革命”的开展

11.中共“八大”报告指出,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国家统一市场的领导下,将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对所有商品,将实行按质分等论价办法,不仅不会破坏国家的统一市场,相反地,将会对国家的统一市场起有益的补充作用。由此可见,这个报告

A.有效纠正了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B.全面总结一五计划的建设经验

C.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D.针对苏联经济模式的有效反思

12. “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机,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就是愚昧的。”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该是

A.鸦片战争中的新思想代表                  B.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

C.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          D.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知识分子代表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