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历史 > 高三历史试题

2013年高三历史5月考前适应性试题

编辑:

2013-10-17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梁启超认为新史学的地位与特点是什么?有何社会价值?(4分)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材料二中史学研究发生的变化。(3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延安和重庆得到发展的原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史学发展与时代变迁关系是什么?(2分)

24.【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

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社会发展需要改革,改革艰难前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而历史上惊人相似的际遇,往往酿造出天壤之别的结局。秦孝公时,国家贫弱,守旧势力强大,东方六国又交相侵伐,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面貌为之一新,并最终统一了天下;晚清时节,人民起义此伏彼起,政府财政困难,列强又虎视眈眈,但戊戌变法的结果,却最终葬送了大清帝国……

材料二 秦国很小,传统的惰性力量较弱,来自旧贵族的阻力并不十分强大,拥有军政大权的秦孝公、商鞅锐意改革,把所有的变法措施都贯彻到底,对反对变法的人严惩不贷,即使是太子的老师公孙贾、公子虔,商鞅也敢于黥之、劓之。

材料三 在一个积重难返、气数已尽而又十分守旧的王朝末年,任何旨在挽救民族危亡的改革都不可能成功,顶多只是某种回光返照。更何况,维新人士不仅自身的权力很小,而且依靠的“圣主”光绪帝又完全被慈禧太后所操纵……

材料四 艰难时势下的历史跃进,一方面必须唤醒人类的精英挺身而出,指点江山,另一方面又似乎必然使这些具有超前意识的智者蒙受种种磨难,甚至惨遭杀害。

——以上均摘自蒙礼云《关于戊戌维新和商鞅变法的思考——纪念戊戌变法100周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两次变法“惊人相似的际遇”。列举相关史实予以说明。(6分)

(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导致两次变法“天壤之别的结局”的原因。(2分)

(3)以两次改革为例,谈谈你对材料四现象的理解。(2分)

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杰出人物推动历史发展,但又跳不出特定时代的制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没有一个宽松、平和与自由的社会环境,经济就不可能继续发展,于是克服专制王权就成为那些具有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因素的民族国家所面临的最大任务。英国内战就是为了克服专制王权,然而暴力革命的结果是消除了国王,却产生了另一种专制形式,即克伦威尔的个人独裁。

——刘成《英国兴衰千年回溯》

材料二 拿破仑这些实在的成就使他受到普遍地欢迎。渴望复辟旧制度或认为拿破仑背叛了革命的政敌是存在的,但是,大多数人都因为他结束骚乱和建立起了一个可信任的、强有力的政府而欢呼。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克伦威尔是怎样“克服专制王权”,“又建立另一种专制形式”。(4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在内政方面“受到普遍欢迎”的措施。(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如何理解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经常出现“另一种形式”的个人独裁统治的历史现象。(2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B C D D C C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B A B C D C A D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