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三 > 高三历史 > 高三历史教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民革命运动教案

编辑:

2012-08-08

1.时间、地点:1924年5月,广州东南黄埔岛上。

2.人事:校长;党代表;政治部主任。

3.特点: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同等重要;国共两党合作的产物。

4.意义: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

五.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一)冯玉祥北京政变

1、背景:

(1)外有列强掠夺,内有军阀混战;(2)直奉军阀由勾结到战争;(3)冯吴矛盾激化。

2.概况:

秘密回京,囚禁曹锟;迫使曹锟,令吴免职;

脱离直系,部队改名;请孙北上,又请段张。

3.性质:

是一次有进步意义的武装政变,不是革命。

(二)孙中山北上

1.北上宣言和国民会议运动:重在反帝反封

2.孙中山逝世:1925年3月12日,北京

(三)五卅运动

1.导火线:五卅惨案(帝国主义残酷镇压罢工工人)。

2.性质: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潮。

3.领导组织:中共领导下成立的上海工商学联合会。

4.各阶级表现:

大资产阶级首先退出;民族资产阶级被迫退出;工人阶级孤军奋战。

5.省港大罢工--影响最大、时间最长(1925年6月至1926年10月)。

6.意义:反帝爱国高潮,对帝对封打击,北伐群众基础。

(四)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1.两次东征:对象-陈炯明叛军;力量-黄埔学生军为主力,省港工人和东江农民。

2.统一广东、广西。

3.广州国民政府成立   1925年7月1日  汪精卫任主席  第一次东征后

4.意义:为国民革命军北伐奠定了政权基础。

归纳:孙中山的历史贡献

1.领导辛亥革命:成立同盟会;领导镇南关起义和广州黄花岗起义;成立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

2.维护民主共和: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

3.实现国共合作:提出新三民主义;创办黄埔军校;发表北上宣言;掀起国民会议运动。

六.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