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政治 > 高二政治试题

下册高二政治期中试卷及答案

编辑:

2016-04-28

16. 南北朝诗人王籍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宋代王安石则有“一鸟不鸣山更幽。”的名句。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王安石(   )

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B.只见统一,不见对立

C.只见相互依存,不见相互转化   D.只见相互转化,不见相互依存

17. 下列选项中,符合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的有(   )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避之   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④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①③④

18. 古有一父,为解决家中鼠患,买了一只猫。猫抓老鼠的同时,却也偷吃鸡,其子甚怨。父道上:“宁无鸡也不能无猫,因无鸡不会挨冻受饿,而无猫,则会挨冻受饿。”遂其子不再怨。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   )

A.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9. 以下观点对辩证的否定理解正确的为(   )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②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③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④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20.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   )

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   ②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③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

④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美国科研人员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只青蛙放到沸水中,青蛙触电般立即窜逃出去;又将青蛙放入凉水中,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温度变化,去没有立即跳出去而逐渐丧失逃生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青蛙效应”。回答21.~22题。

21.“青蛙效应”说明的关于事物发展状态的哲理是

①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引起质变的量变 ②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

③事物的质变就发生在无形的量变之中  ④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人可以避免“青蛙效应”在于能居安思危,并因“思所以危”而“安”,其哲学道理是

①认识“危”的条件、根源和前景是实现“安”的必要前提

②认识“危”的必然性,则可以安之若素、泰然处之

③认识“安”与“危”的依存、贯通关系,顺应和迎接安危转化的趋势

④认识“安”与“危”的包含、转化关系,努力实现转危为安和趋安避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3. 十七大报告提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切实把它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价值观影响人们实践活动的指向  ②理性认识必然推动实践的发展

③要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   ④科学理论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躬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无关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人的意识与自然环境无关   D.自然环境决定人的意识

25. 漫画《趁年轻……》深刻揭示了(   )

A.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的制约

B.思想观念不同,人们努力的方向、行为方式也就不同

C.立场不同,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各不相同

D.人们的主观认识必须与客观事实相符合

26.该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A.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需要选择自己的行为

B.要抓住时机,努力实现人生理想

C.要树立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正确价值观

D.要以自身利益为标准来衡量人生价值

27.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吴如,20多年义务为矿上回收浮煤,累计价值达六七百万元,应得奖励20多万元,却一分不要。他对自己很“抠”,一辆骑了17年的自行车仍在“服役”,家中只有一个亲戚赠送的旧彩电,却每年都资助困难工友和贫困学生……。吴如的事迹表明(   )

A.价值观对人生选择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B.人生价值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得以实现和证明

C.正确的价值选择只能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

D.先进人物必须牺牲个人利益,维护和实现集体、他人利益

28.下列古训名言与漫画(图11)启示的人生哲理相一致的是

A.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B.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C.善者不辩,辩者不善。(《道德经》)

D.博学而无穷,笃行而不倦。(《札记》)

29.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联合发布的"2008年度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综合类)”有:北京奥运、金融危机、志愿者、汶川大地震、神七、改革开放30周年、三聚氰胺、降息、扩大内需、粮食安全。这些词语在2008年的流行表明

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③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导向作用④人们的价值选择应以价值判断为前提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30.据报道,美国加州大学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能控制光线运行方向的材料,这项重大突破使长期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隐形衣”梦想有可能变为现实。这启示我们

①意识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目能正确预测未来

②利学创造往往需要科学幻想的激发和推动

③科学幻想向现实的转化离不开科学实验

④发挥意识活动的创造性就能将科学幻想变为现实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40分)

31.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组织数百位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测、调查、实验和分析探讨,先后发布了四个“气候评估报告”。1990年报告称“近百年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为活动,或二者共同影响的结果”;1995年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和气候系统的影响已经可以“被检测出来”;2001年报告认为,“新的更强证据表明,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气候变暖可能归因于人类活动”;2007年报告强调,“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并将这种可能性从2001年的约66%提升到90%以上。

材料二

虽然中国的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相当于美国的14%,世界平均水平的65%,但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和中国国内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能源紧张情况,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胡锦涛主席在APEC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中国将全力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并提出了坚持合作应对、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公约主导地位、坚持科技创新等四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建议。

结合“气候评估报告”关于地球变暖原因的描述,说明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特点。(12分)

32.材料一:2009年11月2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会议提出了到202O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并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措施。会议认为,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和长远发展。

材料二:广东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及节能降耗成效显著。究其原因是:政府认真落实国家环保政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关停并转了一批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加大节能治污力度:绝大多数企业以绿色环保理念为指导,努力发展低碳经济,开发低碳技术、产,群众节能意识不断增强,积极参加节能活动。

结合材料,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我国是怎样加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的?

(12分)

33.材料一: 2008年9月15日,伴随着华尔街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次贷危机引发了美国的金融危机,而且由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美国次贷危机又引发了全球性、系统性的金融危机。

材料二:为了防范美国次贷危机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2008年9月15日到11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罕见地先后四次下调利率,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二率”,意味着货币政策在实际操作上已告别从紧,政策重点开始转向“保增长”。

材料 三: 10月24日,来自中国、韩国、日本和东盟的首脑在北京商定,最迟到明年6月推出总额800亿美元的联合基金,来避免东亚地区陷入金融危机。世行专家表示,共同基金可望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维护东亚地区金融和经济稳定,从而为解决全球金融危机带来曙光。

⑴ 上述三段材料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9分)

⑵ 请运用有关矛盾的观点,分析我国货币政策调整的必然性。(7分)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