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语文 > 高二语文知识点

语文高二必修3第四单元知识点:宇宙的边疆

编辑:sx_gaohm

2015-12-06

高中语文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精品小编准备了语文高二必修3第四单元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作者简介

卡尔·萨根,美国科学家,科普作家。1934年11月9日生于纽约,长期任康内尔大学天文学与空间科学教授和行星研究室主任。他深深介入美国的太空探测计划,并在行星物理学领域取得许多重要成果。第2709号小行星以其姓氏被命名为“萨根”。他在科普方面的成就更为引人注目:20世纪80年代他主持拍摄的13集电视片《宇宙》,被译成10多种语言在60多个国家上映;此外他还写了数十部科普读物。1994年,他被授予第一届阿西莫夫科普奖。1996年12月23日,卡尔·萨根安葬于康内尔大学的所在地纽约州的伊萨卡。“解题

作者用准确严密的语言带领我们作了一次星际旅行,向我们讲述了有关宇宙的知识,并号召人类用不断探索的勇气去探索我们还知之甚少的宇宙。

背景介绍

课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它有明确的主题指向和说明重点,重在知识和情理的扩展。

文体特点

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如课文解说的对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紧扣宇宙的组成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

2、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如课文中对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绍(知识扩展),将宇宙比做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像(情理扩展)。

3、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课文从宇宙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虽然每个部分紧密相联,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

说明顺序

解说词具有一定的视觉性,随着摄影镜头由大尺度空间到小尺度空间,缓缓推进。课文已经脱离了电视视觉画面(还能感觉到电视画面对文字的影响,如“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等介绍性词语),独立成篇,从说明顺序上看,采取的是空间顺序:

宇宙(1-6自然段)→星系(星系群、子星系)(7-11自然段) →恒星(12-14自然段)→太阳系(15-16自然段)→行星(17-18自然段)

这样的说明顺序,好处在于:

(1)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们跳出宇宙之外,将它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解说,这样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介绍。

(2)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这样顺序清楚,层次分明,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

(3)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人类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由宇宙再反观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达到某种契合。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语文高二必修3第四单元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相关推荐:

高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游褒禅山记

高中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伶官传序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