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语文 > 高二语文知识点

14年最新语文高二必修知识点:书愤赏析

编辑:sx_yangk

2014-09-17

高中是高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家一定要把握好高中,多做题,多练习,为高考奋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14年最新语文高二必修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书愤》作于宋孝淳熙十三年春,这时陆游退居山阴家中。以六十二岁。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以六年,挂着空衔在故乡居住。他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因而悲愤异常,这一首是他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

首联上句“早岁那知世事艰”是作者现在的概叹。小小年纪,便有满腔的爱国热情。但哪里又会懂得世事的艰辛呢?是啊,正如“少年不知愁滋味”“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廷。这是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的。“中原北望气如山”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心中的愤郁积如山。一个“气”字足以看出诗人的悲愤。小小年纪便有抗金报负,可是朝廷正豺狼当道。看着自己的国土被金兵践踏,老百姓被金兵所害。怎么不会“气如山”呢?可这如山的愤怒又向何处发泄,诗人只能“书愤”。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想当年,宋军击退金兵,收复失地的那两次胜仗。诗人仍记忆犹新。诗人用“楼船夜雪”“铁马秋风”形象地概括这气壮山河的两次胜利斗争。可以看出作这是多么地渴望投身到这样的战斗中去。同时也表明宋国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

前两联作者回忆过去,抒写他的抗金报负。早岁的豪情形成全诗气韵雄厚的基调。

从回忆到现实,回应首句诗意转为悲凉。“塞上长城空自许”“塞上长城”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即意为守边的战士,能保卫国家安全的人。一个“空”字体现出了诗人对壮志未酬的感慨,南宋有如陆游这种壮志的人甚多,却只能“空自许”可见当时的南宋统治是多么的腐败。这怎能不让诗人“气如山”而“书愤”呢?这里“空自许”与“世事艰”照应正是对投降派的愤怒。“镜中衰鬓已先斑”岁月蹉跎,诗人对镜自照,才发现头发已经发白了。诗人的头发为什么会发白呢?不错,诗人是老了,可更多的是诗人为国担忧啊!南宋有如此要精忠报国的“勇士”却落个壮志未酬,诗人头发怎么不会白呢?

精品学习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14年最新语文高二必修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