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语文 > 高二语文暑假作业

高二语文暑假作业(含解析)

编辑:sx_gaohm

2016-10-21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二语文暑假作业,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网生代”电影更应承担起社会责任

赵凤兰

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初VCD、DVD、电视的异军突起,是信息时代传统影业所遭遇的第一次冲击的话,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则是浴火重生后电影产业面临的第二次颠覆性的机遇与挑战。当下,随着微电影、众筹电影、弹幕电影、粉丝经济、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介概念不断涌现,互联网思维影响下的“网生代”电影崛起,其所带来的影响不仅针对电影业本身,也波及电影理论和电影教育领域。

“网生代”泛指年轻活跃的网络用户群,他们多半在数字化、网络化娱乐中成长起来。随着“网生代”为主体的电影创作者和观众逐渐成长为市场主体,传统电影与网络文学、网络视频、电子商务、电子游戏、演出等其他文化消费领域不断融合,使其在内容、传播、评论、产业等各方面发生重大变革,改写着电影产业的基因和格局。电影观念也“改弦更张”,想继续依靠单一封闭的模式闯市场已经“吃不开”了,必须融入“互联网思维”,将“网上联动”“线上选座购票”“众筹”等互联网手段渗透到投资、制作、发行的各个环节,使“线上影响”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线下价值”。在这种背景下,诸如《小时代》《后会无期》《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等“网生代”电影应运而生,与传统电影相比,呈现出生产网络化、营销社交化和传播多屏化等新特点。

“网生代”电影的出现给电影产业带来爆发性增量,使电影作为产业的商业属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凸显。但因为过于强调观众的市场主体地位,一些影片出现过于迎合观众、依赖互联网等问题。当前不少票房过亿的影片常常营销大于制作,主题先行,以网络营销为手段,抢占舆论高地,“逆袭”生产终端,最大化地掠夺注意力经济。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本身的艺术质量乏善可陈,却借助对其主题曲《小苹果》的网络营销,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轻松获得超过两亿元人民币的票房。《小时代》系列以在创意、营销上精准定位粉丝口味为荣,却对业界围绕影片宣扬奢华物质的价值观念而产生的争议置若罔闻。……这些电影颠覆了传统电影产业的生产、创意、营销、发行、衍生产品及服务链运营模式,甚至打碎了故事的叙述性,割裂了剧情的连贯性,更妄言对现实的思考和人性的挖掘。这种创作思路实质上是一种竭泽而渔的短视行为,不仅有损观众对影片的品质预期,更透支了公众对中国电影业的信赖,成为当前“网生代”电影引来观众集体“吐槽”的重要原因。

表面上,移动互联网时代似乎改变的只是电影的发行渠道和放映终端。但从“网生代”电影品质令人担忧的现象来看,“互联网思维”已经影响到产业链上游,不少电影的内容和品质被网络市场主导和钳制。互联网为影像传播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但也为“网生代”电影创造了野蛮生长的契机,衍生出一些伦理虚无、美学粗鄙、急功近利的作品,给人们的审美价值取向造成混乱。因此,理性利用互联网乃是当务之急。电影提供的是软件,互联网提供的是硬件和渠道。电影的品质,尤其是电影的创作思想,以及产业背后的人文精神不能随技术的发展和媒介形式的更替而颠覆。

国产电影的观众群体正朝二三线城市蔓延,且越来越年轻化,依赖网络生存的小镇青年将成为决定电影市场权利的主要支配者。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亟须一批有性灵的高品质文化产品填充和引领,这是网络时代背景下国产电影肩负的新使命,也是“网生代”电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就如文艺不能沦为市场的奴隶一样,“网生代”电影不能沦为互联网的奴隶。无论传播介质和渠道资源如何变更,电影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核心内容不会改变。种种花样翻新的宣传策略和信息技术都是配角,唯有电影的内容品牌建设是主角。(《光明日报》2015年01月26日)

1.下列有关“网生代”电影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网生代”电影是互联网思维影响下的产物,其崛起不但影响电影业本身,对电影理论和电影教育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B.“网生代”电影多半在字数化、网络化娱乐中成长起来,他们是年轻活跃的网络用户群。

C.“网生代”电影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较之传统电影,它有生产网络化、营销社交化和传播多屏化等特点。

D.“网生代”电影虽然存在着迎合观众、依赖互联网等问题,但它的出现依然给电影产业带来爆发性增量。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不管是VCD、DVD、电视的异军突起,还是移动互联网,都对电影产业产生了颠覆性的机遇和挑战。

B.在电影观念“改弦更张”的大背景下,《小时代》《后会无期》《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等“网生代”电影应运而生。

C.当前不少“网生代”影片,采取营销大于制作的策略,虽轻松取得过亿票房,但艺术质量却乏善可陈,缺少智慧。

D.互联网既可以为影像传播发展提供有效途径,又往往为“网生代”电影创造了野蛮生长的契机,影响了人们的审美价值取向,所以应该理性利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影产业的基因和格局正在发生着变化,所以,必须融入“互联网思维”,否则,依靠单一封闭的模式难以占据电影市场。

B.“网生代”电影颠覆了传统电影产业的运营模式,固然取得了票房,却有损观众对影片的品质预期,透支公众对中国电影业的信赖,这无疑是一种短视行为。

C.随着“网生代”电影的发展,电影的品质和创作思想、产业背后的人文精神行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媒介形式的更替而颠覆。

D.“网生代”电影不能沦为互联网的奴隶,而应该创作出一批有性灵的高品质文化产品,肩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常,字公择,南康建昌人。少读书庐山白石僧舍。既擢第,留所抄书九千卷,名舍曰李氏山房。调江州判官、宣州观察推官。发运使杨佐将荐改秩,常推其友刘琦,佐曰:“世无此风久矣。”并荐之。

熙宁初,为秘阁校理。王安石与之善,以为三司条例检详官,改右正言、知谏院。安石立新法,常预议,不欲青苗收息。至是,疏言:“条例司始建,已致中外之议。至于均输、青苗,敛散取息,傅会经义,人且大骇,何异王莽猥析《周官》片言,以流毒天下!”安石见之,遣所亲密谕意,常不为止。又言:“州县散常平钱,实不出本,勒民出息。”神宗诘安石,安石请令常具官吏主名,常以非谏官体,落校理,通判滑州。岁余复职,知鄂州,徙湖、齐二州。齐多盗,论报无虚日。常得黠盗,刺为兵,使在麾下,尽知囊括处,悉发屋破柱,拔其根株,半岁间,诛七百人,奸无所匿。徙淮南西路提点刑狱。元丰六年,召为太常少卿,迁礼部侍郎。

哲宗立,改吏部,进户部尚书。或疑其少干局,虑不胜任,质于司马光。光曰:“用常主邦计,则人知朝廷不急于征利,聚敛少息矣。”常转对,上七事,曰崇廉耻,存乡举,别守宰,废贪赃,审疑狱,择儒师,修役法。时役法差、免二科未定,常谓法无新陈便民者良论无彼己可久者确今使民俱出赀则贫者难办俱出力则富者难堪各从其愿则可久尔。乃折衷条上之。赦恩,蠲市易逋负不满二百缗者,常请息过其数亦勿取。

拜御史中丞,兼侍读,加龙图阁直学士。论取士,请分诗赋、经义为两科,以尽所长。初,河决小吴,议者欲自孙村口导还故处,及是,役兴,常言:“京东、河北饥困,不宜导河。”诏罢之。谏官刘安世以吴处厚缴蔡确诗为谤讪,因力攻确。常上疏论以诗罪确,非所以厚风俗。安世并劾常,徙兵部尚书,辞不拜,出知邓州。徙成都,行次陕,暴卒,年六十四。有文集、奏议六十卷,《诗传》十卷,《元祐会计录》三十卷。

(节选自《宋史•李常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常谓/法无新/陈便民者良/论无彼己/可久者确/今使民俱出赀则贫者难办/俱出力则富者难堪/各从其愿/则可久尔/

B.常谓/法无新陈/便民者良/论无彼己/可久者确/今使民俱出赀则贫者难办/俱出力则富者难堪/各从其愿/则可久尔/

C.常谓/法无新陈/便民者/良论无彼己/可久者/确今使民俱出赀则贫者难办/俱出力则富者难堪/各从其愿则/可久尔/

D.常谓/法无新/陈便民者良/论无彼己/可久者确/今使民俱出赀则贫者难办/俱出力则富者难堪/各从其愿则/可久尔/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秩”的本义是“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 ,引申为“根据功过评定官员品级”。“改秩”指改变官吏的职位或品级,多指提升。

B.年号是中国皇帝纪年的名号,由汉武帝首创,每个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只用一个年号。如文中的“元丰”即宋神宗赵顼的年号。

C.户部是中国古代官署名,为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主要掌管国家经济,包括户口、税收、统筹国家经费等等。

D.科举考试选状元开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宋哲宗时,将进士分为经义、诗赋两科,分别举行考试,经义进士以经义定取舍,诗赋进士以诗赋定去留。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常年少时在白石僧舍读书,进士及第后,把自己所抄书9000卷留在白石庵,世人称白石庵僧舍为“李氏山房”。

B.李常虽然与王安石关系友好,但是在讨论王安石所立的的新法时,对青苗法收息持反对态度,之后被贬为通判滑州。

C.哲宗登基后,李常改任为吏部侍郎,又升为户部尚书,司马光担心他没有能力胜任此职,怀疑他缺少才干气度。

D.李常上奏七事来陈述时政得失,在差役、免役法没有确定时,李常认为法无新旧,应听从百姓意愿,方便百姓为好。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常得黠盗,刺为兵,使在麾下,尽知囊括处,悉发屋破柱,拔其根株。(5分)

译文:

(2) 谏官刘安世以吴处厚缴蔡确诗为谤讪,因力攻确。常 上疏论以诗罪确,非所以厚风俗。(5分)

译文: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定风波

柳永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①。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②、腻云亸③、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④,拘束教吟课。镇⑤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注:①事可可:凡事不在意,一切事全含糊过去。②暖酥消:脸上搽的油脂消散了。③腻云亸(duǒ):头发散乱。亸:下垂貌。④蛮笺象管:纸和笔。蛮笺:古代四川产的彩色笺纸。象管:象牙做的笔管。⑤镇:镇日,整天。

8.这首词上阕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做分析。(5分)

答:                                                                     。

9.这首诗塑造了怎样一位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词人是如何塑造的?(6分)

答:                                                                     。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滚绣球》唱词中,窦娥通过“               !               ”这两句话, 分别对天地进行了控诉。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英雄业绩的流风余韵已荡然无存,自己希望像英雄那样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难以实现的惆怅。

(3)李清照在《醉花阴》一词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子,描写了黄昏饮酒,菊香满袖的景况。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道大题中选定其中一个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作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