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语文 > 高二语文试题

高二语文试卷分析(期中考试)

编辑:sx_haody

2016-04-24

期中考试是一个阶段性的考试,考试时一定要心细,先易后难,交卷前要反复检查。以下是高二语文试卷分析(期中考试),供参考!

本次语文试卷以2013年新课改高考语文试卷为准绳,结合本学期人教版《必修四》的学习实际,注重基础,力避生僻,基本达到了通过考察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和指导教学的基本目的。

文科班人均分达到107.1分,及格率93.9%,优秀率10.3%。理科班人均分达到104.4分,及格率92%,优秀率4.2%。

该试卷值得肯定的亮点:

1、设置了诸多原创题。

如字音、字形、文学常识、名句默写、三道体现新课改精神的语文表达题均来自于课本。

对于诗歌“想象描写”的考察,以这种方式提升了学生对于诗歌鉴赏的综合能力。“潜台词”涉及到对于戏剧单元的考察。

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实际,体现了阶段教学成果,“学什么考什么”,是对于教学规范、教学秩序的艺术性的总结。

2、选文新颖、耐读,让学生自然进入情境。

如古文《贵德》、断句选取的古文、辛弃疾的词、小说《在桥边》,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对于德行、真诚等心灵世界的关注,体现了良好的人文导向。

弘扬美德,鞭挞恶行,是语文教学的教化之责。

3、题目设问角度明确。注重引领学生的思考,而非刻意刁难学生。

4、作文题规避了对于审题的刻意限定,以较为开放的主题,让学生有话可说,更自由的表达个人对于安身立命所持的行事准则的认识。特别注意的是,该作文需紧扣“我”来写,必须有真情实感。

5、校对清晰,无明显错漏之处。试卷排版清爽,布局合理。

值得商榷、尚需改善的地方:

1、现代文阅读(小说)在设题时忽略了对背景的介绍,导致部分学生对主体的深度理解不到位。

2、小说阅读的最后一题,框定了小说主旨,忽略了对于小说主体的发散性探究意义。

3、对于“描写手法”的理解有失误,直接导致在答题时偏离答案的学生人数过多。应改为“描写手法或角度”更佳。

高二语文试卷分析(期中考试)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高二语文试题请继续关注精品学习网高中频道1

相关推荐:

2016年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分析

2016高二语文试卷分析(期中考试)—路还很漫长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