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语文 > 高二语文试题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2016学年

编辑:sx_gaohm

2015-10-19

教育研究机构发现,但凡语文学的好的孩子,成人后通常体现为情商高,逻辑能力强,更有全局观。以下是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精品学习网一直陪伴您。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案填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第Ι卷  阅读题

一、(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斋(凝石)

书斋,顾名思义,是读书的房间,同时也是藏书的地方,还是书写的地方。读书、藏书、书写是书斋的基本功能。后来,文物古玩的收藏和鉴赏常在这里进行,诗词歌赋和书法绘画乃至篆刻的切磋和研讨也常常在这里进行。书斋是以个人名义建立,以主人和密友为主体,进行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书斋姓“文”,所以别名称作“文房”。

早在春秋时期,与朝廷兴建的学校——“官学”不同,诸子百家大兴私人讲学之风,诸子家中的讲学之处往往白天是课堂,晚上就成了读书的地方。这应该就是书斋的雏形。汉代儒家学者和诗赋作家,均有自己的书斋从事文化艺术活动。因此,可以说汉代是书斋兴起的时期。唐代是一个相对自由、开放、多元化的时期,文化艺术繁荣而发达,学术氛围也比较宽松。可以说盛唐是书斋成熟的时期,如杜甫在成都的“草堂”,就是典型的文人书斋。

在中国传统宅院中,书斋往往是民居中唯有的精神场所。它一般位于宅院的僻静之处,如有后花园,必与之相邻,以形成高雅恬淡的良好环境。

书斋有三大特点。一是文化传承的汇集点。书斋的主体——读书人或做学问的人,在这里藏书,在这里读书,在这里思索;以往优秀的文化,在这里以研读、考证、校注、阐发的方式得以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之光在这里化整为零,熊熊燃烧,然后又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使文化得到最好的传承和发展。二是个性创造的发酵池。书斋是个人的领地,是书斋主人个性得以施展的空间。在这里,他们的创造力得以进发,从而产生出新的思想,创造出新的艺术,使得文化发展的链条上,不断有闪动的灵光。三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书斋宜明朗、清净,不可太宽敞。明净可以使人心情舒畅、神气清爽,太宽敞便会损伤目力。窗外四壁,藤萝满墙,中间摆上松柏盆景,或剑兰一二盆。石阶周围种上青翠的芸香草。书斋中宜设长桌一张,放古砚一方,置笔筒一个,墙壁上挂古琴一把;书斋右边设一书架,书架上陈列《周易古占》等书及字帖画卷。人独坐于书斋之中,或对日吟诵,或秉烛夜读,于书斋里享受一份清福,从学问中得到一份快乐。

进入21世纪,人们对传统的兴趣在逐步衰减。有些人认为,作为传统文化标志的书斋也将被“读图时代”的电脑和网络所替代。然而,从文化发展的宏观趋势上看,在新的时代,书斋仍将成为现代社会持续存在的文化现象。随着社会发展带来的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必然促进精神文化生活品位的提高,这为书斋的普及提供了基础。

今天,历史传统和科技时尚在现代书斋已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书斋永远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

(转引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1.根据文意,下列对中国传统“书斋”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书斋是文人读书、藏书、写书、作画以及从事其他文化艺术活动的地方。

B.书斋姓“文”,其中所设书桌、文具、字帖画卷等都体现了主人的兴趣爱好和精神追求。

C.书斋空间一般较小,大多位于宅院的僻静之处,环境优雅,明朗清净。

D.书斋是私人讲学的地方,白天是课堂,晚上便是书房。

2.下列对“书斋永远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这句话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书斋是私人空间,置身其中,可以充分展示个性,施展才华,并且从学问中得到快乐。

B.书斋的格局、布置和装饰大多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也正是中国文人一直追求的精神境界。

C.书斋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已深入到中国文人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并将永远存在。

D.书斋往往是传统民宅中唯有的精神场所,历代文人在这里辛勤耕耘,研究学问,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书斋发源于春秋,兴起于汉代,成熟于盛唐,杜甫草堂就是成熟时期文人书斋的典型

B.汉代是书斋的形成期,儒家学者和诗赋作家的文化艺术活动都在自己的书斋中进行。

C.21世纪是信息时代,作者担心作为传统文化标志的书斋也将被“读图时代”的电脑和网络所替代。

D.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使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品位的提高和书斋的普及成为必然趋势。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19分)

辛公义,陇西锹道人也。公义早孤,为母氏所养,亲授书传。周天和中,选

良家子任太学生,以勤苦著称。武帝时,召入露门学①,令受道义。每月集御前

令与大儒讲论,数被嗟异,时辈慕之。

从军平陈,以功除岷州刺史。土俗畏病,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父子夫

妻不相看养,孝义道绝,由是病者多死。公义患之,欲变其俗。因分遣官人巡检

部内,凡有疾病,皆以床舆来,安置厅事②。暑月疫时,病人或至数百,厅廊悉

满。公义新设一榻,独坐其间,终日连夕,对之理事。所得秩俸,尽用市药,为

迎医疗之,躬劝其饮食,于是悉差③。方召其亲戚而谕之曰:“死生由命,不关

相着。前汝弃之,所以死耳。今我聚病者,坐卧其间,若言相染,那得不死,病

儿复差!汝等勿复信之。”诸病家子孙惭谢而去。后人有遇病者争就使君其

家无新属因留养之。始相慈爱,此风遂革,合境之内呼为北母。

后迁牟州剌史,下车,先至狱中,因露坐牢侧,亲自验问。十余日间,决断

咸尽,方还大厅。受领新讼,皆不立文案,遣当值佐僚一人,侧坐讯问。事若不

尽,应须禁者,公义即宿厅事,终不还。人或谏之曰:“此事有程,使君保自苦

也!”答曰:“刺史无德可以导人,尚令百姓系于囹圄,岂有禁人在狱而心生安

乎?”罪人闻之,咸自款服。后有欲诤讼者,其乡闾父老遽相晓曰:“此盖小事,

何忍勤劳使君。” 讼者多两让而止。    (《隋书•循史传》)

【注】 ①露门学:古代学校名称。 ②厅事:官府办公的地方。 ③差:通“瘥”,病愈。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解的一项是(    )

A.数被嗟异      数:多次

B.以功除岷州刺史   除:授予官职

C.尽用市药      市:买

D.讼者多两让而止   两:再次

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后人有遇病者/争就使君其家/无新属/因留养之/

B、后人有遇病者/争就使君/其家无新属/因留养之/

C、后人有遇/病者争就使君/其家无新属/因留养之/

D、后人有遇/病者争就使君其家/无新属/因留养之/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辛公义早年即失去了父亲,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B.辛公义用实际行动改变了岷州亲属有病不加照料的不良风气。

C.辛公义到牟州后十多天就使牟州的监狱中不再有积压的案子。

D.辛公义的行为使牟州的罪人受到感动,诚心服罪,不再打官司。

把文本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所得秩俸,尽用市药,为迎医疗之,躬劝其饮食,于是悉差。

(2)后有欲诤讼者,其乡闾父老遽相晓曰:“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8——9题。(11分)

别舍弟宗一①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②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③树烟。

【注】①此诗写于元和十一年( 816),此时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今广西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去,柳宗元写了这首诗送别。②桂岭:今广西柳州一带。③郢:今湖北江陵西北。

8、结合全诗内容,概括作者心情黯然的原因。(6分)

9、请简要分析尾联的表达特色。(5分)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