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语文 > 高二语文试题

高二语文课后练习题:山地回忆同步测试

编辑:sx_xingt

2013-03-26

【摘要】鉴于大家对精品学习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整理了此文“高二语文课后练习题:山地回忆同步测试”,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高二语文课后练习题:山地回忆同步测试

1.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  )

A.细腻(nì)    硝烟(xiāo) 凫水(niǎo)

B.撅着嘴(juē) 打点(diǎn) 脱缰(jiāng)

C.菱角虾(líng) 竹篓(lǒu) 苇杆(wéi)

D.吮吸(sǔn) 嘱咐(zhǔ) 白洋淀(diàn)

解析:A项“凫”应读“fú”;C项“苇”应读“wěi”;D项,“吮”应读“shǔn”。

答案:B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博大精深  侃侃而谈  孤军奋战

B.数不胜数 无穷无尽 志得义满

C.深不可恻 蜿蜒曲折 一无所知

D.俯视皆是 失之交避 揭尽全力

解析:D项“俯视皆是”应为“俯拾皆是”,“失之交避”应为“失之交臂”,“揭尽全力”应为“竭尽全力”;A项没有错别字;B项“志得义满”应为“志得意满”;C项“深不可恻”应为“深不可测”。

答案:D

3.下列关联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只有拯救整个人类,才能拯救我们自己。

B.无论是“已知”,还是“未知”,都属于不同程度的“知”。

C.虽然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的是有限,但它们也许是一条无限链条上的几个环节。

D.以上只是已知物理现象的一部分,但是还会有更多尚未被发现的影响因素。

解析:D项非转折关系,而是递进关系,所以应该用“而且”。[来源:高考资源网 ]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自然深不可测,奥秘无穷,不是人类所能研究透彻的。

B.面对二十年的辉煌,回顾千年往事,一个肝胆照人的难忘教训就是,过去耽搁的时间太多了。

C.这次竞选,他作了充分的准备,演讲那天,他一粉墨登场,就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D.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解析:B项“肝胆照人”是比喻朋友真诚相待。C项“粉墨登场”是指化妆上台演戏,也可引申为登上政治舞台,用于讥讽。D项“危言危行”指说正直话、做公正事。

答案:A

5.(2006福建高考,11)根据下面的提示,用课文原文填写。

(1)杜甫《旅夜书怀》诗中描绘雄浑阔大境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煜《虞美人》词中将愁思形象化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常见的名句名篇,平时应记准确,不要写错字。

答案:(1)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2)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我综合 我发展[来源:高考资源网]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山地回忆(节选)[来源:高考资源网 ]

我每天到河边去洗脸,河里结了冰,我登在冰冻的石头上,把冰砸破,浸湿毛巾,等我擦完脸,毛巾也就冻挺了。有一天早晨,刮着冷风,只有一抹阳光,黄黄的落在河对面的山坡上。我又登在那块石头上去,砸开那个冰口,正要洗脸,听见在下水流有人喊:

“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

这声音是那么严厉,我听了很不高兴。这样冷天,我来砸冰洗脸,反倒妨碍了人。心里一时挂火,就也大声说:

“离着这么远,会弄脏你的菜!”

我站在上风头,狂风吹送着我的愤怒,我听见洗菜的人也恼了,那人说:

“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洗屁股,为什么不脏?”

“你怎么骂人?”我站立起来转过身去,才看见洗菜的是个女孩子,也不过十六七岁。风吹红了她的脸,像带霜的柿叶,水冻肿了她的手,像上冻的红萝卜。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就是那种蓝色的破袄裤。

十月严冬的河滩上,敌人往返烧毁过几次的村庄的边沿,在寒风里,她抱着一篮子水沤的杨树叶,这该是早饭的食粮。

不知道为什么,我一时心平气和下来。我说:

“我错了,我不洗了,你在这块石头上来洗吧!”[来源:高考资源网]

她冷冷地望着我,过了一会儿才说:

“你刚在那石头上洗了脸,又叫我站上去洗菜!”

我笑着说:

“你看你这人,我在上水洗,你说下水脏,这么一条大河,哪里就能把我脸上的泥土冲到你的菜上去?现在叫你到上水来,我到下水去,你还说不行,那怎么办哩?”

“怎么办,我还得往上走!”

她说着,扭着身子逆着河流往上去了。登在一块尖石上,把菜篮浸进水里,把两手插在袄襟底下取暖,望着我笑了。

我哭不的,也笑不的,只好说:

“你真讲卫生呀!”

“我们是真卫生,你们是装卫生!你们尽笑话我们,说我们山沟里的人不讲卫生,住在我们家里,吃了我们的饭,还刷嘴刷牙,我们的菜饭再不干净,难道还会弄脏了你们的嘴?为什么不连肠子都刷刷干净!”说着就笑得弯下腰去。

我觉得好笑。可也看见,在她笑着的时候,她的整齐的牙齿洁白的放光。

“对,你卫生,我们不卫生。”我说。

“那是假话吗?你们一个饭缸子,也盛饭,也盛菜,也洗脸,也洗脚,也喝水,也尿泡,那是讲卫生吗?”她笑着用两手在冷水里刨抓。

“这是物质条件不好,不是我们愿意不卫生。等我们打败了日本,占了北平,我们就可以吃饭有吃饭的家伙,喝水有喝水的家伙了,我们就可以一切齐备了。”

“什么时候,才能打败鬼子?”女孩子望着我,“我们的房,叫他们烧过两三回了!”

“也许三年,也许五年,也许十年八年。可是不管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我们总是要打下去,我们不会悲观的。”我这样对她讲,当时觉得这样讲了以后,心里很高兴了。

“光着脚打下去吗?”女孩子转脸望了我脚上一下,就又低下头去洗菜了。

我一时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问:

“你说什么?”

“说什么?”女孩子也装没有听见,“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也是卫生吗?”

“咳!”我也笑了,“这是没有法子么,什么卫生!从九月里就反‘扫荡’,可是我们八路军,是非到十月底不发袜子的。这时候,正在打仗,哪里去找袜子穿呀?”

“不会买一双?”女孩子低声说。

“哪里去买呀,尽住小村,不过镇店。”我说。

“不会求人做一双?”

“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

“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

她端着菜走了,我在河边上洗了脸。我看了看我那只穿着一双“踢倒山”的鞋子,冻得发黑的脚,一时觉得我对于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

6.女主人公妞儿在一出场时对八路军战士进行了一系列的刁难和批评。这是真的刁难和批评吗?她的目的是什么?

解析:联系下文妞儿的语言以及主动要求帮助八路军战士的举动,很容易找到答案。[来源:高考资源网

参考答案:不是。目的是寻找机会与这位萍水相逢的八路军战士找话交往,并给予真诚的帮助。

7.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妞儿的性格特征。(不超过10个字。)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重点信息的把握归纳能力。

参考答案:伶牙俐齿、善良热情。

8.选文末尾,八路军战士为什么“一时觉得我对于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

解析:从前面妞儿的真诚的话语深深打动了、感染了八路军战士的心这一角度去思考分析。

参考答案:女孩儿雪中送炭式的真诚的关心温暖了“我”,令“我”无法推脱,难以忘却。在这片土地上所遭遇的一切会永远存留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离”。?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女主人公是一个脾气火暴、性格直率而又为人热情、心地纯真的山地女孩子。

B.选文以女主人公妞儿和八路军战士“我”之间关于“卫生”的讨论为线索,重点是为了描写抗战时期普通百姓对胜利的渴望和八路军战士的必胜信念。

C.女主人公关于刷牙的一番“宏论”表明她从小生长在一个闭塞的小山村,对外界缺乏了解。

D.女主人公对八路军战士不穿袜子“也是卫生吗”的责问,将剑拔弩张的气氛消解成融融暖流。

E.选文所讲述的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之后。

解析:A项,脾气火暴有误;B项,重点是刻画女主人公的独特性格;C项,并非没有见识,“刷牙”是其谈话的一个借口。

答案:DE

(二)(2006安徽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齐民者,若今言平民也,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晃错曰:“圣王在上而民不冻不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为开其资财之道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体寒不得衣,慈母不能保其子,君亦安能以有民?”

皇甫隆为敦煌,敦煌俗不晓作耧犁,及种,人牛功力既费,而故谷更少。皇甫隆乃教作耧犁,所省佣力过半,得谷加五①。又,敦煌俗,妇女作裙,挛缩②如羊肠,用布一匹。隆又改之,所省复不赀③。黄霸为颍川,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及务耕桑,节用、殖财,种树。鳏寡孤独有死无以葬者,乡部书言,霸具为区处④:某所大木,可以为棺;某亭豚子,可以为祭。吏往,皆如言。

李衡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种柑橘千树。临卒,敕儿曰:“吾州里有千头木奴⑤,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矣。”后柑橘成,岁得绢数千匹。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此种植之不可已已也。谚曰:“一年之计,莫如种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孔子曰:“居家理,治可移于官。”然则家犹国,国犹家,其义一也。

今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起自耕农,终于醯醢⑥。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号曰《齐民要术》。凡九十二篇,分为十卷,卷首皆有目录。鄙意晓示家童,未敢闻之有识。故叮咛周至,不尚浮辞。览者无或嗤焉。

(选自《齐民要术•序》,有删改)

注:①加五:增加五成。②挛缩:褶皱。③不赀:不计其数。④区处:分别处理。⑤千头木奴:暗指千棵柑橘树。⑥醯醢(xī hǎi):指酿造、腌制的方法。

10.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书》所述,要在安民     要:关键。

B.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 责:需要。

C.询之老成,验之行事 询:询问。

D.资生之业,靡不毕书 资:资财。

解析:D项中“资”,凭借、获取。这里指用来谋生的方法。

答案:D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解析:B项两个“于”是介词,在。A项“以”,前句是连词“来”,后句是“因为”。C项“其”,前句是代词“他们”,后句是语气词“一定”。D项“之”,前句是代词,后句是助词。

答案:B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举皇甫隆治理敦煌、黄霸治理颍川的事例是为了说明:地方官获得拥戴,是因为能与百姓同甘共苦,甚至与他们共享家产。

B.文中李衡、樊重种树虽然是居家理财的事例,但结合全文看,举这两个例子的目的,与全书为民众提供谋生之术的宗旨是一致的。

C.作者广泛搜集各种耕作、种植、加工技术的知识,目的是为平民提供一部谋生致富的读物,所以把这本书命名为《齐民要术》。

D.作者把全书分为十卷,在每卷开头标上目录,并详尽交代相关内容,不追求词藻的华丽,用意是让文化不高的人也能读懂。

解析:A项中“共享家产”错,原文没有这个意思。

答案:A

二、语言运用

13.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真诚”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人生犹如一个爱出谜语的顽童,总是出一些难题让你解答;人生犹如一次漫长的旅行,理解就是前进的火把。

真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运用比喻,喻体必须恰当;另外,从给定的两个句子来看,两个比喻句是并列关系,在每一个比喻句的内部,前后的语意又必须衔接。如将“人生”比作“爱出谜语的顽童”,下面紧接着就写出其“爱出难题”;如将“人生”比作“旅行”,“理解就是前进的火把”,说出了理解在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真诚就像开满枝头的花朵,总是能结出友谊的果实;真诚好像一条清澈的小溪,心灵就是小溪的源头。

读书做人

一般人提起孙犁,多半会马上想到“荷花淀派”,会说他的文笔是清秀飘逸的,有独特风格的。这确实是对他的文学创作迄今为止一个普遍性的评价。孙犁本人对把他的创作风格喻为荷花蒲柳、枫叶芦荻也持赞同的看法。然而,从孙犁身上只看到这一点是不够的。研究孙犁,人们一般都会强调孙犁的独特,尤其是他前期创作属于现代文学史上的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文学系列,与张爱玲那样的“孤岛”作家、沈从文那样的“国统区作家”在写作身份、创作激情等方面有根本性的不同,但他的审美趣味又是与众不同的。在处理激烈的题材时,却饱蓄人情味,大抒人道情怀。他的战争题材小说《风云初记》,竟没有多少刀光剑影,而且竟用了好几百字,细致入微地描写那样的时空里,一朵瓜蔓上的稚花如何静静地绽放自己。

读孙犁先生的作品,我们应该开掘他的文学金矿,顺着秀美的荷花摸索到那深植于沃泥中的人性藕根,学习他那种真正下扎实工夫的创作精神。

【总结】2013年精品学习网为小编在此为您收集了此文章“高二语文课后练习题:山地回忆同步测试”,今后还会发布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您在精品学习网学习愉快!

更多频道:

高二语文      高二英语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