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语文 > 高二语文试题

高二语文知能优化演练试题(含答案和解释)

编辑:

2012-08-07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粤之太末(è)   阸于两山(ài)  衡缩蟉糅(liú)

B.逆坂如缘 (yuán)  沟通潮汐(xī)  舟溯沿者(sù)

C.其激若矢(shǐ)  麓多桀木(jié)  巨丽相矜(jīn)

D.瑰诡殊绝(wēi)  鼎趾立(dǐnɡ)  辄破溺(nì)

解析:选C。A项中“粤”应读作“yuè”;B项中“ ”读作“ɡēnɡ”;D项中“诡”应读作“ɡuǐ ”。

2.下面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其城之内外皆涂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解析:选C。A项“涂”通“途”,路途;B项“颁”通“斑”,须发半白;D项“知”通“智”,智慧。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闽,故隶周者也      隶:奴隶

B.其途或逆坂如缘   坂:山坡,斜坡

C.非其土人,罕不踬也  踬:跌倒

D.又将抗其思于埃壒之外  埃壒:尘埃,尘世

解析:选A。“隶”译为“隶属”。

4.下列各句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B.三山者鼎趾立

C.草木行列,烟消日出

D.其瑰诡殊绝之状,盖已尽人力

解析:选D。A项“名”,名词作动词,命名;B项“鼎趾”,名词作状语,像宝鼎的足一样;C项“行”,名词作动词,排列。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福州治侯官,于闽为土中,所谓闽中也。其地于闽为最平以广,四出之山皆远,而长江其南,大海在其东,其城之内外皆涂,旁有沟,沟通潮汐,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宫又特盛。城之中三山,西曰闽山,东曰九仙山,北曰粤王山,三山者鼎趾立。其附山,盖佛、老子之宫以数十百,其瑰诡殊绝之状,盖已尽人力。

光禄卿、直昭文馆程公为是州,得闽山嵚崟之际,为亭于其处,其山川之胜,城邑之大,宫室之荣,不下簟席而尽于四瞩。程公以谓在江海之上,为登览之观,可比于道家所谓蓬莱、方丈、瀛州之山,故名之曰“道山之亭”。闽以险且远,故仕者常惮往,程公能因其地之善,以寓其耳目之乐,非独忘其远且险,又将抗其思于埃壒之外,其志壮哉!

程公于是州以治行闻,既新其城,又新其学,而其余功又及于此。盖其岁满就更广州,拜谏议大夫,又拜给事中、集贤殿修撰,今为越州,字公辟,名师孟云。

5.下面各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福州治侯官      治:以……为官署所在地

B.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  属:集中

C.其城之内外皆涂  涂:道路

D.佛、老子之徒  徒:……的人

解析:选D。徒:徒弟。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例句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汉尝处其众江淮之间而虚其地

A.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

B.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

C.不下簟席而尽于四瞩

D.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解析:选B。B项与例句相同,“虚”和“丰”都是形容词使动用法。A项,多:形容词用作动词,有很多。C项,尽:形容词用作动词,全部看到。D项,穷:形容词用作动词,尽情享受。

7.下面关于选段思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第二段写福州的民居、庙观等反映了居民安乐,间接地表现出程师孟的治郡政绩。

B.文章第二段所介绍的福州地理环境和民俗风气,为下文程师孟“余功又及于此”——建“道山之亭”的介绍做了铺垫,思路缜密。

C.第三段描写程师孟建在城中道山之上的“道山之亭”的胜景,以表现“其志壮哉!”

D.文章末段先称赞程师孟的政绩,后介绍其辗转任职的情况,看似闲笔,实则用意深远,含蓄蕴藉。

解析:选C。“在城中道山之上”误,据原文“可比于道家所谓蓬莱、方丈、瀛州之山”可知“道山”是道家之山。

8.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新其城,又新其学,而其余功又及于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人们竞相夸耀自己房屋的大并且华丽,即使是下等贫苦的人也一定要使自己的住宅宽敞。

(2)既改造了城墙,又革新了学府,并且利用公事之余的时间又办到了建亭这件事。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