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历史 > 高二历史同步练习

高二历史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课时练习(2015—2016)学年

编辑:sx_gaohm

2016-01-25

“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二历史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课时练习,希望你喜欢。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科技有了很大发展,其中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对世界农业做出巨大贡献的是( )

A.岭南地区出现三季稻 B.水稻杂交技术及其在世界得到推广

C.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 D.我国棉花产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

2.阅读下图框内文字材料。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

A. 发展高科技是新中国建立后巩固国防的需要

B. 高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综合国力的提高

C."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 20世纪60年代起,中国成为科技强国

3.有人说:在屈辱的近代,我国因为落后没能赶上第一、二次科技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

①"两弹一星" ②"万能蒸汽机" ③杂交水稻"南优2号" ④有轨电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

4.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与人们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是( )

①"解放牌"汽车的批量投产②南京长江大桥通车 ③秦山核电站建成 ④京九铁路通车

A. ③④ B.①② C. ②③ D.①④

5."这表示中国已成为21世纪世界舞台上科技与经济的强大参与者"。"这"指的是 ( )

A."神舟"5号发射成功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中国第一台计算机研制成功 D.中国拥有了核武器

6.党中央作出发展原子弹、导弹的战略决策,其主要目的是( )

A.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B.炫耀国力

C.与美国争霸 D.用于收复台湾

7.建国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下列关于其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发展创造了条件 B.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与正确决策

C.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开拓精神和无私奉献 D.国家提出了研制计算机的"863"计划

8.有人说,袁隆平鼓起了全国人民的"米袋子",王乐义(山东寿光人,农民科技致富带头人)丰富了全国人民的"菜篮子"。这主要说明农业科技有利于( )

A.提高蔬菜产量 B.增加农民收入

C.提高粮食产量 D.促进农村经济

9."中国进行必要而有限制的核试验,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消灭核武器"。"在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下列说法符合材料所阐述的观点的有( )

①中国将不再发展核武器 ②中国不承诺不使用核武器 ③中国承诺不使用核武器 ④中国将继续必要的核试验 ⑤发展核武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灭核武器 ⑥发展核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最终消灭核工业

A. ③④⑥ B. ①②⑥ C. ②④⑤ D. ②④⑥

10.20 世纪中期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十分迅速。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应有的奋斗目标和态度是( )

①自强、向上、自信、迎头赶上 ②虚心学习外国先进成果,发明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科技 ③加强技术交流,加速科技人才的培养 ④与时俱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A. ①②④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1.阅读下列材料: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经济建设息息相关

材料一 恩格斯说:"在中世纪的黑暗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且以神奇的速度迅速发展起来,那么我们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

--《世界近现代史教学参考资料》

材料二 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原则,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为此就必须开放。否则,不可能很好地坚持社会主义。拿中国来说,五十年代在技术方面与日本差距也不是那么大。但是我们封闭了二十年,没有把国际市场竞争摆在议事日程上,而日本却在这个期间变成了经济大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

材料三 被誉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的 袁隆平培育出的杂交水稻,为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了大幅度、大面积的增产,这项成果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农业科研的一项重大成果。1950年我国水稻的平均亩产只有141公斤,1998年达到450公斤,增长了3.2倍。在当今中国,有一半的水稻种植面积和60%的水稻产量是袁隆平及其助手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从1976年到1998年累计增产粮食3.5亿吨,按每吨1000元计算,累计增收3500亿元;按人均口粮每年450公斤计算,每年解决了500多万人的吃饭问题。

请回答:

(1.请回答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2.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对人类有什么贡献?

(3.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分析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