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二 > 高二地理 > 高二地理同步练习

高二地理选修一第一单元同步练习:人口迁移与环境

编辑:sx_gaohm

2015-10-10

人口迁移形式有自愿或非自愿、合法或非法之别,以下是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地理选修一第一单元同步练习,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精品学习网一直陪伴您。

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1~2题。

1.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0世纪末,非洲卢旺达和刚果地区出现数以百万计的难民大迁移,其产生的原因是(  )

A.①   B.②

C.④   D.⑤

解析:第1题,改革开放后,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收入高。第2题,20世纪末,非洲卢旺达和刚果地区形成数以百万计难民大迁移,主要原因是部族之间战争和内战,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大批民众为躲避战乱,不得不远走他乡。

答案:1.C 2.D

下图中甲、乙、丙是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3~4题。

3.有关甲、乙、丙三地区人口迁移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A.属国际人口迁移

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

C.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

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4.引起上述人口迁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收入差距   B.家庭婚姻

C.工程建设   D.文化教育

解析:结合图中经纬度位置的信息,可以判断甲为四川盆地、乙为长三角地区、丙为珠三角地区。所以,该区域间的人口迁移属于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方向是由农村迁往城市,由经济落后地区迁往经济发达地区,迁移的动力主要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

答案:3.D 4.A

下表是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读表,回答下题。

年龄段(岁) 0~14 15~29 30~44 45~59 ≥60

男性人口(万人) 5.04 25.14 14.68 4.94 1.76

女性人口(万人) 3.84 37.10 11.63 4.01 1.78

5.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

A.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

B.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C.增加了该市的被抚养人口

D.促进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解析:选D。读图可以看出,15~29岁的人口中,女性远远高于男性;并且均占了迁入人口的最大比例,说明是以青壮年人口为主;而这种迁入当然是以经济因素的影响最为重要;迁入人口对经济的影响有利有弊,会加剧当地就业紧张的局面,但可减缓劳动力短缺的局面;会促进该市经济的发展,但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压力。

6.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中科院发布的2010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显示,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输出国,“第三波移民高潮”在本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呈愈演愈烈之势。中国移民的主要目的地为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

材料2: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我国将推进人才强国战略,鼓励和引导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为国服务,积极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

(1)分析材料1和材料2,说明目前国际人口迁移流动的基本方向是什么?

(2)为什么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会成为目前我国移民的最主要聚集地?

(3)我国海外移民数量逐年增多,对我国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什么?

(4)我国为什么要鼓励和引导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

解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全球范围内的人口移动规模越来越大,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成为影响人口移动的最主要因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异导致人口大量地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这样的人口迁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人才流失,这也是我国鼓励和引导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的原因。

答案:(1)由发展中国家移向发达国家,由经济欠发达地区移向经济发达地区。

(2)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相对落后,而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是典型的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工作、生活环境好,收入水平高,而且这些国家和地区人口出生率低,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日益成为其经济增长的瓶颈,这客观上形成了对移民的吸引力,因此这些地区成为我国移民的最主要聚集地。

(3)我国的海外移民逐年增多,且以出国留学、工作为主,迁移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的人才流失,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4)我国的海外留学人员是我国的高素质人才,鼓励和引导其回国工作会对我国的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最后,希望精品小编整理的高二地理选修一第一单元同步练习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高二地理第一单元人口数量与环境同步练习(带答案)

高二地理第一单元人口再生产同步练习(带答案)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