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高中 >

苏教版高一语文上册我的五样知识点及练习题

编辑:donghk

2018-11-29 16:34:13

本篇文章为同学们整理了苏教版高一语文上册我的五样知识点及练习题,文章中包括:重要字词、全文结构、作者简介、课后练习题,下面就一起来学习吧。

重要字词

斟酌(zhēnzhuó):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雏(chú)形:未定型前的形式。(依照原物缩小的模型。)

妥帖(tiē):恰当。(服帖)(tiě:请贴、字帖、一帖药。)(tiè:碑帖、画帖、临帖。)

甄(zhēn)别:审查辨别(优劣、真伪);考核鉴定(能力、品质等)。

纤(xiān)巧:细巧,小巧。(qiàn:纤绳、拉纤、纤夫)

面面相觑(qù):形容大家因恐惧或无可奈何而相互望着。

忐忑(tǎntè)不安:心神不定。

抉(jué)择:挑选,选择。

瞠(chēng)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思)。

雷同:指不该相同而相同。

商榷(què):商讨。

苟延残喘:勉强拖延一口没断的气,比喻勉强维持生存。

巷(hàng)道:坑道。(xiàng:小巷、巷战、街谈巷议。)

不啻(chì):如同(此语不啻天渊)。不止,不只(工程所需,不啻万金)。

百无聊赖:精神无所依托,感到非常无聊。

水落石出:比喻真相大白。

偌(ruò)大:这么大;那么大。

支点:事物的中心或关键。

全文结构:

从一位内科医生到一位文学大家,其中经过多少艰辛,恐怕只有作者自己才能体会得到,而本文给我们展示了作者的心路历程,让我们顺着作者的思绪来理清一下全文的结构。全文45个自然段,分为四大部分。

1、第一部分(1—16),明确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留”。

2、第二部分(17—40),以充满痛苦的心绪叙写舍弃的过程——“弃”。

3、第三部分(41—45),作者为自己最终的选择而神清气定,向所有读者告白自己在作了人生存在意义的生命追问后,接下来就是全身心地创作了——“感”(“议”)。

作者简介:

毕淑敏,1952年10月出生于新疆伊宁,中共党员,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注册心理咨询师。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 [1-2]

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等。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7年,毕淑敏以36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2007第二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14位,引发广泛关注。

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女心理师》《鲜花手术》等畅销书。她的《学会看病》选入语文(人教版)5年级上册第20课。

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课后练习题:

一、课前自学检测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斟酌zhēng zhuó 甄别zhēn 偷觑qù

B、泵bèng 奢侈shē chì 墓冢zhǒng

C、噗噗pū 四肢百骸hái 纤巧qiān

D、商榷què 瞠目结舌chēng 刹那间chà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脉膊 度假 貌合神离 坐收鱼利

B、凋敝 谍血 既往不究 金碧辉煌

C、辖制 勘误 层峦叠嶂 墨守成规

D、沉缅 幅员 人才倍出 反映问题

3、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 舍弃的顺序 舍弃的理由 舍弃时作者的心情

二、课外延伸训练

带着村庄上路

卢年初,我那时以为这一生大概只会做一件事儿:离开村庄。

我并非在村庄里过得不愉快,那里的水土很适合我,只不过村里人都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把离开村庄当作出息,我只能有出息点。我选择一个夏天离开,那是一个炎热的晌午,人们都在打瞌睡,我神不知鬼不觉地走了,不要让他们以为我有什么留恋,以为我带走了村庄的什么东西,我走得要有出息,能留给他们的全留给他们。

后来我发现我是自欺欺人,路上累了歇脚的时候,把行囊打开,里面装的是一整个村庄。我很羞愧,我曾想在城市的某个角落把它们抖掉,但人生这段漫长的路上,想要的东西还未得到时,相对的东西你也还无法舍弃。在县城读书,我不能舍弃我的贫穷。在寄宿的同学里,我的伙食比许多人都要差,一般我只买个小菜,另外吃自己带的家乡菜:咸鱼、坛坛菜、辣椒。这几道菜都是干的,耐放,很拌饭。肚子饿了,就用炒米茶充饥,炒米茶是母亲亲手做的,先炒米,炒黄豆、芝麻,炒熟后,用石磨磨成粉,只要用开水一冲,加点红糖,很香。在省城读书,我以为离村庄越来越远了,我又无法摆脱家乡话的困扰。在机关里办公,我摆脱不了家乡老土的做派。我常常怀疑同事是不是私下里议论我是个乡巴佬。我常见到来看我的老乡,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我为此忧戚:难道真的就抛不开村庄了吗?

在我尽力掩藏村庄时,村庄却如影子一样照看我,照看着许多像我一样从村庄出来的人。我毕业后被安排到这座城市,在城里我遇到一个叫莲的女子,她的一切都具有村庄的风韵,她不在乎我的家底,却看上了农家孩子的勤劳和朴实,接受她的爱情,我知道又等于接受了村庄的一笔恩惠。后来,我的继父、母亲跟着我进了城,开了一家土菜馆,弥补我的家用,曾经叫我害羞的家乡菜,全部端在了大桌上。家乡菜全部来自家乡的风水,别有一番滋味。借助土菜馆,我发了一点小财,我真的离不开村庄了。我开始懂得,我们这些出门在外的人,永远都是村庄的骄傲,也永远都是村庄的累赘;我们把她的善良播撒,也把她的丑陋翻新。

不知何时起,我开始把村庄像糖一样含在嘴里,稍不留神,香甜就脱口而出。我走到哪里,村庄都扑面而来。村庄的竹器、村庄的粮食、村庄的花卉,全都进了城,我感到这一切似乎都是跟着我进城的。我们这些从村庄出来的人,常常在一起聚会,在街道、在集市、在公园旁若无人地侃起村庄,就好像是在村庄的某个田亩说话,高昂铿锵。当我们贫穷,老把村庄当作羞涩;当我们富有,又拿村庄来调味,我们永远在把村庄当作铺垫,当作背景。

总感觉对村庄有所亏欠,总是不想爽爽快快承认,终于有一天,我的灵魂在不断地拷问中,把名利修炼成淡、成轻,这时,我的村庄才真实地凸现出来。走吧,回吧,从村庄出来的人,常常有愿望回一趟村庄,回一趟家,干点什么,或者什么也不干。村庄最初不认识我们,但等我们一开口,就知道我们是谁了,在这块土地上,我们毕竟赤身裸体地摸爬过,村庄还残留着我们的呼吸。其实正是我们想再次缩短和村庄的距离时,村庄似乎在一点点远去,村庄的风物,村人的思维,常让我们寡言语,我们走近亲近,又走近了陌生。我们对村庄难以有什么回报,在那里久久徘徊,似乎还是在寻找什么东西,是因为过去我们带走太多。我们走的时候,不是带走一把铁锹,而是别的东西,这只有我独自在夜晚书写文字时才真正知道。

而我那时疏忽了的是,我的文字又把村庄打扰了,我这后半生还有最大的一个愿望要实现,那就是什么时候,要让村庄打个盹儿,我要带着我去上路。

(摘自《中华散文》2002年第10期)

1、下列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开头,“我”一心想离开村庄,但全文却抒发了他对村庄永远无法舍弃的深情厚意。

B、无论是在省城读书还是在机关工作,“我”都曾为受到家乡话和“老土”做派的困扰而自卑。

C、离开村庄时,“我”的行囊里装着整个村庄,曾想抖掉它却又不能,他觉得家乡永远是个累赘。

D、“我走到哪里,村庄都扑面而来。”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对村庄的亲切感情。

E、这是一篇用诗的语言,按时间顺序,以村庄的贫富变化为线索写成的优美散文。

2、“我们走的时候,不是带走一把铁锹,而是别的东西”中的“别的东西”指的是什么?

3、概括说明“我”对村庄的感情变化。

4、联系全文,说说你是如何理解作者在文章结尾处所说“我要带着我去上路”的。

标签:

● 相关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