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浙江高考 > 浙江政策大纲

浙江高考改革方案即将出台:高中“煎熬”中备战新改革

编辑:

2014-09-12

学校应对挑战大

上述重点高中校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样的改革对学校方面带来的挑战至少有三:一是教学安排;二是对学校教师的安排,尤其到高三学生考完后,“说是学生还可以上其它的选修课,但对现在这样的应试环境来说,选修其它课程对学生来说压力太大”;三是填报志愿转变为选专业,学校需要及早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浙江海宁中学地理老师孙月飞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在获悉高考改革新方案后,不少老师都很迷惘,“语数英地位肯定有所上升,但对于地理这样的学科,由于可报考的大学专业不多,可能会影响选考的人数,对后续大学地理专业的招生和地理老师的就业会有一定影响。”

杭州高级中学校长尚可曾经表示,相伴随的也会有高考科目的范围和要求的调整,以及学校课程模式的调整,学校肯定需要根据学生的选择,采取分类、分层、走班教学等方式。这对学校目前师资数量和结构,也会带来挑战。

但浙江省相对有基础的是,从今年初开始,浙江全省已有杭州二中、杭师大附中、鄞州中学、温州中学、嘉兴一中、上虞春晖中学、天台中学等11所普通高中打破原来的“行政教学班”模式,实行语、数、外、理、化等“必修课选课走班制”。

以第一批探索“走班制”改革的杭州绿城育华学校为例,该校目前在高一、高二年级的教学中,语、数、外、理、化、史、地等学科被分为A、B两个层次,A类学习程度好一些,B类基础弱一些,学生可以先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选择学科层次,再在该层次中和自己喜欢的教师进行“双向选择”。

“走班制”允许所有学生在高一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上不同层次的课,其它科目只要达到会考要求就可以了。

浙江中部一县级中学吕老师则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班教学”可能是较为妥当的教学模式,能否落地仍存在疑问。“在学生素质高的如省内第一阵列中学,走班式管理是可行的;但像我们学校,管理难度的确很大,班级不定,学生难管,学生的学习效率很低。”

杭十四中国际部数学老师则表示,“不管文科还是理科,一张高考卷子大概80%都是基础试题,只有20%选拔性试题用以区分考生,分流出最优秀的人才。从这个角度说,是否分科的影响其实并不是特别大。”

据了解,不少高中这学期开学后还是分了文理科,老师的配备设置跟高二高三一致,学校目前还没有具体的动向,还在等待方案公布再确定是否采取“走班教学”。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