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语文 > 高考语文知识点

2016高考语文仿用句式和修辞手法知识点分析

编辑:

2015-09-01

考点精讲

考点一 仿用句式

“仿用句式”是指仿照一种句式再造一个或几个与之相一致的句子。重点是明确要求,看透所给例句(包括句式特点、修辞手法、表达角度、表述语气等)的特点,搞清仿句与例句间的内在关系及衔接点;难点是弄清所给例句的隐含信息,把握例句的内涵,保持仿句与例句之间的一致性及意蕴的吻合。一般情况下仿用句式是和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准确、鲜明、生动结合在一起考查的。有些仿句题就有提出这两个方面的具体要求的;即使有的题目没有明确提出,在解答时也应该特别注意这两个方面。

仿写句式应遵循五个“一致”。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仿写,只要弄清原句特点,把握一定的规律,如五个“一致”,仿写的内容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例如:

请从“知识”“兴趣”中任选一个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两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两个句子在语意上形成对比。

示例: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你勤奋地挤,总会有所收获;时间,是掌缝中的沙,如果你不太在意,就会全部漏光。

(1)话题一致。即明确题目中规定的陈述对象。如该题要求从“知识”“兴趣”中任选一个为内容,在仿写时必须以给定的陈述对象为主语。

(2)主旨一致。即理解原句含意,特别是隐含之意。如该题意在从正面强调“时间”“知识”或“兴趣”的积极意义,我们应在弄懂句意的基础上把握主旨,循旨联想,遵旨选材,按旨索句。仿写的句子立意境界要高,要有一定的神韵趣味、哲理性和启发性。

(3)句式一致。仿写的句子一个比较突出的特征就是形式上具有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注意句子结构形式要与之高度一致。如该题的基本句式可以视为:话题+比喻性判断+条件+结果。

(4)修辞一致。《考试说明》中明确提出了“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要求。因此,不管题目是否给定要求,仿写前都应分析给定例句所运用的修辞格。如该题示例中的“水”与“沙”是暗喻,而“勤奋地挤”又与“不太在意”形成对比,仿写应当符合此项要求。

(5)情调一致。仿写的句子同例句色彩要和谐(包括语境色彩和感情色彩),体现出原句词语的褒贬雅俗,感情的忧伤、喜悦、沉重、明快等。如该题示例喻体平实、语言朴素、语气恳切、意味深长,仿写的句子也应力求有此效果。

考点二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高考“修辞手法”命题时多与扩展语句,选用句式,仿用句式,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等一起考查。所给材料,所设情境,多来自于现实生活,与自然、社会、人生密切相关。诗词鉴赏和现代文阅读中,也会涉及修辞手法的考查。作文发展等级“有文采”要求“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概念、种类、特点和作用简介如下:

一、比喻、比拟

(一)比喻

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构成条件。①甲和乙必须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3.种类。①明喻;②暗喻;③借喻;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如“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

4.作用。①化平淡为生动;②化深奥为浅显;③化抽象为具体等。

(二)比拟

1.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手法。它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

2.种类。①拟人;②拟物。

3.作用。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感受到对事物的强烈感情,能引起共鸣。

三、夸张

1.概念。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故意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加以扩大、缩小或超前描述的修辞手法。

2.种类。①扩大夸张;②缩小夸张;③超前夸张。

3.作用。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以创造意境;表明态度,语言生动。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