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语文 > 高考语文试题

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练习题

编辑:

2014-03-30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性重厚方正,七岁能属文,善楷隶。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温叟实无私,后数年,其被黜者相继登第。

宋初,改刑部。建隆九年,拜御史中丞。丁母忧,退居西洛,旋复本官。三年,兼判吏部辁。一日晚归由阙前,太祖方与中黄门数人偶登明德门西阙,前驺者潜知之,以白温叟。温叟令传呼如常过阙。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臣咸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臣所以如常而过阙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太祖善之。宪府旧例,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温叟恶其名不取。任台丞十二年,屡求代。太祖难其人,不允。开宝四年被疾,太祖知其贫,赐器币,数月卒,年六十三。

太宗在晋邸,闻其清介,遣吏遗钱五百千,温叟受之,贮厅西舍中,令府吏封署而去。明年重午,又送角黍、执扇,所遣吏即送钱者,视西舍封识宛然,还以白太宗。太宗曰;“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命吏辇归邸。是秋,太宗侍宴后苑,因论当世名节士,具道温叟前事,太祖再三赏叹。

雍熙初,子炤罢徐州观察推官待选,以贫诣登闻求注官。及引对,太宗问谁氏子,炤以温叟对。太宗愀然,召宰相语其事,且言当今大臣罕有其比。因问:“炤当得何官:”宰相言:“免选以为厚恩。”帝曰:“其父有清操,录其子登朝,庶足示劝。”擢炤太子右赞善大夫。炳、烨并进士及第。

(节选自《宋史?刘温叟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旋复本官      旋:不久     B.前驺者潜知之       潜:秘密地

C.命吏辇归邸    辇:乘车     D.有谮于帝者         谮:诬陷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刘温叟“方正清介”的一组是(3分)

①温叟令传呼如常过阙    ②后数年,其被黜者相继登第

③炳、烨并进士及第     ④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

⑤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       ⑥视西舍封识宛然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温叟性情方正,聪慧过人。他七岁就能写文章,擅长楷书、隶书,后来在任御史中丞时,因为母亲去世,退居西洛,不久恢复了本官。

B.刘温叟清廉传家,受到嘉奖。他的儿子被罢官待选,因家贫到朝廷请求注官;朝廷免除他的儿子的过失作为厚恩,并将他提升为太子右赞善大夫。

C.刘温叟正直廉洁。御史府的规矩,每月赏给公用茶,御史中丞得钱一万,公用不足可以用罚物补充,温叟厌恶罚物之名而不取用。

D.刘温叟唯才是举,公正无私。他负责科举时,有人诬陷,皇帝怒将其录取进士中的十二人免职;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十二个人都是有才华的。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所以如常而过阙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5分)

(2)其父有清操,录其子登朝,庶足示劝。(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舟中二首(其一)①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②。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8.颔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作简要赏析。(5分)

9.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风急天高猿啸哀,              。                   (杜甫《登高》)

(2)                    ,枯松倒挂倚绝壁。            (李白《蜀道难》)

(3)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4)              ,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5)               ,知来者之可追。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执手相看泪眼,               。                   (柳永《雨霖铃》)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