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高考语文 > 高考语文复习指导

2016年考生必须调整高三语文复习策略

编辑:sx_liujy

2015-09-10

语文高考考试说明出现了五大变化,即删繁就简、整合现代文、删掉部分题型限制、调整附录部分、改动典型例题,这些变化对教学的影响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复习重点的调整,二是题型的变化。笔者将从这两个方面对调整高三语文复习策略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裨益。

依据变化,调整重点

古人云“时移则事易,事易则备变”。现在考纲变了,复习的重点就要立即调整。要想调整复习重点,就要认真研究考纲有怎样的变化,呈现怎样的趋势。(一)在语言文字应用方面,其变“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为“提炼语意”。所谓“提炼语意”就是提炼内容、概括语意。这条变化凸显了对概括能力的考查,这也是针对当前考生概括能力普遍较弱的问题提出的更明确的要求,因此考生复习时应加强概括能力的训练,总结概括的基本方法。其努力提升概括能力,不仅仅有利于应对这类较热门的语言文字运用题考查,还有利于现代文理解与答题,可谓一举多得。(二)在文言文方面,其变化有二:一是增加了虚词的数量,二是增加了“辨析文句意义”。从近几年江苏高考对虚词的考查来看,2013年开始有所涉及,因此今年应更重视对虚词的系统复习。复习虚词,关键要把握两点:一是每个虚词的主要用法,二是学会推测其语境义。对于“辨析文句意义”,虽然考纲没有解释,但从典型例题推测大概重在两个各方面:一是理解词语的意思,一是把握文句的内容与指向。那么考生在文言文复习时要想准确“辨析文句意义”,要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语句,注重语境,切不可孤立地看待某个词或句,也就是常说的“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三)在现代文方面,其变化有二:一是整合现代文,即将文学类文本(散文与小说)与实用类、论述类文本共用四个相同的考查能力层级,如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二是实用类文本的考查种类又增加了“科普文章”。第一点变化,对于文学类文本的复习没有影响,第二点变化扩大了实用类文本涵盖面。但是这两点变化对于实用类和论述类文本带来的挑战是增加了难度,因为从以往江苏高考中对于实用类和论述类文本考查多是考查理解、分析综合的能力,今年对实用类、论述类文本中的鉴赏评价、探究能力的复习就要特别予以重视,尤其是探究能力,因为就其他各省的高考试卷来看,实用类、论述类文本对探究能力的考查还是比较常见的。

在这里笔者还想提醒广大考生,不要因为现代文的考查能力层级相同了,就忽视现代文复习的差异。要从文体的特点切入,把握阅读理解的要领。小说,要抓住环境、情节、人物与主题;散文,要抓住形与神;实用类要分四类复习,即传记类、访谈类、新闻类、科学小品文,其文体又各不相同;论述类,复习的难点是文艺评论类文章。(四)名句名篇调整的都是初中部分,复习重在名篇中的名句。附加卷名著阅读去掉《女神》,增加泰戈尔《飞鸟集》、茅盾《子夜》。对这增加的两本名著,复习的重点应放在茅盾《子夜》上,主要是掌握其情节和人物形象。(五)作文方面,允许写抒情类的文章了。虽然对抒情类的文章予以“合法”的地位,但这个概念太宽泛,现在训练这种文体时间也有限,建议高考慎用。当然,对该文体写作有特长的同学可以大胆尝试。

熟悉新题,总结规律

研究高考不仅要研究高考考纲,还要研究试卷题型,今年尤甚。因为考纲最终都要以试题的形式呈现在考生面前,而且今年删掉部分题型限制、典型例题出现大幅改动。虽然江苏高考一向主张“平稳过渡”,但也是“稳中求变”的。如果题型有变化,怎样才可能及时了解,又该如何处理呢?

首先要能想及时了解新题型,就要研究考纲典型例题变化与江苏各大市模拟试题,尤其是南通与南京的大市模拟卷,在这些模拟试题中找出与考纲变化点或典型例题相对应的新题型。如今年考纲在文言文典型例题中就出现了词语解释填空题、断句题、文意理解题,南通期末试卷中就出现了相类似的题型,那这些题型就值得关注。

其次,复习要从典型题入手,辨清类别,总结不同类型的答题方向与技巧,这样才能赢得高考。例如现代文理解概括题、分析综合题等。

预祝广大高三学生在即将来临的一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调整高三语文复习策略就介绍到这里了,更多自主招生成绩查询信息请继续关注精品学习网!

相关推荐:

高考语文提高学习效率须改正的三个习惯 

2016高考语文复习需要小火慢炖 细水长流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