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填报志愿

揭秘2016年高考志愿雷区:分数线的三大致命误区

编辑:sx_liujy

2016-03-17

分,分,分,考生的命根,分数线就是学生的生命线,高考录取排序中一分一档的事实,印证了正确理解与准确掌握往年每所院校的录取分数,是合理选择、科学填报的重要基石。在志愿填报中不少考生与家长不了解使用分数线的技巧与方法,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就分论分,依分数选院校,挑专业,忽视了分数线背后隐藏的雷区与盲区,结果高分低报或低分高报或高分落榜,让孩子十二年的苦读换来的分数付之东流。分数线的三大致命误区主要有:

雷区1:轻视招生大小年”,不能随机应变

1.什么是招生大小年

招生“大小年”就是某个院校不同年份的报考人数很不稳定,起伏很大,导致录取分数忽高忽低,走势无常。 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报考的人很多,录取分数线被抬得高;到2013年,不少考生看到北航上一年分数线偏高而不敢填报,其分数线也就随之下降。 其结果是,北航报考人数和录取分数线在不同年份起伏很大,于是就形成了高校招生中的“大小年”。2014年的考生看到2013年的录取分数不高,可能报考的人又多起来,分数线自然又会升高,如此循环往复。

2.形成的原因

“大小年”形成的原因主要是考生迷信上一年各高校录取分数线所造成的。参考“大年”和“小年”其实对考生填报志愿有一定的帮助。一般而言“大年”“小年”是相隔一年或两年交替出现的,但并不绝对的,只能作为一种填报志愿的参考。导致高招出现“大小年”现象的原因,除了受上一年该校录取分数线的影响以外,同时也与该校当年招生计划投放数量、招生宣传力度、几十万考生的志愿填报情况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如2013年同济大学在山西的招生宣传力度就很大,招生组到山西省的山西大学附中、太原五中、省实验中学、康杰中学、临汾一中等多所名校与考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结果很多优质生源报考了同济,该校当年的分数线被抬得很高。所以,考生要避免遭遇“志愿扎堆”风险,单凭简单依靠寻找所谓“大小年”规律作为志愿填报依据,是远远 不够的,必须综合分析,全面考量。

3.特征

出现“大小年”的学校是高分段考生追逐的“三热”院校,如热门地区、热门院校、热门专业的北上广深(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以及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 的高校。从近几年考生志愿填报情况可以看出,越是处于热门地区,招生计划数越少的高校就越容易出现“大小年”现象,如北京、上海、天津、武汉等名校较为集 中的区域最为明显。不是每所学校都会有“大小年”现象,同一所髙校在某省市可能有“大小年”,但在另一些省市就未必有这种现象。像北大、清华等名校每年报考的人很多,录取分也最高,一般就不存在大小年现象。

4.识别方法

(1)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观察高校的录取分差(录取分数与控制线之差),录取分差大说明是“大年”,录取分差小则说明是“小年”,从他的连续几年的录取分数对比中便可看出来;(2)通常情况下,看“大小年”还要关注录取比例,例如某高校理科第一批次,2009年的上线一志愿录取比率1. 51,是“大年”;2010年就有可能下降到0.75,成为“小年”;(3)从报考情况上来分析,报的人多说明是“大年”,报的人少则是“小年”。据报 道,2006年四川省报考北京邮电大学的人很多,该校在四川的录取分比其他同层次高校的录取分高出许多,这对下一年四川报考该校的考生人数就产生了影响。

揭秘2016年高考志愿雷区:分数线的三大致命误区分享到这里,更多内容请关注填报志愿栏目。

标签:填报志愿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