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免费师范生“下乡”周年考

2012-08-15

【编者按】自从国家教育局颁布了免费师范生这项政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报考免费师范生学校,下面本站编辑为您精心提供关于免费师范生的相关文章!

从老家到省城,再回到老家最好的高中教书,湖北籍免费师范生张晓觉得自己很幸运,“现在工作那么难找,而且我们还有正规编制”。

2007年5月,国家在华中师范大学等六所部属师范院校重启“免费师范生”计划,其目的之一便是鼓励毕业生到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任教。

因其免费且有难得的“编制”,免费师范生群体从一开始就备受各方关注。

7月15日,毕业一年的华中师范大学1706名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回校报到,免试攻读教育硕士,他们再度成为外界艳羡的对象。“下乡”一年,回头观察该群体实际生存境况及其对基层教育带来的些许改变,这对国家“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完善不无标本意义。

母校归来

“用,然后知不足。”7月18日,华中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华师)党委书记马敏对远方归来的弟子们教导谆谆,并要求该校各职能部门做好服务工作,“确保学习好、生活好”。

这只是国家“免费师范生”计划中的一部分。

2007年3月,“高等师范生免费教育”被写入中央政府工作报告。同年秋季,华师等6所部属师范高校招收首批10933名免费师范生。

在填报志愿书的同时,每名考生还签下另一份协议:“本科期间免除学费和住宿费,并每月补助400元生活费,将来免试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前提是毕业后,要在生源地中小学教育工作不少于10年,若在城镇工作,将先被安排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两年”。

这个夏天,华师首届2200余名已毕业的免费师范生中的大多数选择回母校深造,“主要是根据各自在校4年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工作后所在单位考核意见,批准其中1706人入学”。

据华师方面介绍,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免试入学,采取在职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2年至3年,授课方式由暑期集中面授和平时的网络远程教育相结合。

“教师职业就是需要通过不断地进修,让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完善,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湖北宜昌籍学生方强对本报表示,“很感谢国家有这样一个政策,给我们继续学习的机会”。

显然,并不是所有回校读研的学生都能如此认识。来自重庆的女生张元就坦言,自己并没有想得很清楚,“听说有这么一个政策,反正觉得也没什么事,也就报名了”。

张元不是个案,记者在两天的采访过程,有上述想法的学生不在少数。尽管如此,所有人都表示会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

“下乡”一年

武汉女生王潇作为首届免费师范生,2007年7月,在收到华师录取通知书当晚,她给温家宝致信感谢。毕业时,总理更是再度勉励这位优秀毕业生代表:“到基层一线当老师,要准备好吃苦。”

去年4月,本科生王潇求职到生源地武汉的一所国家重点示范高中任教,但被安排先“下乡”去湖北崇阳县城关中学支教2年。

对于一年的工作实践,7月20日,正在母校攻读硕士学位的王潇对本报记者坦言对自己的表现并不十分满意,“由于地方都是讲方言,和同事之间的沟通都有限”。她认为自己应该多跟前辈学习。

显然,像王潇这样能最终留在省会城市教书的,并不是免费师范生中的大多数。

“有时觉得很难受,相信有人和我有一样的感受”,对于目前的状态,免费师范生白峰自称并不满意,“现实与自己期望的相差太大,总觉得自己根本就不适合教书”。

由于考虑到违约的成本,2011年6月毕业后,白峰还是如约回到湖北老家,在县城最好的高中当了一名化学老师,“如果违约的话,就要交违约金6万块,本来就没钱”。根据政策,湖北省教育厅负责辖内全部免费师范生的履约管理,并为其建立诚信状况档案,“未按协议履约者,要按规定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50%违约金,由省教育厅与其正式解除协议”。

按照总理温家宝在当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提法,国家推行免费师范生政策旨在推进教育公平,优化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特别是偏远地区基层教师队伍。

但实际上,真正留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的学生并不多。据白峰介绍,2007年9月,其所在县与他一样报读免费师范生的8个考生,毕业后,“5个人回到了县城一中,2个去了长沙和深圳,还有一个人没有教书”。

“客观地讲,只有极少数学生真正去了乡镇。”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范先佐对本报称,一些偏远县镇学校到华师来招生时,“曾表示从未招到重点师范大学的毕业生”。

据相关机构公布的一份《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应届免费师范生调查》显示,在首届免费师范生中,有39%的毕业生在县镇及以下中小学任教,61%的人留在了城镇。

“我们都是那么高的分数线考上的大学,都下农村让我们如何心理平衡?”谈及现状,数位免费师范生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不过,也有人担心,随着县城师资力量逐渐达到饱和,“慢慢可能就会有一批必须要下农村了”。

对充实基层没有实质作用

免费师范生“下乡”满一年,其对基层教育究竟影响如何,各方观点不一。

“这些年轻人有想法,也很好学”,湖北某县高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对本报称,“以前,学校可以招一些有经验的教师,他们(免费师范生)来了,我们就没有名额了”。

确实如此,以湖北为例,按照《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在鄂就业实施办法》规定,在省政府的统筹下,由省教育厅等负责制定并实施就业方案,确保每一位到中小学任教的免费师范毕业生有编有岗。

对此,一位地方师范院校的毕业生直言,在教师编制属于稀缺资源的大背景下,“免费师范生”政策应该扩大范围,“他们本来学校就好一点,现在等于是对我们变相打压”。

“这个政策对充实基层没有实质性作用,最大成绩在其示范意义”,范先佐对本报分析称,相较于我国基层教育师资巨大缺口而言,每年万名左右的毕业生无异于是“杯水车薪”。

另一方面,华师等6所部属院校免费师范生“下乡”意愿尚需观察。“平心而论,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很少有人真正愿意下基层,强令也不现实”,范先佐坦承,“当初留在城市必须先去基层支教2年的要求,大多同学都没有践行”。

无独有偶,高等教育研究专家、武汉大学教科院教授胥青山也表示,政策出台的初衷与其实际效果存在差距,“这不能怪学生,是政策引导的原因”。

“解决基层教育师资问题,关键是在加大教育投入。”胥青山认为,基层学校条件得到改善后,自然会有毕业生愿意去,“这才是市场经济下的人才正常流动”。

上述两位学者均建议,政府可以考虑将免费师范生政策扩大至省级及以下师范院校,“同时,将入学前免学费改为毕业后免学费”。

“教育是讲究分工的,按照十多年前的说法,本科教高中、师专教初中、中师教小学,让重点院校学生去农村教小学也不太现实。”范先佐指出。

实际上,张晓心里很羡慕正在全国各地找工作的校友,“不像我,从一进来,就已经定了自己的路”。

更多内容进入:

\精品学习网高考试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