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考 > 上海高考 > 上海政策大纲

2014年上海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成败在于公平

编辑:sx_haody

2014-07-09

2014年上海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成败在于公平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宣布,今年将率先在上海使用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探索综合评价录取改革。在综合评价体系中,高考成绩占60%,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占30%,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占10%。综合素质测试主要反映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能力、逻辑分析和创新潜力等,而学业水平测试反映的是考生高中时期的学习情况,用作全面评价考生各学科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中学开设的10门主要课程的学业成绩全部纳入综合评价体系。上海交大表示,本次招生制度改革,就是为了打破“唯分数论”,不再用传统的单一“分数线”作为考生是否录取的标准。

所谓“综合素质测试”考查的不是学生已经学到了多少,而是作为新的起点,学生还能学到多少,更重要的是学到之后能够创造多少。正是这一思维的反向,颠覆了原来“一考定终身”的逻辑。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不考就不教,必考就过度教”是惯例,高考科目的习题几乎无所不会,而其他课程则几乎一无所知。强制训练导致的“挑食和偏食”最后让学生失去攀登学术科研高峰所不可缺失的广阔基础。

上海交大的替代方案明显具有合理性,如能妥善解决这两项测试自身的科学性问题,即各自使用的技术手段确实能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学业水平,那应该可以为其他大学所复制。在中国特殊国情下,引发社会疑虑的仍然是非技术性因素:在一直被“教育公平”牵着鼻子走的高考问题上,如何让国人相信,决定录取与否的成绩用三个分数来表达确实比只用高考分数更公平?由像上海交大那样一个学校自主决定录取成绩的构成比由国家统一规定录取标准更加公平?说得再直率些,上海交大或者任何一所大学真能做到公平,而不是像以前高考改革一样,没见到选出更好的学生,只见到更差的学生被选了进去?如果这个事关诚信的问题得不到完满解决,再好的技术型方案都可能无疾而终。而一旦公众纠结于这一问题,高考改革就会再次陷入一个怪圈。

上海交大的录取改革走出了有意义的一步,但这一步到底意义多大,尚难预料。如果学校领导和教师真有为国家发现栋梁之才而教之的使命感,那就千万不要忘记,成败在于公平,公平在于程序,程序在于透明。毕竟在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极端不平衡的中国,综合素质和学业水平在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经济收入家庭之间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再科学的录取方式不能兼顾教育上的“效率和公平”,总难称为合理,更难通行华夏。

上海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成败在于公平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上海高考政策改革栏目!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